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101109)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张田谷艳婷秦丽娟薛一雪孙娜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联合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肿
  • 6篇血肿瘤
  • 6篇血肿瘤屏障
  • 6篇肿瘤
  • 4篇缓激肽
  • 4篇激肽
  • 4篇胶质
  • 4篇胶质瘤
  • 3篇蛋白
  • 2篇血瘤
  • 2篇血瘤屏障
  • 2篇血脑
  • 2篇血脑屏障
  • 2篇热休克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细胞
  • 2篇连接蛋白
  • 2篇脑屏障
  • 2篇紧密连接蛋白

机构

  • 7篇沈阳药科大学
  • 7篇中国医科大学
  • 7篇河北联合大学
  • 4篇河北联合大学...

作者

  • 7篇薛一雪
  • 7篇秦丽娟
  • 7篇谷艳婷
  • 7篇张田
  • 5篇孙娜
  • 4篇张志勇
  • 3篇王艳蕾
  • 3篇贾永森
  • 2篇郭静
  • 2篇王东春
  • 2篇张文丽
  • 1篇周洪霞
  • 1篇王小君
  • 1篇王健
  • 1篇王建军
  • 1篇张一兵
  • 1篇张伟

传媒

  • 3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

  • 3篇2013
  • 4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TNFR差异表达对rhTNF开放血肿瘤屏障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差异表达对rhTNF开放血肿瘤屏障的影响。方法建立TNFR1/TNFR2高表达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株,并与C6胶质瘤细胞一起通过Transwell小室构建体外血肿瘤屏障模型。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TNFR的表达水平。荧光分析法测定给予rhTNF后的血肿瘤屏障通透性变化。结果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TNFR1高表达时,rhTNF开放血肿瘤屏障的程度最大。而TNFR2高表达时,血肿瘤屏障开放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rhTNF可能是通过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TNFR1结合而引起血肿瘤屏障开放的。
秦丽娟王健谷艳婷张田王艳蕾薛一雪
关键词:胶质瘤血肿瘤屏障TNFR
联合应用rhTNF和环磷酰胺治疗胶质瘤大鼠的效果及其机制
2013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rhTNF和环磷酰胺治疗胶质瘤大鼠的效果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制备胶质瘤大鼠模型,动态监测经颈总动脉给予rhTNF后的血肿瘤屏障开放程度。给予rhTNF 120 min再给予CTX后,ELISA法测定胶质瘤组织内CTX的含量。观察分别给予rhTNF、CTX和rhTNF(120 min)+CTX的胶质瘤大鼠的生存时间。结果:给胶质瘤大鼠注射rhTNF后,血肿瘤屏障开放程度增加,于120 min达最大后开始减小。给予rhTNF 120 min再给予CTX后,胶质瘤组织内CTX含量明显高于单独给予CTX组。与其他组相比,rhTNF(120 min)+CTX能明显延长胶质瘤大鼠的生存时间。结论:胶质瘤大鼠给予rhTNF 120 min时血肿瘤屏障开放程度最大,此时进入胶质瘤组织的CTX含量最多。
秦丽娟谷艳婷张田王艳蕾张一兵贾永森周洪霞张志勇薛一雪
关键词:胶质瘤血肿瘤屏障RHTNFCTX
缓激肽开放血肿瘤屏障的作用及其与TNF-α、MAPK以及NF-κB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缓激肽(BK)诱发胶质瘤细胞释放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体外血瘤屏障的影响机制。方法缓激肽作用于C6细胞后,应用放射免疫法动态监测培养液内TNF-α的含量;构建体外血瘤屏障模型,观察BK作用于C6细胞后的条件培养液(C6CM)对屏障上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内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mRNA的转录水平(RT-PCR技术)、NF-κB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血瘤屏障通透性(伊文思蓝法)的影响;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6CM对体外血瘤屏障模型上occluding表达的影响。结果缓激肽作用于C6细胞后,培养液内TNF-α的含量增加,于120 min时达高峰后减少。C6CM作用于体外血瘤屏障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MAPK mRNA转录水平及NF-κB含量减少,且均于第120 min时达最低水平后开始增加。与此同时,体外血瘤屏障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g的表达水平也呈相同的变化趋势。结论缓激肽可诱发C6细胞释放TNF-α,释放的TNF-α可能是通过减少BMEC的MAPK mR-NA转录水平和NF-κB的含量而导致血瘤屏障上occluding的表达减少,进而引起血瘤屏障开放的。
秦丽娟薛一雪谷艳婷张田孙娜张伟张志勇张文丽郭静
关键词:缓激肽紧密连接蛋白血瘤屏障MAPKNF-ΚB
