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6-0715)

作品数:6 被引量:120H指数:6
相关作者:项文化田大伦陈瑞方晰赵仲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魁北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杉木
  • 2篇杉木人工林
  • 2篇人工林
  • 1篇地表
  • 1篇有机碳
  • 1篇蒸发散
  • 1篇森林公园
  • 1篇杉木林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生长季
  • 1篇生态学
  • 1篇水量平衡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有机
  • 1篇土壤有机碳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全氮
  • 1篇全球气候

机构

  • 4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魁北克大学

作者

  • 4篇项文化
  • 3篇田大伦
  • 2篇赵梅芳
  • 2篇邓湘雯
  • 2篇彭长辉
  • 2篇赵仲辉
  • 1篇张丽云
  • 1篇邓杰
  • 1篇刘泽麟
  • 1篇方晰
  • 1篇陈槐
  • 1篇黄志宏
  • 1篇陈瑞
  • 1篇闫文德
  • 1篇张雷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第2代杉木林土壤有机碳、全氮对细根分布及形态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9
2009年
以20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杉木细根的生长分布情况及形态学特征.结果表明:第2代杉木人工林的土壤有机碳与全氮主要分布在0~30cm土壤中,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少;杉木细根生物量在不同土壤层次间差异显著,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主要分布在0~15cm的表层土壤中,占总量的50.35%,15~30cm层占30.04%,30~45cm层占19.61%;细根表面积在不同层次土壤间差异不显著,主要分布在0~30cm层中,为2.86m2·m^-3,占总量的79.88%;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杉木细根比根长增加不明显;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杉木细根生物量、比根长和根表面积密度之间相关性均不显著;土壤全氮含量与杉木细根生物量和根表面积密度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与细根比根长存在不太明显的负相关.
张雷项文化田大伦赵仲辉陈瑞
关键词:细根
基于3-PG模型的湖南会同杉木人工林蒸发散估算被引量:9
2008年
根据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1990年1月~2005年12月的气象观测数据,确定3-PG模型的主要参数,估算此期间杉木林的月蒸散量和年蒸散量及其变化规律,并用水量平衡法计算的蒸散量对模拟估算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3-PG模型估算的会同杉木林月蒸散量、年蒸散量与水量平衡法相似,1月份的蒸散量最小,然后逐渐增大,7月份达到最大值,此后逐渐减少。全年月平均蒸散量为90.1 mm,占全年月平均降水量(122.14 mm)的72.12%。除了8月和9月份的蒸散量大于降水量,其余各月份的蒸散量均小于降水量。会同杉木人工林年蒸散量各年之间的差异不大,多年的年蒸散量均值为1 049 mm,占年平均降水量(1 488 mm)的72.6%。在降水量大的年份,蒸散系数比降水量小的年份小。
赵梅芳项文化田大伦赵仲辉闫文德方晰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蒸发散水量平衡
人工神经网络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神经网络(ANN)的应用领域不断被开拓.同时,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关注,如全球变暖、ElNio和LaNia出现频繁、大气环流异常等,使得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虽然人工神经网络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风险,如模型的参数要求更高的灵敏度、网络结构的选择一般更依赖于个人经验和神经网络对短期的预测研究精确度往往高于中长期预测,但全球变化研究中尤其要重视交互作用的影响和长期实验等.不过,神经网络在处理非线性问题上仍然优于许多传统的方法.因此,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学研究中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它能在实测过程可能十分困难或者使用不完整的数据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完成其他方法完成不了的问题.可以预料人工神经网络将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学研究中得到更多的应用和发展.
刘泽麟彭长辉项文化田大伦邓湘雯赵梅芳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全球气候变化生态学
4种典型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生长季地表N_2O通量特征被引量:7
2012年
为了探讨森林地表N2O通量特征,在湖南省大山冲森林公园选取4种典型的亚热带森林类型:杉木人工纯林(CL)、马尾松-石栎-南酸枣针阔混交林(PM)、南酸枣-豹皮樟-四川山矾-台湾冬青阔叶混交林(CA)、青冈-石栎-马尾松-南酸枣常绿阔叶林(CG),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测定4种森林类型的地表N2O通量,研究亚热带地区典型森林类型土壤N2O通量在生长季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生长季除南酸枣-石栎林表现为N2O的汇外[-27.21μg/(m2·h)],其余3种林分地表通量均表现为N2O的源,平均通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马尾松-石栎林[34.61μg/(m2·h)]>杉木纯林[30.48μg/(m2·h)]>青冈林-石栎[5.82μg/(m2·h)];从整个生长季来看,不同坡位马尾松-石栎林、杉木纯林、青冈林-石栎和南酸枣-石栎地表N2O通量的变化不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林分之间的N2O通量与土壤湿度、温度等理化性质有密切关系,土壤水分是影响该地区森林地表N2O通量的主要因子,温度通过影响土壤水分间接影响土壤N2O的释放量。
邓杰邓湘雯黄志宏陈槐项文化彭长辉张丽云
关键词:生长季林分类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