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FRF-SD-12-007B)

作品数:12 被引量:61H指数:5
相关作者:温治米万良苏庆泉龚娟刘颖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宝钢工业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冶金工程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动力学
  • 3篇度脱
  • 3篇深度脱硫
  • 2篇沼气
  • 2篇数值模拟
  • 2篇脱除
  • 2篇脱除法
  • 2篇气中
  • 2篇纳米
  • 2篇纳米流体
  • 2篇分子
  • 2篇分子动力学
  • 2篇CU
  • 2篇传热
  • 2篇值模拟
  • 1篇低负荷
  • 1篇动力学模拟
  • 1篇动力学模型
  • 1篇蓄冷
  • 1篇蓄热式

机构

  • 13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宝钢工业炉工...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4篇温治
  • 3篇龚娟
  • 3篇苏庆泉
  • 3篇米万良
  • 2篇刘颖
  • 2篇刘训良
  • 2篇刘向军
  • 1篇李永玲
  • 1篇李十中
  • 1篇吴占松
  • 1篇任玲
  • 1篇刘立钧
  • 1篇夏德宏
  • 1篇刘应书
  • 1篇周敬之
  • 1篇林佳
  • 1篇楼国锋
  • 1篇冯俊小
  • 1篇孙淑凤
  • 1篇曹欢

传媒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工程科学学报
  • 1篇现代化工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力学学报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可再生能源

