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E07B01)

作品数:25 被引量:139H指数:8
相关作者:赵永庆洪权卢亚锋曾立英辛社伟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东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金属学及工艺
  • 19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合金
  • 17篇钛合金
  • 8篇力学性能
  • 8篇力学性
  • 5篇蠕变
  • 5篇高温钛合金
  • 4篇显微组织
  • 4篇TI600合...
  • 3篇稀土
  • 3篇相变
  • 3篇高温蠕变
  • 2篇动态再结晶
  • 2篇性能研究
  • 2篇应力指数
  • 2篇再结晶
  • 2篇蠕变行为
  • 2篇塑性
  • 2篇热变形
  • 2篇热稳定
  • 2篇热稳定性

机构

  • 29篇西北有色金属...
  • 5篇西北工业大学
  • 4篇东北大学
  • 3篇西安建筑科技...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18篇赵永庆
  • 12篇洪权
  • 9篇卢亚锋
  • 9篇曾立英
  • 5篇辛社伟
  • 5篇戚运莲
  • 4篇郭萍
  • 4篇毛小南
  • 4篇李倩
  • 4篇杨冠军
  • 4篇奚正平
  • 4篇曾卫东
  • 3篇葛鹏
  • 3篇秦冬阳
  • 3篇吴欢
  • 3篇周伟
  • 3篇王震
  • 2篇杜宇
  • 2篇周廉
  • 2篇张鹏省

