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74058)

作品数:13 被引量:101H指数:6
相关作者:刘宏民杨利坡李兴东彭艳张志强更多>>
相关机构:燕山大学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篇有限差分
  • 3篇有限差分法
  • 3篇轧辊
  • 3篇凸度
  • 3篇热连轧
  • 3篇连轧
  • 3篇工作辊
  • 3篇板形
  • 3篇差分法
  • 2篇轧机
  • 2篇热凸度
  • 2篇温度场
  • 2篇冷轧
  • 1篇动态设计
  • 1篇多项式
  • 1篇遗传算法
  • 1篇轧钢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数值模拟

机构

  • 12篇燕山大学
  • 3篇宝山钢铁股份...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攀枝花钢铁集...
  • 1篇唐山钢铁集团...
  • 1篇宝钢集团中央...

作者

  • 9篇刘宏民
  • 7篇杨利坡
  • 5篇李兴东
  • 3篇彭艳
  • 2篇张秀玲
  • 2篇张志强
  • 1篇刘献东
  • 1篇于辉
  • 1篇褚建东
  • 1篇孙大乐
  • 1篇李双来
  • 1篇李俊洪
  • 1篇杜凤山
  • 1篇王英睿
  • 1篇连家创
  • 1篇姚双吉
  • 1篇闫胜友
  • 1篇江光彪
  • 1篇李亮
  • 1篇丁开荣

传媒

  • 2篇钢铁研究学报
  • 2篇钢铁
  • 2篇冶金设备
  • 2篇智能系统学报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重型机械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Journa...

年份

  • 3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热疲劳裂纹扩展的数值模拟被引量:9
2004年
本文根据热疲劳损伤力学和有限元技术,研究了复杂温度环境下的热疲劳损伤现象,建立了复杂热力学边界条件下的热应力分析模型,研究了多变量耦合作用下的温度场、热应力场等的分布规律及高温交变热冲击条件热疲劳裂纹的扩展特性,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对于类似条件下工作设备的热损伤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于辉杜凤山李亮
关键词:热疲劳裂纹热应力场热冲击热损伤热应力分析数值模拟
板形标准曲线的理论计算方法被引量:41
2008年
联立板形预报模型和板形判别模型,提出板带轧机板形标准曲线的理论计算方法。该理论计算方法的思路和原则是最大限度地消除板凸度并同时兼顾板形良好,最终使板形趋于最好,这种计算方法的目标是实现板形和板凸度的综合最优控制。以1220 mm五机架带钢冷连轧机和900 mm单机架带钢冷轧机5道次轧制为例,分别对轧制中凸板和中凹板的情况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计算的正确性。这种板形标准曲线的理论计算方法为进一步从理论上定量研究板形标准曲线模型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刘宏民丁开荣李兴东江光彪
关键词:板带轧制板形凸度条元法
HC可逆冷轧机轧辊失效分类及预防被引量:1
2005年
整理和分析大量可逆冷轧机轧辊缺陷,划分为三大类,并对三种典型轧辊缺陷的表观特征作了详细描述,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系统分析了各种轧辊缺陷产生的机理,为鉴别轧辊缺陷、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持。提出了轧辊缺陷的预防和消除措施,为确定合理的轧辊加工及应用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杨利坡周涛彭艳刘宏民
关键词:可逆冷轧机
热连轧机轧辊热辊型及冷却制度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针对热带钢连轧机由于带钢规格变化(主要指窄料和宽料)导致轧辊热辊型的大幅度波动,对轧辊温度场、热凸度和冷却效应进行了分析。采用有限差分法对轧辊温度场和热凸度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值和实测值吻合较好。进而应用该模型根据来料规格、压下规程等因素来确定工作辊冷却水轴向分布,为热带钢连轧机工作辊冷却系统的改造提供了可靠依据。
李兴东刘献东杨利坡刘宏民
关键词:工作辊热凸度有限差分法
DHNN优化设计新方法及在板形模式识别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基于离散Hopfield神经网络(DHNN)的联想记忆能力,提出了随机扰动优化设计DHNN的新方法.该方法降低了DHNN对权值矩阵的苛刻要求,避免进入伪稳定点;并将其用于板形模式识别,采用勒让德多项式表示常见的6种板形基模式,不需大量的测试样本来训练网络,是一种更简单、实用的板形模式识别新方法,为实现板形控制提供依据,仿真结果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张秀玲张志强
关键词:勒让德多项式
冷轧钢卷边包缺陷产生根源的工业实验被引量:2
2008年
冷轧钢卷边包缺陷严重影响带钢的板形和表面质量。在攀钢大量现场边包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探索边包根源的实验方案并现场跟踪测量。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钢卷的边包虽然出现在冷轧,但不是由冷轧带钢的板形不良引起,而主要是由热轧带钢的边部局部高点厚度大于中间厚度引起,并且热轧带钢的楔形又加剧了冷轧钢卷边包。为冷轧钢卷边包缺陷的治理指明了方向。
李兴东刘宏民李俊洪
关键词:冷轧板形
高速线材吐丝机吐丝管空间曲线研究和改进被引量:2
2006年
针对唐钢高线吐丝机存在的吐丝质量问题,采用三次样条拟合现场实测数据得到吐丝管曲线方程;根据吐丝管中线材的速度和受力模型,分析线材在吐丝管中的运动状态,研究吐丝管空间曲线对吐丝质量的影响,得到吐丝管空间曲率波动过大和出口速度变化过快是导致吐丝质量不好的主要原因;通过改善吐丝管空间曲线和规范煨管工艺制度,显著改善了甩尾、吐圈摆动等吐丝质量,吐丝管寿命提高了1倍。
刘宏民姚双吉杨利坡庞志峰李双来刘武斌闫胜友褚建东
关键词:吐丝管
基于动态RBF神经网络的板形板厚综合控制仿真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动态调节隐含层隐节点个数的方法,由2部分组成:首先以网络输出数据的均方误差及其变化率为标准来调节隐含层节点的数目,然后调节优化隐含层节点的中心值,根据广义逆矩阵的方法求出输出层权值.所设计的神经网络具有最少的隐含层节点数,提高了学习训练速度,构造了板形板厚综合控制的数学模型,采用新的模型处理方法,用动态RBF神经网络进行控制仿真,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张秀玲张志强
关键词:动态设计
热连轧轧辊瞬态温度场研究被引量:18
2005年
考虑水冷、空冷、轧辊与轧件接触热传导等动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热连轧轧辊瞬态温度场变步长分析计算模型。该模型能实现轧辊温度场的动态分析和精确计算,预测轧制时以及终轧后空冷的轧辊瞬态温度场。试验和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分析计算模型考虑因素全面、合理,计算精度较高,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真实地反映了轧辊的温度变化情况。
杨利坡刘宏民彭艳王英睿
关键词:热连轧轧辊温度场有限差分法
宝钢1580工作辊热变形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根据现场的复杂工况,将轧辊辊身分为辊颈、辊端、辊肩、轧制区和非轧制区,综合考虑分段冷却、支撑辊、摩擦热和变形热等因素的影响,建立符合实际的边界条件,并根据热平衡原理建立了工作辊温度场数学模型。在宝钢1580热轧机上进行实验,详细分析了热凸度的瞬态变化以及热凸度在每块带钢轧制前后的变化,对热凸度间断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模型计算值和实测值吻合较好,表明模型工程实用性较强,为轧辊热变形的在线预报和控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李兴东孙大乐连家创杨利坡刘宏民
关键词:热连轧工作辊热凸度有限差分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