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

作品数:2,178 被引量:13,314H指数:34
相关作者:张继平陈焕伟甄作均杨承祥马明远更多>>
相关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佛山市中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40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33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5篇哲学宗教
  • 5篇生物学
  • 5篇理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35篇疗效
  • 135篇护理
  • 121篇细胞
  • 92篇术后
  • 85篇手术
  • 83篇超声
  • 82篇血清
  • 78篇糖尿病
  • 77篇糖尿
  • 77篇关节
  • 71篇蛋白
  • 69篇骨折
  • 68篇腹腔
  • 66篇动脉
  • 66篇老年
  • 65篇干预
  • 64篇慢性
  • 61篇血管
  • 57篇肿瘤
  • 57篇综合征

机构

  • 287篇佛山市第一人...
  • 198篇佛山市中医院
  • 149篇南方医科大学
  • 123篇佛山市第二人...
  • 96篇广州中医药大...
  • 85篇佛山市高明区...
  • 81篇南方医科大学...
  • 72篇佛山科学技术...
  • 64篇顺德第一人民...
  • 60篇佛山市妇幼保...
  • 44篇广东医科大学
  • 41篇中山大学
  • 36篇广东医学院
  • 36篇佛山市第三人...
  • 29篇广州医科大学
  • 29篇广东省佛山市...
  • 23篇暨南大学
  • 2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2篇佛山市南海区...
  • 18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20篇张继平
  • 19篇陈焕伟
  • 17篇甄作均
  • 17篇马明远
  • 16篇杨承祥
  • 15篇刘东文
  • 14篇李子鸿
  • 14篇李怀国
  • 14篇杨希立
  • 14篇戎祯祥
  • 11篇杨文
  • 11篇梁茜
  • 10篇姚晖
  • 10篇邹月娥
  • 9篇张莉
  • 6篇刘芳
  • 5篇仲吉英
  • 5篇江少虎
  • 5篇黎运西
  • 4篇林超群

传媒

  • 112篇广东医学
  • 55篇中国当代医药
  • 48篇中国医学创新
  • 47篇实用医学杂志
  • 34篇中国实用医药
  • 34篇临床医学工程
  • 33篇中国医药科学
  • 32篇中国医药导报
  • 30篇海南医学
  • 29篇深圳中西医结...
  • 26篇国际医药卫生...
  • 26篇中国妇幼保健
  • 22篇现代医院
  • 22篇岭南现代临床...
  • 21篇齐齐哈尔医学...
  • 2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9篇吉林医学
  • 18篇重庆医学
  • 16篇护理实践与研...
  • 15篇护理研究(中...

