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429)

作品数:13 被引量:62H指数:4
相关作者:孙谧王跃军郝建华郑媛刘均忠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科技大学大连水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酯酶
  • 3篇芽孢
  • 3篇芽孢杆菌
  • 3篇高产菌
  • 3篇高产菌株
  • 2篇短芽孢杆菌
  • 2篇诱变
  • 2篇紫外诱变
  • 2篇杆菌
  • 2篇侧孢短芽孢杆...
  • 1篇蛋白纯化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性质分析
  • 1篇选育
  • 1篇选育研究
  • 1篇药物
  • 1篇疫病
  • 1篇原生质
  • 1篇原生质体

机构

  • 12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青岛科技大学
  • 3篇大连水产学院
  • 1篇广西科技大学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黄海水产研究...

作者

  • 13篇孙谧
  • 11篇王跃军
  • 7篇郝建华
  • 6篇郑媛
  • 4篇刘均忠
  • 3篇于建生
  • 3篇宋永相
  • 2篇任召珍
  • 2篇高强
  • 2篇王海英
  • 2篇冯学珍
  • 2篇程江峰
  • 1篇郑鸿飞
  • 1篇平芮巾
  • 1篇刘清
  • 1篇李伟

传媒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渔业科学进展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分子催化
  • 1篇海洋水产研究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洋溶菌酶高产菌株发酵条件探讨及培养基优化被引量:5
2008年
对海洋溶菌酶高产菌株R-J-101液体发酵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单因素实验探讨,确定了最佳培养条件:初始pH为7.5,温度为30℃,转速为200r/min,接种量为6%。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法优化发酵培养基各组分的配比,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组合为:玉米粉0.200%、蛋白胨0.773%、牛肉膏0.132%、NaCl 0.320%、MgSO40.759×10-5mol/L。实验验证优化结果,所得发酵液酶活力为2965U/mg,比未优化前提高了64%。
冯学珍郑媛孙谧王跃军宋永相程江峰于建生
关键词:发酵培养基优化
海洋微生物酯酶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以筛选自海洋的产酯酶Bacillus subtilis var.niger为出发菌株,在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佳条件下制得原生质体,并通过紫外线对其进行诱变处理,采用透明圈初筛和摇瓶复筛,获得高产稳定菌株EB-2,产酶活力由原来的22.8U/mL提高到了77.6U/mL;同时,实验确定了该菌株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佳条件为:以pH7.2的0.3mol/L KCl和0.3mol/L蔗糖为稳定剂,菌龄在16h时,用10mg/mL的溶菌酶酶液40℃下酶解30min后,原生质体制备率达到91.7%,再生率达到21.3%。
郑鸿飞孙谧王跃军郝建华宋永相
关键词:海洋微生物酯酶紫外诱变
海洋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 Lh-1产抗菌肽R-1的培养条件优化被引量:6
2009年
采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和响应面分析(RSM)方法,对一株海洋侧孢短芽孢杆菌Lh-1产抗菌肽R-1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中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均使用MINITAB15.0。在研究中,首先使用了Plackett-Burman(PB)设计对影响Lh-1产抗菌肽的15个因素进行了筛选,得到了影响产量的显著因素为:葡萄糖、蛋白胨和氯化钙。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该3个显著因素的最佳水平范围进行研究,得到的最佳浓度为15.72g/L葡萄糖、6.01g/L蛋白胨和3.29g/L CaCl2,同时R-1的产量从82.15kU/mL提高到了116.27kU/mL。
郑媛王跃军孙谧
海洋芽孢杆菌酯酶BSE-1的催化动力学和热失活动力学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海洋芽孢杆菌发酵产生的酯酶BSE-1经分离纯化后,以对硝基苯磷酸酯(PNPP)为底物,对电泳纯BSE-1的催化性质、催化动力学和热失活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催化动力学研究表明,金属离子对BSE-1的活性影响显著,其中Ca2+的激活作用最强,为混合型激活作用;而Ba2+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为非竞争性抑制作用.BSE-1的酶促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其中Km=8.15mmol·L-1,Vmax=0.97mmol·mg-1·min-1.采用连续模型对BSE-1在70℃的热失活动力学进行模拟,求得酶的失活速率常数k1=1.41,k2=0.28.
高强郝建华王跃军于建生孙谧
