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207-007)

作品数:7 被引量:37H指数:4
相关作者:王业耀孟凡生张星星宋存义苏小四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生物降解
  • 4篇污染
  • 4篇降解
  • 3篇地下水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石油烃
  • 2篇微生物降解
  • 2篇硝酸盐
  • 2篇活性剂
  • 2篇表面活性
  • 2篇表面活性剂
  • 2篇柴油
  • 1篇地球化学证据
  • 1篇地下水污染
  • 1篇电子受体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油类
  • 1篇油类污染
  • 1篇油污染

机构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上海市地质调...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作者

  • 2篇宋存义
  • 2篇张星星
  • 2篇孟凡生
  • 2篇滕彦国
  • 2篇焦珣
  • 2篇吕航
  • 2篇陆泗进
  • 2篇王业耀
  • 2篇苏小四
  • 1篇何立环
  • 1篇冯丹
  • 1篇张玉玲
  • 1篇彭福利
  • 1篇孙聪
  • 1篇王金生
  • 1篇张琢
  • 1篇张文静
  • 1篇孙宗健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环境科技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表面活性剂对红球菌降解柴油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从泄漏柴油污染的加油站土壤中筛选出对柴油具有较强降解能力的1株红球菌,研究了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菌株的毒性,并探讨了单一的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阴离子-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对菌株降解柴油污染物的影响。主要结论:①高浓度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D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80,TX-100,都会对红球菌生长造成一定的抑制和毒害作用,3种表面活性剂对菌株的毒性大小顺序为:TW-80>TX-100>SDS;②单一的表面活性剂SDS,TX-100和TW-80,都能有效提高红球菌对柴油的降解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80强化红球菌降解柴油的能力最强,其次为TX-100,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能力最弱;③阴离子和非离子的混合表面活性剂SDS-TX-100,SDS-TW-80比单一表面活性剂更能有效提高菌株的降解率,按SDS质量浓度为50 mg/L,TX-100质量浓度为10 mg/L,TW-80质量浓度为10 mg/L比例形成的阴离子和非离子的混合表面活性剂SDS-TX-100和SDS-TW-80对红球菌降解柴油效果最佳,降解率分别达到52.4%和54.3%。
陆泗进何立环孙聪彭福利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微生物降解柴油
某石油污染场地地下水石油烃生物降解的^(13)C、^(34)S同位素证据被引量:11
2011年
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示踪研究石油烃生物降解作用机理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在对某石油污染场地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场地地下水总石油烃(TPH)、溶解无机碳(DIC)和电子受体(SO24-等)以及稳定C、S同位素等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场地地下水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石油烃类污染,TPH和DIC含量沿地下水流方向逐渐降低,主要电子受体含量和pH相应呈现升高的趋势;场地内污染地下水δ13C值低于未污染地下水δ13C值、且由上游向下游随地下水中DIC含量减少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稳定碳同位素守恒分析结果表明:控制污染场地地下水中DIC含量变化的主要过程为产生CO2的生物降解作用;同时,随着地下水SO24-质量浓度由上游向下游升高,δ34S值逐渐减小。瑞利分馏模型拟合结果证明,场地内发生了以硫酸盐作为电子受体的生物降解反应。
苏小四吕航张文静张玉玲焦珣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生物降解同位素
河水-地下水交互带内污染物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及其探测技术被引量:7
2009年