年份

  • 16篇2023
  • 46篇2022
  • 96篇2021
  • 147篇2020
  • 193篇2019
  • 235篇2018
  • 266篇2017
  • 329篇2016
  • 279篇2015
  • 170篇2014
  • 137篇2013
  • 92篇2012
  • 71篇2011
  • 26篇2010
  • 22篇2009
  • 15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2
2,1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治疗ICU内伴高血糖危重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于ICU内伴高血糖的危重患者胰岛素泵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1年1-12月期间的120例ICU内伴高血糖的危重患者分为CGMS组、指尖血组和生化组,分别采用CGMS(CGMS组)、指尖血糖监测(指尖组)及静脉血血糖监测(生化组)3种方法对所有患者的胰岛素泵治疗进行指导,对3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记录。结果:CGMS组患者各时间点的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指尖血组和生化组,并且1周后血糖漂移幅度、血糖的平均值、每天胰岛素平均用量、PBG AUC以及入住ICU的时间均低于指尖血组和生化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GMS组患者发生低血糖、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以及1个月内的死亡率均明显低于指尖血组和生化组(均P<0.05)。结论:对于进行胰岛素治疗的伴发高血糖的重症患者,CGMS比指尖及静脉血糖监测有更好的效果及安全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梁福攸叶文华梁伟灿张宗绵曹凤萍
关键词: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胰岛素泵高血糖ICU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测定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感染的患者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4年8月广东佛山市顺德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96例SLE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所有患者血清CRP水平和红细胞沉降率(ESR),并按照SLE疾病活动指数评分标准(SLEDAI)进行疾病活动度评价,比较SLE合并和不合并感染患者血清CRP水平、ESR、SLEDAI,并比较不合并感染的SLE患者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比较不合并感染的SLE患者不同疾病活动度时CRP、ESR;绘制CRP诊断SLE患者合并感染的ROC曲线,分析血清CRP测定对SLE患者合并感染的诊断价值。比较是否合并浆膜积液、肾脏损害、血液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皮肤黏膜损害的SLE患者的血清CRP水平。结果 SLE合并感染患者血清CRP水平和ESR均高于不合并感染患者(均P〈0.05),而SLEDAI在合并和不合并感染的SLE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并感染的SLE患者随着疾病活动度的增加血清CRP水平变化不大(P〉0.05),而ESR呈增高趋势(P〈0.05);合并感染的SLE患者免疫抑制剂治疗后CRP、ESR、SLEDAI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CRP〉8.1 mg/L作为诊断截断点,CRP诊断SLE患者合并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9.8%和83.6%;是否合并浆膜积液、肾脏损害、血液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皮肤黏膜损害的SLE患者血清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患者血清CRP水平与疾病活动和器官受累无相关性,血清CRP水平升高可作为SLE患者合并感染的诊断指标,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
杨斌刘湘茹董维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
应用LIS大数据建立佛山地区儿童血清睾酮和雌二醇参考区间
2022年
目的应用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大数据建立佛山地区儿童血清睾酮和雌二醇间接参考区间。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3月该院检验科LIS中8364例患者的睾酮和雌二醇检测值,筛选后最终纳入5228例患者的检测值进行后续研究。受检者年龄在0~18岁,按儿童的生长发育的七个阶段同时结合临床分为5个年龄组,婴儿时期(A组,0~1岁)、幼儿时期(B组,>1~3岁)、学龄前期(C组,>3~6岁)、学龄期(D组,>6~12岁)、青春期(E组,>12~18岁),结合R语言编程,线性拟合,建立间接参考区间。结果睾酮与年龄、性别有关(P<0.05),雌二醇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利用LIS存储数据建立了0~18岁佛山地区儿童各年龄段男童、女童睾酮和雌二醇的参考区间。结论应用LIS大数据建立睾酮和雌二醇的参考区间经济、简便、可行,可作为实验室建立参考区间的一种可行性选择,并可指导临床对儿童性早熟的诊断。
彭健桥赵东梁伟达陈仲桓
关键词:雌二醇睾酮儿童
脊柱后路手术患者体位护理模式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手术患者体位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脊柱后路手术患者1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体位护理,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的心理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8%,低于对照组的17.0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eale,SA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的SAS评分为(32.82±2.32)分,低于对照组的(45.15±2.55)分(P<0.05)。结论:体位护理可减少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值得推广与使用。
吴丽祯欧阳惠娴陈卓华李燕梅
关键词:体位护理脊柱后路手术并发症
新伤去瘀冻干颗粒的药效学研究
2010年
目的:研究在抗炎、镇痛、活血化瘀3方面新工艺冷冻干燥法与旧工艺沸腾干燥法制成的2种新伤去瘀颗粒的药效学作用的差异。方法:将新工艺新伤去瘀冻干颗粒高、中、低3个剂量组,与旧工艺组、阳性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蛋清致大鼠足趾肿胀法及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评价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观察镇痛作用;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小鼠耳廓微循环血流量以评估其活血化瘀能力。结果:新伤去瘀冻干颗粒能显著抑制大鼠足趾和小鼠耳廓肿胀等急性炎症;能提高小鼠热板法的痛阈值和拮抗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的增加;能明显增加小鼠耳廓微循环的血流量。结论:新伤去瘀冻干颗粒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和活血化瘀作用。
刘东文李子鸿李怀国蔡丽云
关键词:抗炎镇痛微循环