关键词:酯酶催化动力学失活动力学
海洋侧孢短芽孢杆菌Lh-1株所产多肽R-1性质分析及作用原理探讨被引量:4
2010年
对海洋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Lh-1所产多肽R-1的性质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R-1对温度和pH稳定,在pH 11.0~12条件下,121℃处理1 h,其活力保持在75%以上。经3种不同浓度的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处理4 h后,活性保持在80%以上。与常见的金属离子和化学试剂在一起反应,对抗菌肽R-1的活性无明显影响,可以配合一起使用,仅吐温和SDS对其影响较大。氨基酸分析表明,抗菌肽R-1由亮氨酸(Leu)、酪氨酸(Tyr)、缬氨酸(Val)、异亮氨酸(Ile)、赖氨酸(Lys)、甘氨酸(Gly)、蛋氨酸(Met)、丝氨酸(Ser)、丙氨酸(Ala)9种氨基酸组成,其中疏水氨基酸居多。抑菌试验表明R-1的抑菌谱广泛,对经培养分离出来的大肠杆菌及白假丝酵母菌的扫描电境超微结构观察表明,R-1的杀菌机制主要是通过含有带正电荷的Lys与带负电荷的磷脂分子结合,然后R-1的疏水端插入到指示菌的疏水区,改变膜的构象,从而导致菌体的死亡。
任召珍孙谧郑媛刘均忠王跃军郝建华张胜军
关键词:多肽
超嗜热羧酸酯酶的性质和应用研究
2008年
来源于超嗜热菌的超嗜热羧酸酯酶,结构上与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家族近似,属于α/β-水解酶,但是其空间结构比HSL更加紧密而有韧性,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性质研究表明,温度和有机溶剂对超嗜热羧酸酯酶的活性和对映选择性影响显著;其最适底物一般是对硝基苯酯,部分酯酶的基因含有GGGX基序,能够水解叔醇酯结构。由于超嗜热羧酸酯酶的独特结构和性质,其应用潜力巨大,尤其在拆分手性的外消旋酯方面独具优势。
王跃军高强孙谧郝建华王海英
关键词:羧酸酯酶结构特征热稳定性
产海洋细菌MP-2酯酶菌株的鉴定及酯酶理化性质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从渤海海泥样品中分离获得1株新型酯酶菌株,经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所得的MP-2酯酶的最适作用温度范围50~70℃,在60℃表现出了最高活性,属于耐热酶;最适作用pH为10,属于碱性酶,其pH值作用范围比较窄;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金属离子Co2+,Li+对酶具有激活作用,Ca2+对酯酶的活力没有显著影响,化学试剂SDS、EDTA及Tween-20对酯酶的抑制效果显著,对常见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耐受力;该酯酶对碳链长短不同的底物表现出不同的酶活。
平芮巾孙谧刘均忠王跃军郝建华张胜军
关键词:酯酶
海洋活性酵母YS-185破壁技术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酸碱法、珠磨法、酶溶法对海洋活性酵母YS-185进行破壁,并对其破壁的结果做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经酸碱法处理后的细胞破壁不明显,细胞基本保持原形态;珠磨法破碎程度较高,效果较好,但此种方法只适用于实验室规模的细胞破碎,且后处理工作复杂;酶溶法破壁率可达80%左右,效果较理想,在大规模生产中可以推广。
郝建华王跃军刘均忠孙谧
关键词:海洋酵母破壁技术酸碱法
海洋侧孢短芽孢杆菌Lh-1株所产多肽药物R-1抗鸡新城疫病毒的研究
2009年
试验为了研究海洋侧孢短芽孢杆菌Lh-1株产生的新型抗菌药物R—1对新城疫病毒的抗病毒活性及抗病毒作用机理,通过抗菌药物R—1对病毒的直接作用试验、调节细胞免疫功能试验和鸡胚中抑制新城疫病毒增殖释放试验对该物质的抗病毒活性、感染动力学、毒性和可能的抗病毒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1的浓度为100mg/mL和50mg/mL时,体外与新城疫病毒作用3h杀灭率可分别达到94.51%、92.93%;使用R-1免疫鸡胚细胞后,对注入的新城疫病毒的作用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最低发病率可以达到13.34%;在新城疫病毒侵入鸡胚细胞1h后注入100mg/mL R-1,病毒的杀灭率可以达到89.13%,并抑制了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
郑媛孙谧任召珍徐彪肖西志
关键词:抗菌物质新城疫病毒抗病毒作用
海洋侧孢短芽孢杆菌Lh-1抗菌活性物质的分离及特性研究被引量:28
2007年
采用超滤、DEAE-Sephadex A25和CM-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及HPLC反相层析等步骤得到了海洋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Lh-1的抗菌活性物质,命名为R-1。HPLC纯化出的抗菌物质经质谱测定其分子量为1608.023Da,BIO.RAD等电聚焦测得其pI为8.55,氨基酸分析表明该物质由Leu、Tyr、val、Ile、Lys、Gly、Met、Ser、Ala9种氨基酸组成。该抗菌物质具有极强的耐热、耐酸碱特性,在pH 11.0~12.0条件下,121℃处理1h,其活力保持在75%以上。经3种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胰酶、胃蛋白酶)处理后,活性保持在80%以上。茚三酮反应阳性。推测R-1可能是低分子量的脂肽。抑菌试验表明对食品腐败菌、致病性革兰氏阴性、阳性菌及少数真菌均有抑菌活性。
任召珍郑媛孙谧刘均忠王跃军郝建华
关键词:抗菌活性物质分离纯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