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01027)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吕慎金魏万红刘兆斌杨燕更多>>
相关机构:临沂大学扬州大学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行为节律
  • 3篇圈养
  • 3篇梅花鹿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释放激素
  • 1篇受体
  • 1篇饲养
  • 1篇饲养条件
  • 1篇秋季
  • 1篇圈养条件
  • 1篇小尾寒羊
  • 1篇母羊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多态性
  • 1篇激素
  • 1篇寒羊
  • 1篇PCR-SS...
  • 1篇BDNF
  • 1篇GNRH

机构

  • 5篇临沂大学
  • 3篇扬州大学
  • 1篇山东省临沂市...

作者

  • 5篇吕慎金
  • 2篇魏万红
  • 1篇刘兆斌
  • 1篇杨燕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圈养条件下小尾寒羊成年母羊春秋季昼夜行为节律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2011年3—5月及8—10月,以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众合牧业有限公司小尾寒羊种羊场圈养的成年母羊为研究对象,利用24h监控系统,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方法,研究了小尾寒羊成年母羊昼夜行为节律。结果显示,小尾寒羊昼夜反刍、卧息、取食、运动、站立与观望、修饰行为及其他行为持续时间依次减少。对小尾寒羊0:00—24:00各时段行为变量分析表明,其取食与反刍行为有2个高峰期,卧息全天都表现比较高的行为持续时间,而高峰期则发生在12:00—14:00。小尾寒羊观望行为有2个高峰期,分别在8:00—10:00及18:00—20:00。按照春秋季节规律特点,以06:00—18:00为白昼,其余时间为夜间。以Mann-Whitney U检验进一步分析圈养条件下小尾寒羊春秋季行为节律特点,结果表明,春秋季节,昼间小尾寒羊母羊在取食与其他行为上存在极显著差异,而夜间在取食、观望与其他行为上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在春季和秋季昼间与夜间行为对比分析表明,春季除卧息与运动行为外,另外5种行为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秋季除卧息、修饰和其他行为外,其余4种行为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对春秋季24h行为节律分析发现其取食行为存在极显著差异,运动行为与其他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对春秋季小尾寒羊成年母羊昼夜行为节律的研究可为认识圈养条件下小尾寒羊习性、改善小尾寒羊饲养管理与福利条件提供基础资料。
吕慎金杨燕
关键词:圈养条件行为节律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s)及其Ⅰ型受体在哺乳动物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3年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s)是调节动物繁殖的关键激素,在哺乳动物中主要以2种形式存在。GnRHⅠ调节促性腺激素,GnRHⅡ则具有神经调节和促进性行为作用。GnRHs可通过自/旁分泌在生殖组织和肿瘤中发挥作用。但GnRHⅠ和GnRHⅡ似乎仍有信号的差异,通过I型受体而产生不同的下游效应。配体受体的相互作用和受体构象变化参与受体激活原理已被部分确定。这些研究结果为选择新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提供潜在的更广泛和更具体的应用前景。另外,通过合成新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可在生产中发挥更广泛和更具体的应用。
吕慎金刘兆斌
关键词:哺乳动物GNRH受体
不同饲养条件下成年公梅花鹿的行为节律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不同饲养条件下成年公梅花鹿的行为差异。【方法】于2006-04-10及2007-03-10,以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景区平山堂鹿场圈养的15只成年公梅花鹿和扬州市动物园半散放的13只成年公梅花鹿为研究对象,采用瞬间扫描取样法对其取食、卧息、观望、反刍、移动、修饰、其他行为进行观察,每周观察4d,对收集的数据以60min为单位合并归为一组后进行统计分析,研究2种饲养条件下成年公梅花鹿昼间行为节律。【结果】2种饲养条件梅花鹿群体昼间取食、卧息、观望、反刍、移动、修饰等行为频次所占比例依次减少,其取食、卧息和观望行为频次占昼间行为的80%以上。昼间圈养条件下,梅花鹿有2个取食行为高峰(07:30-08:30,16:30-17:30),而反刍行为高峰发生在13:30左右,卧息行为主要发生在11:30-13:30,观望行为主要发生在13:30-16:30。半散放条件下,梅花鹿取食行为也有2个高峰(08:30-09:30,16:30-17:30),反刍行为主要发生在07:30-08:30,卧息行为主要发生在11:30-13:30,观望行为主要发生在07:30-09:30和15:30-16:30。对2种饲养条件下梅花鹿昼间行为节律分析表明,除07:30-08:30圈养梅花鹿取食行为频次显著高于半散放梅花鹿外,半散放公鹿取食行为频次在08:30-09:30,12:30-13:30,13:30-14:30,15:30-16:30这4个时段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圈养梅花鹿;2种饲养条件下梅花鹿反刍行为频次除08:30-10:30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另外的07:30-08:30,10:30-11:30,11:30-12:30,12:30-13:30,13:30-14:30,14:30-15:30,15:30-16:30,16:30-17:30共8个时段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2种饲养方式梅花鹿卧息行为频次在08:30-09:30存在极显著差异,在13:30-14:30,14:30-15:30的2个时段存在显著差异;圈养梅花鹿观望行为频次在10:30-11:30,12:30-13:30,13:30-14:30,14:30-15:30,15:30-16:30共5个时段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半散放梅花鹿。2种饲养方式下梅花鹿移动行为频次在08:30-09:30,09:30-10:30,16:3
吕慎金杨燕魏万红
关键词:梅花鹿行为节律圈养
圈养与半散放条件下梅花鹿成年母鹿的行为节律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以江苏省扬州市平山堂养殖场圈养条件及扬州市动物园半散放条件东北亚种成年梅花鹿母鹿为研究对象,采用瞬间扫描取样法研究了2种饲养方式下梅花鹿昼间行为节律。结果表明:2种饲养方式下梅花鹿群体昼间取食、卧息、观望、反刍、移动、修饰等行为频次比率依次减少,其取食、卧息和观望行为比率占昼间行为的80%以上。圈养和半散放条件下成年母鹿都有2个取食行为高峰,二者的反刍行为高峰分别发生在12:30、8:00左右,卧息行为高峰分别在12:30—13:30、10:30—13:30,观望行为高峰分别在13:30—16:30、7:30—8:30。行为分析表明,不同饲养条件下,成年梅花鹿母鹿昼间行为存在显著差异,饲养环境不同是造成梅花鹿行为差异的主要原因。
吕慎金杨燕魏万红
关键词:梅花鹿行为节律圈养
圈养梅花鹿BDNF基因多态性与日常行为性状的关联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Focal Animal Sampling)和全事件记录方法(All-occurrence Recording),观察统计了江苏省扬州市平山堂养殖场及扬州市动物园共48只梅花鹿昼间日常行为节律。以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为目的基因,采用PCR-SSCP方法,研究梅花鹿行为性状与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在P-4引物,AA与BB基因型在卧息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运动行为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在P-5引物,CC/DD/CD基因型在观望行为上两两差异显著,并且CC和DD基因型在卧息与修饰行为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BDNF基因多态性和动物日常行为性状存在一定相关。
吕慎金杨燕魏万红
关键词:梅花鹿PCR-SSCP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