交互带是河水和地下水相互作用的界面;是河水和地下水耦合的中心;在河水和地下水发生动态交换的过程中,交互带发生着强烈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本文在介绍河水-地下水交互带定义和特征的基础上,综述了河水-地下水交互带内污染物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详细介绍了交互带的探测技术方法,包括原位和非原位探测的技术和设备;并提出了目前交互带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河水和地下水交互带边界的确定、交互带野外采样和原位探测的方法、交互带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以及交互带对河流水质影响的机制等.
滕彦国张琢冯丹
关键词:生物地球化学
单一及复合表面活性剂对菌株降解柴油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研究了单一表面活性剂SDS、TW80和鼠李糖脂对菌株SD10降解柴油的影响,同时探讨了不同比例配制的复合表面活性剂SDS-TW80以及SDS-鼠李糖脂的CMC值变化,及对菌株SD10降解柴油的影响。实验主要结论如下:(1)SDS、TW80和鼠李糖脂,都能提高菌株SD10对柴油的降解率,鼠李糖脂能力最强,其次为TW80,SDS能力最弱。SDS和TW80浓度过高,会抑制菌株生长及活性,导致降解率下降,不过这种抑制或毒害作用可能是短时间的,超过一定时间后,菌株SD10活性又能恢复;(2)TW80或鼠李糖脂,与SDS复配,都能显著降低复合体系的CMC值,且SDS-鼠李糖脂复合体系的CMC值更低;(3)复合表面活性剂SDS-TW80以及SDS-鼠李糖脂比单一表面活性剂性能更强,能有效提高菌株对柴油的降解率,特别是鼠李糖脂和SDS配制复合表面活性剂效果更佳。复合表面活性剂的研究也将为表面活性剂增溶促降解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陆泗进孙宗健滕彦国王金生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复合表面活性剂微生物降解柴油
零价铁修复硝酸盐污染地下水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3
2010年
在零价铁原位修复硝酸盐污染地下水的工程设计时需要考虑部分因素的影响.以人工配制含硝酸钠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烧杯试验研究了pH值、铁屑粒径、铁炭比、原水浓度、铁屑投加量对零价铁去除硝酸盐的影响,并对反应产物进行了分析,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pH值降低有利于硝酸盐氮的去除;铁屑粒径过大或者过小都不利于硝酸盐的去除,试验最佳粒径为40~100目,在此粒径下去除效率可得到显著提高;加入活性炭有助于Fe0还原硝酸盐,铁炭的微电解有助于硝酸盐的去除,试验最佳的铁炭比为1∶2,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使反应后溶液中的NH4+-N浓度降低;铁氮比超过205∶1时,会有铁的过剩,通过铁氮比计算可知有大量铁屑没有被有效利用;产物分析表明试验条件下NO3--N中约85%转化为NH4+-N,NO2--N浓度很低,部分转化为N2。
张星星孟凡生王业耀宋存义
关键词:零价铁地下水硝酸盐
酸洗对铁屑处理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以人工配置含硝酸钠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烧杯试验研究了铁粉表面酸洗对硝酸盐氮的去除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铁屑表面经过酸洗后,硝酸盐去除率可提高10%左右。采用扫描电镜(SEM)对酸洗前后的铁粉进行表面特征扫描分析表明酸洗前后表面存在很大差异,酸洗可去除铁屑表面的氧化层,从而增加铁屑与硝酸盐反应的比表面积,提高其反应效率。研究表明在应用工业铁屑现场修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时,应考虑铁屑表面的酸洗处理。
王业耀张星星孟凡生宋存义
关键词:酸洗铁屑硝酸盐扫描电镜
某石油类污染场地地下水石油烃生物降解的地球化学证据被引量:3
2012年
生物降解地下水石油烃会改变地下水环境的水化学组成,因此可以通过分析污染晕中电子受体、生物降解代谢产物以及重要的地球化学参数量值变化获得生物降解的地球化学证据。本次在对某石油污染场地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污染源污染方式调查基础上,根据地下水样测试结果,详细分析了地下水石油烃污染分布特征、污染晕中指示生物降解作用的电子受体、代谢产物以及重要地球化学参数的空间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污染场地内存在氧还原、硝酸盐还原、硫酸盐还原等生物降解作用,其中硫酸盐还原是污染场地地下水石油烃生物降解的优势反应;在沿地下水流向上,TPH浓度、HCO_3^-浓度和碱度逐渐降低,Eh、电子受体(DO、NO_3^-、SO_4^(2-))浓度逐渐升高;在垂直于地下水流向上,从中心向两侧各组分也呈相似的变化规律。
焦珣苏小四吕航
关键词:石油烃污染生物降解电子受体地球化学证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