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06JK128)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邰科祥张建军余琪更多>>
相关机构:商洛学院西安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文化
  • 1篇意蕴
  • 1篇原生态
  • 1篇儒家
  • 1篇儒家文化
  • 1篇文化构成
  • 1篇文化意蕴
  • 1篇文化整合
  • 1篇流布
  • 1篇歌本

机构

  • 2篇西安工业大学
  • 2篇商洛学院

作者

  • 2篇邰科祥
  • 1篇余琪
  • 1篇张建军

传媒

  • 2篇商洛学院学报
  • 1篇咸阳师范学院...
  • 1篇西安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陕南孝歌的流布区域调查和歌本整理
2009年
陕南孝歌在全国同类民歌中地位独特,它既是中华民族多次迁徙后部分流民在陕南的文化遗存,又是孝歌由我国南方向北方继续传播的中介作品;目前流传的陕南孝歌文本讹漏很多,我们在所搜集的十几种孝歌稿本的基础上经过对比、参照,终于整理出一个较为完整并保留着古老民俗痕迹的文本。
邰科祥
关键词:歌本
陕西孝歌“打待尸”特征论被引量:2
2010年
陕西孝歌在全国孝歌中的地位特殊,据有关资料考证,陕西应该是孝歌的源头,但是,现存的陕西孝歌却很少保留古孝歌的仪式信息,而另一方面,它的内容却凸显了孝歌宣孝的本义,这使陕西孝歌与其他地方的隐性孝歌相比成为了一种纯粹的、彰明的孝歌。
邰科祥
简论陕南孝歌被引量:5
2008年
陕南孝歌作为一种山区文化,具有民间文化的通俗性,但其文化构成是非常复杂的。陕南孝歌的产生,是陕南民间文化与外来移民文化相整合的结果。它反映了当地人民的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流传已久的历史故事,也体现当地人民对佛道思想的信仰和对儒家孝道的坚守。由于陕南孝歌文化的承载者大多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不拥有主流话语权的、质朴的民间艺人,这种文化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但它作为一种原生态文化,值得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张建军
关键词:文化构成文化整合儒家文化
试析商南孝歌的文化意蕴被引量:3
2009年
孝既是人性自然也是文化情结。孝歌分为"阴""阳"两大类。商南阳类孝歌的主题是传达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导子女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行孝。阴类孝歌有着俗成仪式套路,贯穿阴阳理论和善恶报应思想。商南孝歌是原生态的地域文化,有独特的文化审美意蕴。
余琪
关键词:文化意蕴原生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