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9Z309)
- 作品数:4 被引量:36H指数:3
- 相关作者:徐维秀曾维辉徐钰陈楠宋建国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高精度初至自动拾取综合方法研究被引量:14
- 2010年
- 初至拾取是地震信号处理的关键环节,其精度和效率是资料处理的重要指标。针对常规地震资料,特别是浅海地震资料信噪比相对较高的情况,探讨了改进的能量比法,来确保拾取精度的前提下,实现过程的自动化。在传统能量比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两种改进方法:利用边界检测和稳定因子解决"起跳不干脆"现象,利用多时窗识别折射波与直达波交混处的初至;利用奇异值的处理方法和可变时移量相位推算技术,解决精度和效率问题。模型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综合时窗、相位、能量等多种因素,改进后的方法针对常规地震资料具有拾取准确、计算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
- 徐钰段卫星徐维秀曾维辉徐雷良
- 关键词:初至拾取
- 浅水域检波点自动重定位技术被引量:5
- 2011年
- 在传统检波器二次定位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浅水域检波点自动重定位技术。从几何声学角度,建立检波点定位的三维数学模型,既考虑了直达波,又兼顾了折射波;文中对模型中的几个主要参数进行了详细分析,评估了各参数对最终计算结果的影响;探讨了适合浅水域地震数据的初至自动拾取方法,改进了能量比法,并设计了详细的自动重定位算法流程;针对地震采集对定位的高精度和实时性需求,提出了相应的关键技术解决方案和措施。实际资料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定位精度高、过程自动化,主要性能指标均高于常规定位技术。
- 徐维秀
- 关键词:地震数据采集差分全球定位系统浅水域
- 浅层折射波勘探中初至自动拾取新算法被引量:18
- 2012年
- 地震波初至拾取是地震勘探中广泛应用的基础技术,尤其在浅层折射波勘探和层析成像中初至时间拾取精度直接影响地下地层结构的反演结果。由于初至时间对应的并不总是能量比最大值(可能是次极值),以往的滑动时窗能量比法仅根据前后两个滑动时窗能量比的最大值判断初至时间,造成对低信噪比数据的拾取效果不理想,而对高信噪比数据则难以检测能量较弱的折射波。基于此,本文提出多时窗能量比初至拾取算法,该算法在实现过程中结合应用自动质量控制技术,满足了浅层折射波勘探的初至拾取精度要求,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将该方法应用于准噶尔盆地中部M区地震勘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 徐钰曾维辉宋建国徐维秀陈楠
- 关键词:初至拾取
- 电火花震源在浅海检波器定位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在浅海油气勘探中,水下检波器的准确定位,直接关系到地震成像的精度。现有的初至波定位方法和声学定位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都存在一定的优势和弊端。本文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后进行取长补短,创新性地提出了利用电火花作为定位震源,借助初至波定位原理,进行检波器定位的新方法。通过检波器定位试验和资料处理,实现了检波器的实际位置的准确,验证了电火花震源的技术可行性。新方法提出了电火花作为震源使用的进一步要求,为今后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 吴学兵
- 关键词:初至波声纳电火花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