脂蛋白相关磷酯酶A2、D二聚体、C反应蛋白及外周血嗜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联合检测对急性脑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2016年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酯酶A2(Lipoprotein 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D二聚体(D Dimer,DD)、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tive Protein,hsCRP)、外周血嗜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rophils Absolute Value,Neu)联合检测对急性脑血栓形成(Cerebral Thrombosis,C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外科门诊初诊患者,通过病史、症状和体查拟诊为疑似脑CT患者,再采用诊断金标准将疑似患者(研究对象)确诊分为脑CT(65例)和非脑CT组(50例)。LP-PLA2测定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DD和hsCRP测定用免疫比浊法,Neu测定用血细胞分析仪法。采用循证检验医学的方法统计各联合指标的诊断价值性能指标。结果:脑CT组Lp-PLA2、DD的ln值、hsCRP的ln值及Neu明显高于非脑CT组[(250.62±145.60)ng/ml vs (152.94±59.01)ng/ml;(2.84±0.33)ng/ml vs (2.06±0.26)ng/ml;(0.55±0.22)mg/l vs (0.24±0.08) mg/l;(4.23±2.05)&#215;10-9/L vs (3.02±1.38)&#215;10-9/l,P〈0.05]。Lp-PLA2、DD、hsCRP和Neu对脑CT具有最高诊断正确率的诊断界值分别为173.5ng/ml、330.0ng/ml、1.99mg/ml和3.27&#215;109/L,依据指标联合诊断价值四格表获得指标并联和串联的各诊断价值参数,4指标并联灵敏度95.4%(漏诊率4.6%)为最高,4指标串联特异性98.0%(误诊率2.0%)为最高,综合考虑单一指标的检测成本和操作方便性,DD和Neu并联灵敏度90.8%(漏诊率9.2%)为最佳,DD和hsCRP串联的特异性94.0%(误诊率4.0%)为最佳。结论:在目前所选择研究指标中,DD+Neu并联是最佳脑CT筛查联合指标,DD+hsCRP串联是最佳脑CT确诊联合指标。
周少雄谢伟贤邓爱红简咏芬邹林董少文黄泽棋
关键词:脑血栓形成D二聚体C反应蛋白
双侧腹横肌平面联合腹直肌鞘阻滞用于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TR(双侧腹横肌平面联合腹直肌鞘阻滞)用于TEP(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TEP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进行TR阻滞,对照组患者进行T(腹横肌平面阻滞)阻滞,对比两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后不同时间静息、运动状态下VAS评分、BCS评分、患者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显著比对照组低,研究组术后1 h、6 h、12 h、24 h静息、运动状态下VAS评分显著比对照组低,研究组术后1 h、6 h、12 h、24 h BCS评分显著比对照组高,研究组患者满意度(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与对照组(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P手术中实施TR阻滞,可取得显著的镇痛效果,减少术中镇痛药物用量,提高患者舒适度,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借鉴。
黎裕星莫平黎铨初邓双钊郑映金梁秀萍彭为平
关键词: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疼痛
改良Weaver-Dunn法与AO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比较改良Weaver-Dunn法与AO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完全脱位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35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改良Weaver-Dunn法与AO锁骨钩钢板两组,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费用、术后x线片结果、临床疗效结果及并发症。结果35例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6~73周,平均28周。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0.5±14.7)min、(98.2±8.2)ml,明显低于A组的(98.4±25.2)min、(165.4±10.3)ml(t=2.465、2.693,均P〈0.05)。采用视觉模拟标尺评分(VSA),两组术后1周疼痛VSA评分分别为(2.9±0.8)分、(2.7±0.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费用分别为(11626.0±858.5)元、(7018.0±745.8)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2,P〈0.05)。术后随访,两组肩部疼痛、关节活动受限、切口感染、复位丢失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用Karlsson评定标准,A组优10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93%;B组优8例,良7例,差5例,优良率75%。结论改良Weaver.Dunn法治疗完全型肩锁关节脱位,术后肩关节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发生率低,肩关节功能康复效果好。
刘炎奎姜志强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骨板
应用CT能谱成像和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影分析泌尿系统结石成分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CT能谱联合多普勒超声的术前测定泌尿系结石成分的准确性。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像技术,观察泌尿系结石有无闪烁伪像出现,测定其结石成分,经排石后,用红外光谱仪技术进行结石成分分析。结果:CT能谱联合多普勒超声>CT能谱成像>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像,且两种检查准确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采用CT能谱联合多普勒超声对结石成分分析并结合尿液中尿酸、磷、钙等的检测,进一步分析尿路结石的来源,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防治及治疗方法,亦可为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提供多一层保障,并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住院病日,减轻费用等。
林伟广傅晓彬卢志荣邓卫武黄洲
关键词:能谱CT多普勒超声
跨理论模型家庭访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家庭访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TH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家庭访视,观察组采用跨理论模型家庭访视,通过Harris髋关节评分量表比较两组护理前后髋关节功能改善效果,比较两组护理总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arris量表中疼痛评分[(41.62±1.35)分]、活动功能评分[(44.35±1.24)分]、关节活动度[(4.12±0.13)分]、肢体畸形[(3.67±0.1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0.48±2.14)、(35.68±2.15)、(3.25±0.11)、(2.55±0.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A患者术后行跨理论模型家庭访视有利于促进其髋关节功能恢复,对患者步态和正常行走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影响,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刘奋韦燕芬潘玉芳区燕云
关键词:家庭访视髋关节功能
共2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