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106)

作品数:12 被引量:112H指数:6
相关作者:裴树文高星吴秀杰刘武武仙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历史地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生物学
  • 5篇历史地理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遗址
  • 5篇石器
  • 5篇旧石器
  • 4篇石制品
  • 4篇旧石器遗址
  • 3篇化石
  • 3篇更新世
  • 2篇三峡库区
  • 2篇头骨
  • 2篇库区
  • 2篇哺乳动物
  • 1篇丹江口库区
  • 1篇动物地理
  • 1篇动物化
  • 1篇动物化石
  • 1篇动物群
  • 1篇性别
  • 1篇性别鉴定
  • 1篇眼眶
  • 1篇早更新世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湖北省文物考...

作者

  • 5篇裴树文
  • 4篇吴秀杰
  • 4篇高星
  • 3篇刘武
  • 2篇彭菲
  • 2篇武仙竹
  • 2篇李海军
  • 2篇马宁
  • 1篇郑家坚
  • 1篇徐钦琦
  • 1篇陈福友
  • 1篇关莹
  • 1篇金昌柱
  • 1篇张全超
  • 1篇王元
  • 1篇张银运
  • 1篇王运辅
  • 1篇张乐
  • 1篇曹明明
  • 1篇吕锦燕

传媒

  • 11篇人类学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

  • 2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江口库区彭家河旧石器遗址发掘简报被引量:36
2008年
丹江口库区彭家河旧石器遗址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土台乡彭家河村三组,埋藏于汉水右岸第三级基座阶地的红色黏土层中。2006年11月—2007年1月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600m2,出土石制品184件,砾石80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石器、石核、石片和断块等。石制品总体以大型居多,但也存在少量小型石片和碎屑。古人类选择阶地底部河卵石为原料进行剥片和加工石器;石器以大型为主,手镐和砍砸器是主要类型;古人类多在砾石或石核一端采用锤击法打制石器。石器面貌具有中国南方旧石器主工业的鲜明特点。发掘显示彭家河遗址为原地埋藏,地貌和地层对比显示该遗址形成于中更新世。
裴树文关莹高星
关键词:中更新世石制品丹江口库区
颅内模——人类脑演化研究的直接证据及研究状况被引量:14
2007年
脑演化是人类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通过不同的方式都可以获取人类脑演化的信息,但颅内模作为古人类大脑形态的固化保存形式,储存着古人类脑的解剖、生理和进化等方面的信息,提供分析和探索人类脑进化的直接证据.文中概述了颅内模的主要特征及人类脑演化关注的几个问题,包括绝对脑量和相对脑量的进化,脑的形态特征及各脑叶的解剖结构的变化,脑不对称性与一侧优势,脑膜中动脉系统和静脉窦系统,计算机CT虚拟成像技术和三维重建对脑演化研究的促进.针对我国脑演化研究的状况,对未来工作加以展望.
吴秀杰刘武Christopher Norton
关键词:化石人类人类进化
百色六怀山旧石器遗址发掘简报被引量:16
2007年
百色六怀山遗址位于右江右岸第四级基座阶地。2005年10—11月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1 000m2,出土石制品136件,砾石37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石器、石核、石片、断块和砾石等。古人类选择阶地底部河卵石为原料进行剥片和加工石器;石器以大型为主,手镐和砍砸器是主要类型;古人类多在砾石一端采用锤击法打制石器。石器面貌具有中国南方旧石器主工业的鲜明特点。地貌和地层对比显示该遗址形成于中更新世早期。
裴树文陈福友张乐曹明明黄鑫高星
关键词:石制品百色盆地
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在人类学研究中价值的判定被引量:5
2007年
本文以生活在不同地区的9组人群的成年男性头骨(668例)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14项测量性状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讨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在人类学研究中的价值。结果显示:欧氏距离系数可以初步判断各组人群的相互关系及差异;根据聚类分析树枝图推出的人群间的相互关系受作者主观意识的影响,可信的结论应建立在多种聚类方法产生的结果一致的基础上;主成分分析的结果与选取的变量有一定关系,选取不同的变量组,其结果会受到影响。同聚类分析方法相比,主成分分析方法相对较好地反映了人群间的相互关系。本文研究结果提示,应慎重对待多变量统计方法得出的人群间相互关系的结论。
吴秀杰张全超李海军
关键词: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头骨
中国南方早更新世主要哺乳动物群层序对比和动物地理被引量:21
2008年
