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JY164)
-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2
- 相关作者:何绍慰胡宏兵李晓敏赵文秀李文华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我国工程合同保证保险需求不足的经济根源被引量:2
- 2016年
- 工程合同保证保险制度有助于充分保护工程权利人的合同权益,促进我国建筑市场走向成熟和规范,但建筑企业失信违约的成本相对低廉,保险和风险意识不足及保险消费的正外部性特点等导致我国工程合同保证保险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全面激发保险需求,需完善工程监管体制和机制,强化风险与保险意识的培育,营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并考虑必要的政策支持。
- 何绍慰
- 关键词:保险研究外部性经济根源
- 为什么人们批评管制又不愿放弃管制?——基于信任层面的解释被引量:2
- 2013年
- 从世界范围来看,人们经常批评政府管制容易滋生腐败以及给经济带来大量的低效率。然而,在现实中,人们似乎都不愿意放弃管制。本文从信任如何形成管制偏好的角度解释了人们不愿意放弃管制的原因。经济中的个体要求管制可能是为了回避或应对市场失灵所导致的欺诈;对他人的更多信任能够降低人们对管制的需求,对他人的更多不信任则会增加人们对管制的偏好。本文运用世界价值观察(WVS)的数据,经验研究支持了上述结论。
- 李晓敏
- 关键词:信任
- 全面推进我国住宅质量保证保险制度的途径探讨被引量:2
- 2013年
- 住宅质量保证保险制度有助于缓解我国严峻的住宅质量问题,但缺乏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高素质人才短缺、短期性思维严重及外部环境不宽松等因素还长期困扰着我国住宅质量保证保险制度的发展。为此,需要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试行强制性保险并切实优化经营环境。
- 何绍慰
- 关键词:住宅质量保证保险
- 不信任对管制的影响:理论及跨国证据被引量:1
- 2012年
- 从世界各国范围来看,一国的政府管制程度与该国的不信任水平总是表现出正相关的关系。通过一个理论模型解释了这种现象,发现低信任不仅对应着现实中较严格的管制程度,而且也对应着人们对管制的高需求。因为在低信任社会,人们在博弈中正确的做法是不信任商家,为了控制商家,人们支持政府管制,虽然人们完全认识到这种管制会导致腐败。该模型预测,即使管制是腐败和无效率的,生活在低信任水平中的人们仍然想要更多的管制。运用世界价值观察的调查数据,经验分析的结果很好地支持了模型的主要结论。最后,指出了研究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李晓敏
- 关键词:不信任社会资本公民精神
- 保证保险中不应简单套用最大诚信原则——兼论保证保险中特殊的道德风险防范机制
- 2014年
- 投保人违背最大诚信原则是实践上保险公司拒赔的主要依据,但保证保险是一类非常特殊的保险形式,虽然其中的义务人通常也是投保人,但却不能简单套用最大诚信原则,主张保险公司因投保的义务人违背最大诚信原则而免除对权利人的赔偿责任。否则,不仅损害法律适用的严谨性,也有悖于保证保险切实保护权利人利益的基本宗旨。为有效遏制因此而诱发的道德风险,确保义务人认真恪守其信用承诺,保证保险中须实施严格的资信审核和违约责任追偿机制。
- 何绍慰
- 关键词:最大诚信原则保证保险义务人道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