传媒

  • 11篇稀有金属材料...
  • 5篇钛工业进展
  • 3篇热加工工艺
  • 3篇材料导报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13篇2010
  • 6篇200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铸造Ti75合金可旋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对应用ZHN-100型真空自耗凝壳炉铸造的Ti75(Ti-3Al-2Mo-2Zr)合金管坯可旋压性能进行研究,讨论旋压温度(T)、旋轮进给率(f)、道次减薄率(ψtn)等参数对Ti75合金管坯旋压工艺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减薄率情况下铸态组织与性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铸造Ti75合金管坯采用多道次加热反旋时首道次旋压温度在600-800 ℃为宜,后续道次应降温旋压,以保证成品性能及精度;旋轮进给率以0.42-0.67 mm/r为宜,进给率较大有利于保证旋压件内腔贴模,其值较小有利于提高产品表面质量;首道次减薄率不大于30%,以保证旋压的顺利进行;铸造Ti75合金管坯最大壁减薄率ψt可达80%以上,证明其具有优异的可旋性能
苏航标曾卫东赵永庆杨英丽
TC4合金锥体模锻过程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刚塑性有限元法对钛合金锥体的模锻成形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锥形件模锻过程中的金属流动规律,应力场、应变场、变形区的压力分布,压力的变化规律等。模拟结果表明,锥体模锻成形分为3个阶段:初期变形过程是圆柱体变形为一个小曲率壳体的阶段,应力主要集中在上模的正下方,应变主要发生在此变形区;变形中期是与下模相接触的部分参与变形的体积逐渐增大,直至最后形成所需要的锥体形状;变形后期由于摩擦作用产生严重的不均匀壁厚减薄现象。
周伟葛鹏赵永庆冯亮李倩
关键词:钛合金模锻数值模拟
Ti-600合金的蠕变性能研究
本文研究了三种温度、三种应力下一种600°C高温钛合金(Ti-600)的蠕变行为,同时计算了合金在不同应力、不同温度下的稳态蠕变速率、应力指数及蠕变激活能。研究结果表明,蠕变应力为300MPa时,Ti-600合金的蠕变激...
曾立英洪权卢亚锋赵永庆
关键词:应力指数
文献传递
大变形热轧Ti-6Al-4V合金棒材力学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通过大变形热轧试验,获得了一种新的Ti-6Al-4V合金细晶棒材。与粗晶棒材一起分别测试了其拉伸性能和冲击韧度,观察了断口形貌。结果表明:细晶组织Ti-6Al-4V合金棒材具有较高的塑性和冲击韧度,拉伸强度变化不大。断口观察发现其拉伸断口平坦,塑坑较浅,但伸长率与粗晶粒棒材相比反而提高,且属于韧性断裂。
李东曾卫东赵永庆
关键词:大变形棒材细晶TI-6AL-4V冲击韧度
稀土元素Y对Ti600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力学性能测试设备,研究了稀土Y对Ti600合金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稀土Y可以细化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晶粒。稀土Y对Ti600合金的室温拉伸强度影响不大,但可改善其塑性。另外稀土Y可以改变合金在热暴露过程中析出相的分布和尺寸,以及合金中的位错组态,对提高合金的热稳定性和蠕变抗力有利。
汤海芳洪权赵永庆王震
关键词:TI600合金稀土元素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Ti-600合金的热稳定性被引量:5
2013年
研究了Ti-600合金镦制饼材600℃热暴露前后室温拉伸性能的变化,并观察合金的拉伸断口、分析其断裂机制。结果表明,600℃热暴露100 h后,毛坯热暴露试样的强度较热暴露前固溶时效试样(STA)的提高了3%左右,延伸率降低20%左右;热暴露试样的强度稍有降低,延伸率则降低了45%左右。STA试样室温拉伸断裂起源于试样中心位置,断口形貌呈现韧窝型断裂特征;毛坯热暴露试样断口上可见解理小平面与韧窝并存的特征,为混合型断口;试样热暴露以后,裂纹萌生于试样表面,断口上观察到解理小平面,合金的断裂沿片层α相界面扩展。热暴露试样表层有脆性富氧层存在,富氧层内易诱发细微裂纹并向基体扩展。表面渗氧是Ti-600合金热暴露后塑性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曾立英洪权赵永庆戚运莲
关键词:热稳定性延伸率渗氧
Ti600高温钛合金600℃下表面稳定性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对Ti600合金600℃下氧化特性和氧化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i600合金氧化皮生长接近氧扩散控制的氧化皮生长规律。经过600℃长时间氧化,表面主要形成TiO2和Al2O3氧化物,固溶于α-Ti的氧元素主要存在于八面体间隙中,使得α-Ti晶格a、b轴几乎不变,c轴畸变明显。通过力学性能对比分析,证明表面氧化是Ti600合金热暴露后塑性降低的最主要原因,要使合金在600℃稳定使用,采取表面保护措施是必要的。
辛社伟洪权卢亚锋奚正平郭萍戚运莲曾立英
关键词:高温钛合金力学性能
Ti40阻燃合金粗晶超塑性变形行为及机理被引量:9
2010年
借助OM、TEM研究了高温条件下Ti40阻燃合金的粗晶超塑性变形行为及机理。结果表明:在920℃下,应变速率为5×10-5~1×10-2s-1的Ti40合金表现出良好的超塑性行为,拉伸延伸率均超过250%,应变速率敏感指数m大于0.3。超塑变形后,粗大的等轴组织细化。TEM分析表明,在变形过程中,位错运动形成亚晶界,亚晶界通过吸收滑移位错形成小角度晶界甚至大角度晶界。Ti40合金的粗晶超塑性是由动态回复和再结晶共同作用的结果。
张学敏赵永庆曾卫东蔺伟
关键词:粗晶超塑性动态再结晶
钛合金热变形行为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综述了国内外钛合金热变形行为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几种典型的α钛合金、近α钛合金、α+β钛合金及β钛合金的在不同的热变形条件下的流变应力的行为特征,软化机制,表观激活能及组织演变规律。介绍了氧、氢元素和不同的组织状态对钛合金热变形的影响。
王震洪权赵永庆
关键词:钛合金热变形流变应力
温度对CT20合金孪生变形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在不同温度(20~300 K)下对CT20钛合金的拉伸变形行为进行研究,并采用金相显微镜、SEM和TEM观察变形组织及断口,揭示温度对CT20孪生变形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温度降低,CT20合金的抗拉强度提高,伸长率下降,拉伸断口的颈缩程度逐渐减小;220 K的变形组织内出现孪晶,且孪晶数量和尺寸随温度降低均有所增加;300 K温度下合金的拉伸变形以位错滑移为主导,220 K和20 K下为滑移和孪生共同作用。
刘伟杜宇卢亚锋毛小南
关键词:孪生变形断口形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