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4JZD006)
-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1
- 相关作者:熊明辉张秋成高东平刘冬宁汤庸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内涵语境下替换失效问题及其解决被引量:1
- 2007年
- 解决内涵语境下替换失效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内涵语境下的语言表达式表达了某主体所持有的信念或愿望等心理内容,因此是带有主体标记的,它只能被带有相同主体标记的并且和它具有相同指称的表达式所替换才不会改变包含内涵语境在内的整个句子的真值,否则,真值发生改变。
- 张秋成
- 关键词:内涵语境指称
- 基于序演算的推理系统OCRS及其判定算法
- 2009年
- 序演算可以保留很多语言学的信息,可以更自然的刻画日常交流中的推理,因此序演算成为很多自然逻辑推理系统的核心方法。在Zamansky等学者工作的基础上,以序演算为核心,结合Lambek演算,增加了性质类序关系,考虑了模糊量词的语义特征,构造了基于序演算的自然逻辑推理系统OCRS。该系统所描述的推理范围较之以前的自然逻辑系统进一步扩大。另外,也给出了OCRS系统中序演算的判定算法,证明了其判定算法的对应定理。
- 高东平郭佳宏黎永锦
- 自然语言时态句型的模态Lambek演算
- 2008年
- 1958年,Joachim Lambek提出了Lambek演算,进一步推动了逻辑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界的纵深和交叉发展。然而在语法分析方面,Lambek演算与范畴语法的结合仍存在不足,就传统的Lambek演算而言,由于其过于刚性,因此所能处理的语法问题还有限。本文重点论述了传统Lambek演算不能处理的时态句型问题,并基于此设计了模态Lambek演算系统(Lambek Calculus with Temporal Modality,L_(TM)系统)。L_(TM)系统在相应关系框架上是可靠的和完全的,同时在证明论方面也具有良好的性质,其不仅具有切割消除性,还具有判定性。鉴于Lambek演算与Montague内涵语义理论的对应衔接,使得语法和语义的衔接采用了同样的文法(Lambek演算),这为计算机界研发自然语言的编译工具提供了有力支撑。由此,我们希望所设计出相应的L_(TM)演算系统,也终将能推动计算机编译系统对时态问题进行处理。
- 刘冬宁汤庸
- 关键词:范畴语法
- 非形式逻辑视野下的论证评价理论被引量:23
- 2006年
- 论证可分为形式论证(人工语言论证)与非形式论证(自然语言论证)。前者是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后者是非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我们从几个代表性逻辑学定义出发,分析了非形式逻辑产生的背景,讨论了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的区别,并从非形式逻辑角度探讨了自然语言论证评价的标准。
- 熊明辉
- 关键词: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