肿瘤坏死因子-α在缓激肽开放血肿瘤屏障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缓激肽(BK)开放血肿瘤屏障(BTB)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缓激肽处理C6细胞和胶质瘤大鼠后,放射免疫法动态监测培养液和脑胶质瘤组织内TNF-α浓度。利用伊文思蓝连续监测缓激肽/TNF-α处理后的C6恶性胶质瘤大鼠血肿瘤屏障的通透性,同时电镜观察血肿瘤屏障的病理学改变。结果:缓激肽可增加C6细胞培养液和胶质瘤大鼠肿瘤组织内的TNF-α含量,且两者均于给予缓激肽后15min时达高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TNF-α与缓激肽单独作用于C6动物后,均可引起胶质瘤大鼠的血肿瘤屏障紧密连接开放及通透性增加。且肿瘤坏死因子-α对肿瘤模型动物血肿瘤屏障通透性的影响与C6细胞培养液中TNF-α含量相一致。结论:缓激肽开放血肿瘤屏障过程中,可能是通过某种机制引起肿瘤组织内TNF-α增加,增加的TNF-α进而引起了血肿瘤屏障的开放。
秦丽娟薛一雪谷艳婷王东春张志勇张田孙娜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缓激肽血肿瘤屏障
白介素-1β在缓激肽开放血脑屏障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白介素-1β(IL-1β)在缓激肽(BK)开放血脑屏障(BBB)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缓激肽处理C6细胞后,动态观察培养液中IL-1β含量(放射免疫法)、C6细胞内热休克因子1(HSF1)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法)及IL-1β的mRNA水平(RT-PCR法)。利用伊文思蓝检测C6恶性胶质瘤大鼠经颈内动脉给予IL-1β及缓激肽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结果缓激肽作用于C6细胞后,培养液中IL-1β的含量明显增加,于120 min含量最多,其后开始减少。C6细胞内HSF1的表达及IL-1β的mRNA水平也在给予缓激肽后明显增加,并分别于干预后的30 min和60 min达高峰后逐渐减少。缓激肽与IL-1β单独作用于C6动物后均可引起胶质瘤大鼠的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且IL-1β对肿瘤模型动物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与C6细胞培养液中IL-1β的含量相一致。结论 IL-1β可能介导了缓激肽开放血脑屏障的作用,此作用可能是由于缓激肽诱导C6细胞内HSF1的表达增加,增加的HSF1促进神经胶质瘤细胞释放IL-1β所致。
秦丽娟薛一雪谷艳婷张志勇张田孙娜王东春宋鸿艳
关键词:白介素-1Β热休克因子1缓激肽血脑屏障血肿瘤屏障
腺嘌呤核苷受体介导肿瘤坏死因子-α开放血肿瘤屏障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明确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开放血肿瘤屏障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构建体外血肿瘤屏障模型,给予TNF-α后不同时间点,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动态检测胶质瘤细胞的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70,HSP70)和腺嘌呤核苷受体(adenosine A1receptor,A1R)的表达水平;荧光分析法检测体外血肿瘤屏障模型的通透性改变。结果给予TNF-α后,胶质瘤细胞内HSP70表达增加,于30 min时含量最多。C6细胞内A1R的表达水平也在给予TNF-α后明显增加,并于120 min达高峰后逐渐减少。其血肿瘤屏障的通透性亦于给予TNF-α后120 min达最大后减少。结论经TNF-α作用后的胶质瘤细胞HSP70表达增加,增加的HSP70可能是通过某种内在机制提高A1R的表达水平,进而增加了血肿瘤屏障的通透性。
秦丽娟谷艳婷王艳蕾张田贾永森王小君孙娜薛一雪
关键词:血脑屏障血肿瘤屏障热休克蛋白
缓激肽诱发胶质瘤细胞释放的肿瘤坏死因子-α对体外血瘤屏障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缓激肽(bradykinin,BK)诱发胶质瘤细胞释放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体外血瘤屏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缓激肽和生理盐水作用于C6胶质瘤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后,放射免疫法检测0、5、10、15、30和60 min时培养液内TNF-α的浓度。用原代培养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和C6细胞共培养构建血瘤屏障模型。将缓激肽处理C6细胞不同时间点的条件培养液(C6CM)作用于屏障模型后,动态观察屏障的通透性及跨内皮阻抗(TER)的改变,并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RT-PCR法检测屏障模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的变化。结果:缓激肽作用于C6细胞后,培养液内TNF-α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而神经胶质细胞无明显变化。C6CM作用于血瘤屏障模型后,血瘤屏障通透性增加,跨内皮阻抗减小,而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和核因子-κB的转录水平降低,直至30 min后NF-κB转录水平逐渐增强。结论:缓激肽诱发了胶质瘤细胞释放TNF-α,释放的TNF-α可通过NF-KB影响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而影响血瘤屏障通透性。
秦丽娟薛一雪张田谷艳婷张文丽孙娜王建军贾永森郭静
关键词:缓激肽肿瘤坏死因子-Α紧密连接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