年份

  • 1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基液连续假设的大体系Cu-H_2O纳米流体输运特性的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分子动力学模拟是研究纳米流体的输运特性的重要手段,但计算量庞大.为研究能体现流动传热过程的大体系纳米流体的输运特性,本文对基液采用连续介质假设,将基液的势能拟合在纳米团簇的势能中,大幅度减小了计算量,使得大体系输运特性的模拟成为可能,且模拟结果与多组实验结果吻合较好.采用此方法模拟研究了速度梯度剪切对Cu-H2O纳米流体颗粒聚集过程和聚集特性的影响,进而对Cu-H2O纳米流体在流动传热过程中的热导率和黏度进行了模拟计算,定量揭示了宏观流动传热过程中不同的速度梯度、速度、平均温度和温度梯度对于Cu-H2O纳米流体热导率和黏度的影响.
何昱辰刘向军
关键词:纳米流体分子动力学模拟输运特性
沼气中甲硫醇的两段深度脱除法被引量:6
2013年
研究了采用浸渍法制备的ZnO/γ-Al2O3、CuO/γ-Al2O3、γ-Al2O3以及商业Fe2O3脱硫剂对沼气中甲硫醇(CH3SH)的深度脱除性能。结果表明,CuO/γ-Al2O3的脱除性能优于γ-Al2O3、ZnO/γ-Al2O3及商业Fe2O3脱硫剂,但仍无法在较高的空速(GHSV 1200 h-1)下一步完成高浓度CH3SH的深度脱除。为此提出了两段深度脱除法,第一段采用廉价但活性较低的Fe2O3,第二段采用昂贵但高活性的CuO/γ-Al2O3,可将沼气中摩尔分数为100×10-6的CH3SH降低到10×10-9以下,从而能够满足PEMFC分布式电站的要求。还考察了沼气中水分的影响,当水分为2%时,对两段深度脱除法的影响不大。
龚娟焦以飞苏庆泉米万良
关键词:沼气甲硫醇深度脱硫
沼气中羰基硫的两段深度脱除法
2013年
研究了采用浸渍法制备的ZnO/γ-Al2O3和CuO/γ-Al2O3,以及γ-Al2O3、商业Fe2O3脱硫剂对沼气中羰基硫(COS)的深度脱除性能。结果表明,CuO/γ-Al2O3的脱除性能优于γ-Al2O3,ZnO/γ-Al2O3及商业Fe2O3脱硫剂,可以在较高的空速(GHSV 1 200 h-1)下一步完成高浓度COS的深度脱除,但其工作温宽较窄。为此提出了两段深度脱除法,第一段采用廉价但活性较低的Fe2O3,第二段采用较昂贵但高活性的CuO/γ-Al2O3,可将沼气中摩尔分数为100×10-6的COS降低到10×10-9以下,从而能够满足PEMFC分布式电站的要求。考察了沼气中水分的影响,当水分为2%时,对两段深度脱除法的影响不大。
龚娟焦以飞苏庆泉米万良
关键词:沼气羰基硫深度脱硫
一种智能优化蚁群算法及其应用
针对基本蚁群算法计算速度慢、容易收敛到局部最优解等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智能优化蚁群算法,通过智能优化信息素的方法,避免了早熟、停滞现象的出现,提高了计算过程的收敛速度和计算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加快了算法的收敛...
刘立钧温治苏福永豆瑞锋刘训良楼国锋
关键词:蚁群
文献传递
烧结矿应用于化学链燃烧的反应特性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通过热重实验研究了烧结矿作为载氧体的H2还原反应特性,将其与通过溶解法制备的Fe2O3/Al2O3载氧体进行了氧化还原反应性比较,在500-1250℃范围内研究了温度对于烧结矿还原反应过程的影响,在950℃下进行了30次循环反应实验,采用四种模型进行了反应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烧结矿的H2还原转化率大于80%,可以完全再氧化,并具有良好的循环反应性能.在500-950℃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还原反应速率及最终转化率都显著增加;而当温度高于1100℃时,在反应后期还原反应速率和最终转化率有下降的趋势.在500-950℃范围内,对烧结矿的还原过程第一反应阶段(Fe2O3-Fe3O4/Fe O,还原转化率〈25%)可采用二阶反应模型(M2)拟合,得到表观活化能为E=36.018 k J·mol-1,指前因子为A0=1.053×10-2s-1;第二反应阶段(Fe3O4/Fe O-Fe,还原转化率〉25%)采用收缩核模型(M4)拟合,得到的表观活化能为E=51.176 k J·mol-1,指前因子为A0=1.066×10-2s-1.
曹欢刘训良温治楼国锋
关键词:烧结矿化学链燃烧反应动力学动力学模型热重分析
密闭空间内模块式冰蓄冷控温传热过程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密闭空间内无源控温问题,通过数学建模和实验验证对模块式冰蓄冷控温传热过程及热力学特性展开研究。从冰蓄冷相变制冷理论入手,建立了蓄冷模块相变制冷数学模型,得到了蓄冷模块壁面综合传热系数、有效制冷时间以及制冷率的数学表达式,通过实验验证该模型的有效制冷时间理论值和实验值相对误差在5%以内。绘制了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对蓄冷模块壁面综合传热系数、有效制冷时间及制冷率的影响关系曲线,表明环境温湿度与壁面综合传热系数和制冷率呈正比例变化关系;与有效制冷时间呈反比例变化关系。建立了环境温湿度相关修正系数方程,并运用该方程对蓄冷模块制冷率和有效制冷时间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修正。研究结果为密闭环境中无源相变制冷的应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刘应书贾彦翔孙淑凤宋魏鑫
关键词:相变传热热力学
生物质焦油催化裂解过程中二次焦油成分被引量:1
2015年
以秸秆热解产生的焦油为原料,在固定床反应器实验台上进行了催化裂解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种类对生物质焦油的裂解反应产物——二次焦油成分的影响规律.在高铝砖作为催化剂作用下,随着温度的升高,二次焦油构成有芳香化的趋势,多环芳烃的种类和含量都在增加.反应温度的提高有利于焦油的深度转化,二次焦油产率降低;但是高温下生成的二次焦油芳化程度更高,更容易引起催化剂积炭失活.当反应温度为900℃时,碱性催化剂白云石和石灰岩作用下二次焦油成分相似,以复杂的大分子环烃为主,而且焦油成分种类减少到10种左右;酸性催化剂高铝砖作用下焦油成分仍然很复杂,有将近30种,除了含有大分子环烃外,还含有部分石蜡烃,芳香族种类很多,多以双环、三环以及四环的形式存在.
李永玲吴占松
关键词:生物质焦油催化裂解催化剂
基于金属氧化物脱硫剂的天然气深度脱硫被引量:1
2013年
确立了基于GC-MS和GC-SCD的天然气中超微量硫化物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与条件,并分析了北京城市天然气中的硫化物。结果表明,天然气中含有三种硫化物,主要成分为四氢噻吩(THT),占总硫的94.2%。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ZnO/Al2O3脱硫剂,采用浸渍法制备了ZnO/γ-Al2O3、CuO/γ-Al2O3和CuO-ZnO/γ-Al2O3脱硫剂,并进行了天然气中THT深度脱除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浸渍法制备的CuO/γ-Al2O3和CuO-ZnO/γ-Al2O3脱硫剂同时具有良好的低温活性和高温活性,可在50~500℃的宽温下将THT脱除至物质的量分数10×10-9以下,从而能够满足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分布式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站对脱硫深度和脱硫温宽的要求。
龚娟米万良苏庆泉
关键词:城市天然气深度脱硫
低负荷下蓄热式加热炉燃烧策略数值模拟被引量:5
2016年
针对低负荷下蓄热式加热炉燃烧性能下降的问题,以某钢厂蓄热式加热炉为研究对象,利用软件Fluent建立炉内气体流动、传热及燃烧过程数学模型。炉内气体的流动采用标准k-ε模型计算,燃烧过程的模拟采用混合分数/PDF模型,辐射换热采用DO模型计算。通过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低负荷时,比例控制和脉冲控制2种情况下,炉内气体流动、气体体积分数及温度的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在低负荷下,脉冲控制有利于加强煤气与空气的混合,提高煤气燃烧速率,防止O_2在钢坯表面的聚集,有利于减小钢坯的氧化烧损,提高钢坯表面热流沿炉宽方向分布的均匀性。
刘颖刘义平陶曙明温治
关键词:蓄热式加热炉低负荷数值模拟比例控制脉冲控制
基于粗粒化水分子模型的Cu-H_2O纳米流体黏度模拟被引量:5
2014年
分子动力学模拟是研究纳米流体的黏度特性的重要手段,但计算量庞大.文章通过对基液水分子粗粒化,使得计算量大幅度减小,且计算精度与全原子模拟相当.基于平衡态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Cu-H2O纳米体系的微观运动特性,通过格林-库博(Green--Kubo)公式对Cu-H2O纳米流体的黏度进行了模拟计算,并考察了温度、体积分数、粒径和颗粒形状对于Cu-H2O纳米流体黏度的影响,对已有的悬浮液黏度经验公式进行了修正.
何昱辰刘向军
关键词:纳米流体黏度粗粒化分子动力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