我国南方早更新世哺乳动物群中学术界十分关注是含巨猿的"巨猿动物群"。上世纪50年代广西仅发现个别有确切层位的巨猿地点,现已扩展到鄂、桂、黔、琼和渝5省市12个地点;同时也发现了重要的人猿超科化石及文化遗存。这对探讨人类进化和古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依动物群和年代学的研究,本文将早更新世哺乳动物群划分为早、中、晚三期。根据多重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对含哺乳动物主要层位(遗址)的厘定、层序对比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以供讨论;同时对我国南北动物地理区系间过渡带作了必要的阐明。
金昌柱郑家坚王元徐钦琦
关键词:早更新世巨猿动物群层序对比动物地理
湖北郧县伏龙观旧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被引量:9
2008年
伏龙观遗址动物化石和文化遗物保存在汉水中游第四级阶地白色细砂层中。动物化石种类包括无颈鬃豪猪、爪哇豺、西藏黑熊、猪獾、果子狸、东方剑齿象、中国貘、中国犀、李氏野猪、云南水鹿、青羊、水牛等。文化遗物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石器组合包括手镐、砍砸器、刮削器等。遗址时代属早更新世晚期,文化面貌属长江流域的砾石石器文化传统。
武仙竹周兴明王运辅
关键词:哺乳动物化石旧石器
湖北郧西黄龙洞古人类遗址2006年发掘报告被引量:14
2007年
2004—2005年,在湖北省郧西县境内的黄龙洞的两次发掘中,发现了5枚人类牙齿化石、20余件石制品及大量的动物化石。初步分析显示这是一处重要的更新世晚期的人类遗址。我们在2006年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三次发掘,又发现了2枚人类牙齿化石、11件古人类打制的石制品与6件骨制工具、1500余件动物化石以及其它古人类活动证据。野外工作期间我们还对黄龙洞洞穴堆积及山体地貌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对该洞穴发育及古人类在洞穴内的生活状况进行了初步推测。本文介绍了2006年的野外工作情况。
武仙竹吴秀杰陈明惠屈胜明裴树文刘武
关键词:更新世晚期古人类
南京1号直立人头骨与肯尼亚KNM-ER 3733人类头骨化石的形态比较被引量:2
2007年
KNM-ER 3733人类头骨化石的年代为距今1.78百万年,1975年发现于肯尼亚。Walker和Leakey注意到这具头骨与周口店直立人的在脑颅形态上很相近,但二者在年代上相差大约1百万年,故认为直立人形态在这1百万年期间是稳定的。长期来此观点缺乏更多的人类化石证据来支持。1993年在中国发现了南京1号人类头骨化石。该头骨与KNM-ER 3733头骨一样兼具脑颅和面颅,且都属于成年女性个体,但南京1号人类头骨化石的年代比KNM-ER 3733人类头骨化石的要晚大约1百万年。因此,南京1号人类头骨是目前所知的可用来验证直立人头骨形态是否在1百万年期间保持稳定的唯一合适的人类头骨化石材料。形态比较表明,这两个人类头骨化石的脑颅虽然在眶上圆枕上沟的发育程度、眶后收缩的程度、额骨横向隆起的程度、角圆枕和乳后突的发育与否、顶骨形状以及骨壁厚度的表现上有所差异,但有更多的形态性状显示出相近。这些相近表现在脑颅的长、宽、高值上;颅容量上;脑颅的低矮性上;脑颅最大宽之位置上;额骨、顶骨、枕骨之矢弧值的比例上;眶上圆枕的纤细上;顶骨的大小和矢向扁平性上;颞线位置和颞鳞顶缘的形状上;枕鳞的低宽形状上;上枕鳞与下枕鳞之间的转折形状和比例上;枕骨圆枕和枕骨圆枕上沟的发育程度上等。这两具头骨的面颅虽然有同属突颌型的面角、皆发育有鼻骨间嵴、两鼻骨组成的上部宽度与下部宽度皆差别很大,但有更多的形态性状显示出差别。这些差别表现在面型上、颜面上部扁平度上、眶形和眶型上、上颌额突外侧面的朝向上、鼻骨横向隆起程度上、鼻梁外突程度上、鼻型上、颧骨下缘外展程度上、颊高上、颧上颌下缘的形状上、上颌颧突基部的位置上以及颧结节的位置上等。因此,南京1号头骨与KNM-ER 3733头骨之间在脑颅上显示出较多的相近�
张银运刘武
关键词:直立人
甘肃泾川化石人类头骨性别鉴定被引量:5
2007年
1984年刘玉林等报道了在甘肃泾川发现的一具晚期智人头骨化石,判定该头骨代表一个女性青年个体。本文检查了顶矢状脊、乳突、耳孔上脊、枕外脊、枕外隆凸、枕骨上项线、枕骨圆枕和肌脊8项非测量性状,及星点间宽、星点至人字点距离、颅宽、耳上颅高、顶矢状弦、颞骨鼓板长和宽7项测量性状,并就7项测量性状与武山头骨进行了对比,认为它更有可能属于男性。
李海军吴秀杰
关键词:头骨性别人类化石
现代中国人眼眶的形态变异被引量:1
2007年
研究证实人类骨性[眶形态具有明显的]化变化,在现代人群之间的表现也有一定程度的差别,因而[眶形态是研究人类]化及现代人群关系的重要特征之一。但是,学术界对与眼眶形态有关的许多问题还不是很清楚,或有争议。基于这一情况,本文对3项代表眼眶形态的性状在五组全新世近代—现代人群中的表现情况进行了观测,并结合对比了部分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标本。本文研究发现:在中国地区,人类[眶的高低变异在]化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时代变化,从新石器时代起出现了区域性的差异,并一直延续到现代;方形眼眶应该是中国人群较稳定的连续性特征,其高出现率从更新世一直延续到现代;在中国人群中,眼眶外下侧缘圆钝这一特征应该也是从更新世一直延续到现代的,但是其高出现率则只维持到新石器时代为止。
吕锦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