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2008PY005)
- 作品数:13 被引量:87H指数:4
- 相关作者:姜北肖朝江田新雁韩冰洋周浓更多>>
- 相关机构:大理学院纽约市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丛枝菌根真菌对腺花香茶菜萜类成分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对腺花香茶菜萜类成分的影响。方法:通过设立室内接种AM真菌、不接种AM真菌以及室外自然状态下3个处理组,观察AM真菌对腺花香茶菜的影响。结果:AM真菌对腺花香茶菜地上部分萜类物质的含量影响较大,对地下部分影响较小。结论:AM真菌与腺花香茶菜地上部分中的萜类成分含量呈正相关。
- 韩冰洋王科东周浓姜北
- 关键词:腺花香茶菜AM真菌萜类成分指纹图谱
- 茴香根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茴香(Foeniculum vulgare)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等分离方法对茴香根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运用NMR、MS等波谱学技术对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结果:从茴香干燥根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莳萝脑(1)、邻苯二甲酸丁基异丁基二酯(2)、β-谷甾醇(3)、亚油酸(4)、亚油酸甘油三酯(5)。结论:该研究为了解茴香根的药用价值提供了研究基础。
- 武拉斌黄波肖朝江董相姜北
- 关键词:化学成分
- 龙胜香茶菜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龙胜香茶菜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化合物,依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龙胜香茶菜叶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分离出4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龙胜香茶菜素E(1)、鲁山冬凌草丙素(2)、β-谷甾醇(3)和十六烷酸(4)。结论:化合物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石油醚部位中活性成分β-谷甾醇含量近5%。
- 王玎玮杨明珠周星利姜北
- 关键词:二萜Β-谷甾醇
- 7种有代表性云南黄芪属植物药材的生药学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对黄芪属4个亚属7种植物根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为其鉴别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生药学常用实验方法和HPLC技术对这些植物样品药用部位根的性状、显微鉴别和HPLC化学成分图谱进行研究。结果:7种黄芪属植物的根横切面、粉末特征、化学成分之间有一定的差异。结论:该研究为黄芪属植物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 田新雁刘亚玲杨月娥姜北
- 关键词:黄芪属生药学研究显微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
- 黄花香茶菜地下部分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研究黄花香茶菜Isodon sculponeatus地下部分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70%丙酮常温提取,硅胶、葡聚糖凝胶和反相色谱法分离纯化,利用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TT法对70%丙酮提取物、醋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等进行细胞毒活性活性测试。结果从黄花香茶菜地下部分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macrophynin E(1)、19-hydroxyferruginol(2)、2α,3α,24-trihydroxyursa-12,20(30)-dien-28-oic acid(3)、山香三萜二烯酸(4)、stigmast-4-en-6β-ol-3-one(5)、豆甾-3β,6α-二醇(6)、松柏醛(7)、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8)、双(2-乙基己基)邻苯二甲酸酯(9)、正十六烷酸(10)、3β-羟基-5α,8α-桥二氧麦角甾-6,22E-二烯(11)、胡萝卜苷(12)、β-谷甾醇(13)、熊果酸(14)。活性研究显示,70%丙酮提取物、醋酸乙酯部位对肝癌细胞SMMC-7721有一定的抑制活性。结论化合物1~10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5、6、8、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李雯田新雁肖朝江黄波姜北
- 关键词:细胞毒活性
- 总状升麻种子萌发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总状升麻种子萌发的最佳条件。方法:通过考察温度、湿度、赤霉素(Gibberellic acid,GA3)干预等因素,研究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结果:种子经低温处理60 d,结合0.1 g/L GA3处理,并在15℃下水培养,可显著提高萌发率。结论:温度、湿度对于总状升麻种子萌发至关重要。控制好萌发条件,可以改变自然条件下总状升麻种子萌发率较低的状况。
- 夏从龙姜北周浓赵命洪
- 关键词:种子
- 香茶菜属线纹香茶菜系植物地下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 唇形科(Labiatae)香茶菜属(Isodon或Rabdosia)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等地,全世界约有150余种,我国有90种,除青海、内蒙古外几乎遍布全国,但以西南诸省区种类最多,其中云南分布有52种。该属植物多...
- 姜北黄波武拉斌李雯黄振元肖朝江韩冰洋田新雁徐伟
- 文献传递
- 核桃分心木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52
- 2012年
- 利用色谱分离方法与现代波谱分析技术,对核桃分心木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由其醇提物乙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大黄素(1)、齐墩果酸(2)、Isosclerone(3)、正十七烷(4)、3-羟基-1-(4-羟基取代苯基)-1-丙酮(5)、硬脂酸甘油单酯(6)、没食子酸(7)、没食子酸乙酯(8)、核桃素D(9)、对羟基苯甲酸(10)、香草酸(11)。运用DPPH(1,1-二苯基苦基苯肼)法、纸片扩散法、肉汤稀释法对分心木粗提物及各相关样品的抗氧化与抗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分心木提取物及各相关样品普遍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与抗菌活性。分心木具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一定的药用与开发价值。
- 杨明珠田新雁肖朝江韩冰洋姜北
- 关键词:化学成分抗氧化活性抗菌活性
- AM真菌对长果颈黄芪生物量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为了解丛枝菌根真菌(AM真菌)对长果颈黄芪植物生长与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通过设立室内接种AM真菌、不接种AM真菌以及室外自然状态下3个处理组,以植物生物量、毛蕊异黄酮和黄芪甲苷含量等为指标,考察AM真菌对长果颈黄芪植物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AM真菌对长果颈黄芪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物量没有太大影响,但对根中黄酮类和皂苷类成分含量有显著影响,AM真菌与长果颈黄芪中的黄酮类和皂苷类成分含量呈正相关。AM真菌的施用能够提高长果颈黄芪的植物药用品质。
- 韩冰洋李贤坤董相周浓姜北
- 关键词:AM真菌指纹图谱黄酮皂苷
- 炙升麻与几种升麻属植物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了解常见升麻属植物抗氧化活性,探讨中药材升麻炮制过程中酚酸类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DPPH法与HPLC法对8种亚洲、北美洲升麻属植物共计26个样品进行抗氧化活性与酚酸类成分分析,以了解氧化活性与酚酸类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绝大部分样品IC50>150μg.mL-1;炙升麻在炮制过程中酚酸类成分会发生变化,且工艺流程对结果影响很大,抗氧化活性也会受到进一步影响。结论:升麻属植物样品总体上抗氧化活性不高;中药材升麻植物来源具有多样性,不同的样品间在抗氧化活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炙升麻在炮制过程中酚酸类成分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其抗氧化活性与原植物相比发生较大变化,是否影响升麻的药性与药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 姜北张杰周浓艾德华J.肯耐利
- 关键词:抗氧化活性DPPH酚酸类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