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动漫等研发与人才培训基地项目

作品数:11 被引量:64H指数:5
相关作者:耿波蔡娟娟张燕王晖李海燕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北京电视台更多>>
发文基金: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3篇艺术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演出
  • 3篇文化
  • 2篇演出场所
  • 2篇艺术
  • 2篇文化创意人才
  • 2篇媒体
  • 2篇跨媒体
  • 2篇城市
  • 2篇创意
  • 2篇创意人才
  • 1篇当代艺术
  • 1篇演出现场
  • 1篇艺术创作
  • 1篇影视
  • 1篇影视剧
  • 1篇指标体系
  • 1篇中国传统文化
  • 1篇商贸
  • 1篇商贸活动
  • 1篇生态

机构

  • 11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电视台

作者

  • 4篇耿波
  • 2篇蒋伟
  • 2篇王晖
  • 2篇张燕
  • 2篇蔡娟娟
  • 2篇王琪琦
  • 2篇李海燕
  • 1篇陈磊
  • 1篇高慧燃
  • 1篇闻馨
  • 1篇林倩
  • 1篇丁丽
  • 1篇曾莹
  • 1篇任慧
  • 1篇付晟

传媒

  • 3篇现代传播(中...
  • 2篇民族艺术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计算机系统应...
  • 1篇科技广场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文化遗产

年份

  • 3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演出场所监管系统管理平台基础技术研究
2010年
目前国内演出场所的演出内容没有实现有效的统一监管,有些场所演出内容格调低下,为此本文提出了对全国演出场所进行实时监控,统一管理。管理平台是监管系统的主要内容之一,从构成、功能、性能指标、接口、统一编码、运行管理和维护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给出了全国演出场所多级监管平台体系结构和主要的技术需求。本文的研究对全国演出场所监管系统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蒋伟闻馨林倩陈磊
关键词:演出场所管理平台
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与影视剧艺术创作被引量:8
2010年
古老而文明的中华民族孕育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它为影视剧艺术创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丰厚滋养。本文结合一些优秀的影视剧创作实践及文本,主要从"精神价值"、"故事资源"、"文化符号"三方面探讨了影视剧艺术创作开掘、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多种情形。
李立高慧燃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影视剧文化符号
文化创意人才测评方法及综合评价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在概览当前人才测评技术运用的各种测评方法基础上,本文详细介绍了文化创意人才各测评指标的测评方法,并本着主客观测评相结合的原则确定了各测评方法所占的权重,最后采用模糊综合测评技术对文化创意人才做出综合评价,具体计算过程将通过一个测评实例得以展现。
张燕付晟蔡娟娟王晖
关键词:文化创意人才
文化创意人才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被引量:32
2009年
人力资本是文化创意产业最核心的生产和竞争要素,本研究致力于文化创意人才的素质测评,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测评指标体系,进而应用在文化创意人才的选拔、培养和考核各方面。文章首先从文献分析中确定文化创意人才素质测评的一级指标,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确定二级指标,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终确立起文化创意人才素质测评指标体系。
张燕王晖蔡娟娟
关键词:文化创意人才人才素质测评指标体系
试论“跨媒体”内容创作的策略被引量:2
2011年
在比较中外对"跨媒体"理解差异的基础上,论述Hayes对"跨媒体"四个阶段的理解,及其对中国"跨媒体"未来发展方向的启示,提出"跨媒体"内容创作的一些思考。对于国内同行来说,如果能学习国外对于Crossmedia的理解以及操作,对于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密切互动、促进双方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特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王琪琦李海燕
关键词:跨媒体
试论“跨媒体”内容创作的策略被引量:1
2011年
在比较中外对"跨媒体"理解差异的基础上,论述Hayes对"跨媒体"四个阶段的理解,及其对中国"跨媒体"未来发展方向的启示,提出"跨媒体"内容创作的一些思考。对于国内同行来说,如果能学习国外对于Crossmedia的理解以及操作,对于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密切互动、促进双方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特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王琪琦李海燕
关键词:跨媒体
京津地区相声演出现场的调查与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中国传统相声发展已过百年,当下京、津相声现场演出的形式主要是茶馆与小剧场演出。本文对京、津具有代表性的相声场所,其中包括北京的天桥乐茶园剧场、湖广会馆、东城区周末相声俱乐部、广茗阁(鼓楼)笑剧场,天津的天华景戏院、新名流茶馆、大金台茶馆进行了现场描述。通过问卷调查,对京津地区观众听相声的目的、方式、场所选择等问题进行考察,并指出了京、津两地相声观众的差异。在相声演出生态方面,依据田野调查与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京、津相声演出的文本创新性、演出氛围、表演空间以及相声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等问题,并就营造良好相声演出生态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耿波
关键词:相声表演空间
曲艺艺术与明清京、津城市形态的推移
2009年
"以个性实现为目的"的城市即是以人的个性实现为中心的城市,城市的目的在于人。以明清时期北京、天津为例,在其初期,城市形态体现为政治与军事功能为主,是典型的以"统治者"为中心的城市,这是城市个体之个性被压抑的第一个层次。京杭大运河带来的商贸活力打破了京、津两城的封建限制,起到了破冰的意义,因此是城市个体之个性实现的第二个层次。但商贸活动因其专注于城市个体感性层面的表达,并不能促成城市个性的全面实现。只有在与商贸活动构成张力关系的城市艺术活动中,城市个性才能真正实现,这是"以个性实现为目的"的城市形态演化出现的第三个层次。在这一层次中,京、津曲艺艺术起到了引领城市向个性实现升华的作用。
耿波
关键词:商贸活动曲艺艺术
相声艺术的产业化之路与日常生活再生产被引量:3
2009年
对日常性群体生活方式与群居经验的营构,应成为相声艺术产业的起点和基础。传统相声经营包含着深刻的伦理认同,伦理认同虽限制了产业规模却实现了产业发展与艺术升华的互相助长。"舞台"时代的相声艺术,以意识形态的强行植入取代伦理认同,失去了营构群居生活方式与体验的认同基础,导致产业形态的虚无,演出"票"成为政治公信符号而非产业流通凭证。电视晚会相声是"舞台"相声的变体。电视晚会相声("舞台"相声)的衰落产生两种产业新动向:一是相声"重返剧场",新"剧场"相声以"象征性叛逆"营构群居空间,虽活跃了剧场但不免衰落。二是新媒体相声,新媒体解放了人们实现认同创造的热情,为相声艺术日常生活经验的持存提供了空间;反之,相声艺术通过将自身星散于新媒体经济框架之中,实现了对当代强大媒介经济的搭乘。新媒体相声在其产业形态上实现了"日常生活再生产"。
耿波
全国演出场所监管系统网络架构与设计
2011年
网络架构在全国演出场所监管系统中占据着如人体骨骼般的重要地位。从演出场所的监管设计需求出发,建立公网传输的网络体系架构,并结合监管系统的联网设计以及特定的监管传输策略,提出适宜的网络通讯协议体系以及网络控制技术。提出适用于公网传输的网络接入技术以及网络安全技术,并展望全国监管系统网络的建设发展未来。
蒋伟曾莹任慧丁丽
关键词:演出场所网络架构网络安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