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2005-1007)

作品数:11 被引量:67H指数:5
相关作者:樊东升张俊刘娜刘小璇高晓红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氨酸
  • 3篇缺血
  • 3篇卒中
  • 3篇肌萎缩
  • 3篇肌萎缩侧索硬...
  • 3篇半胱氨酸
  • 3篇侧索硬化
  • 2篇蛋白
  • 2篇血管
  • 2篇血性
  • 2篇血症
  • 2篇神经病
  • 2篇天冬氨酸
  • 2篇同型半胱氨酸
  • 2篇细胞
  • 2篇脑缺血
  • 2篇脑卒中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蛋白酶

机构

  • 11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北京大学首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六...

作者

  • 11篇樊东升
  • 5篇张俊
  • 3篇刘娜
  • 3篇刘小璇
  • 2篇乔淑冬
  • 2篇邓敏
  • 2篇高晓红
  • 1篇于欣
  • 1篇王宏利
  • 1篇王华丽
  • 1篇鞠晓东
  • 1篇宋红松
  • 1篇沈扬
  • 1篇孙庆利
  • 1篇郑梅
  • 1篇袁慧书
  • 1篇张美燕
  • 1篇郑菊阳
  • 1篇侯超
  • 1篇屠鹏飞

传媒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比较不同方式移植的人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失神经支配的骨骼肌的分布及对坐骨神经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干细胞治疗神经肌肉疾病的更为可能而有效的给药途径及对坐骨神经损伤后修复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间充质干细胞,经鉴定标记后备用。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肌肉注射干细胞组(肌注组)、静脉注射干细胞组(静脉组)和肌肉注射生理盐水组(对照组),每组18只。所有大鼠均建立坐骨神经损伤模型,3天之后,将106个干细胞通过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分别移植到损伤大鼠模型中,于移植后3、7、14、21、28、60d,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电生理指标和肌肉病理结果。结果:三组大鼠在观察期间均呈不同程度的失神经和神经再生现象。肌注组的腓肠肌肌电图自发电位减少,且动作电位出现的时间早于静脉组和对照组。移植后14d开始,肌注组大鼠的传导速度明显快于静脉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2.27±7.42)m/s,(22.92±7.34)m/s和(17.67±5.52)m/s;F=5.661,P=0.042],60d时,三组的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波幅改变肌注组为(12.50±2.06)mV,静脉组为(1.50±0.20)mV,对照组为(10.13±4.04)mV,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F=6.347,P=0.033)。肌注组至少在3周内均可见干细胞的存活,其在光镜下呈幼稚状态,大部分在肌细胞周边,少数散在肌细胞内。静脉组在腓肠肌中未见标记细胞。60d时肌注组腓肠肌的萎缩程度比静脉组和对照组轻,三组肌纤维直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37,P=0.021)。结论:肌肉注射人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和腓肠肌失神经萎缩具有促修复作用;肌肉注射是比较有效的一个给药途径。
刘小璇樊东升张俊郑菊阳马铁民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移植坐骨神经病肌电描记术去神经支配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的研究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e)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90例,分为伴HHe组329例,不伴HHe组361例,调查年龄、性别、症状、体征、吸烟饮酒史,是否伴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12、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浓度。用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性别、年龄、吸烟指数、叶酸、维生素B12浓度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OR=2.279(95%CI1.498~3.524),OR=1.039(95%CI1.022~1.056),OR=1.001(95%CI1.000~1.001),OR=0.830(95%CI0.786~0.876),OR=0.998(95%CI0.997~0.999)]。结论男性、老龄、吸烟及叶酸和维生素B12浓度的降低为缺血性卒中患者HHe的独立危险因素。
乔淑冬刘娜高晓红樊东升周建文
关键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缺血
Hcy、Hs-CRP及Fg水平在缺血性脑卒中亚型间的差异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纤维蛋白原(Fg)水平在不同缺血性脑卒中亚型之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555例40岁以上急性动脉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象学资料,参考TOAST分型标准将其分为小动脉病变组(187例)和大动脉病变组(368例),回顾性分析两组Hc y、Hs-CRP、Fg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大动脉病变组患者Hcy、Hs-CRP水平(分别为15.9μmol/L、2.05mmol/L)高于小动脉病变组患者(分别为13.45 μmol/L、1.24 mmol/L)(均P<0.01);大动脉病变组Fg水平(393 mg/d)亦高于小动脉病变组(363 mg/d)(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大动脉硬化性卒中患者Hcy、Hs-CRP、Fg水平高于小动脉硬化性卒中患者的水平。
乔淑冬高晓红刘娜樊东升邓敏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缺血性脑卒中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106例生存分析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994年1月至2004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就诊的ALJS患者106例,记录其临床资料、肺活量和神经功能等级评分,每3个月到半年进行面访或电话随访,直至其死亡或气管切开。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中位生存时间,用Logrank分析各单因素变量与生存时间的关系,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多变量对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106例ALS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2.1±10.5)岁,确诊52例,拟诊37例,可能17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5个月(95%CI30~40个月)。单因素分析发现起病部位、发病到诊断的时间和诊断时的用力肺活量为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6.84、43.30、4.78,均P〈0.05)。进一步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发病到诊断的时间为最有力的影响因子(Wald值20.221,风险系数0.351,P〈0.05),而性别、年龄、诊断级别、诊断时的神经功能评分情况与生存时间无明显相关。结论发病到确诊的时间为生存时间最有力的影响因子,提示ALS患者诊断时的病情发展速度与生存时间高度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刘小璇樊东升张俊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生存率分析预后
超急性期严重缺血性卒中患者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了解超急性期(发病3 h内)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区严重缺血性卒中[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10]患者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影(hyperdens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sign,HMCAS)发生率,比较HMCAS(+)组和HMCAS(-)组患者临床情况和预后的异同。方法:共43名患者纳入研究,进行临床评价、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随访90 d记录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Bathel指数(Bathel index,BI)和死亡情况。结果:HMCAS(+)发生率为23.3%(10/43)。HMCAS(+)组发病24 h NIHSS评分和大面积脑梗死比例明显高于HMCAS(-)组(20.2±5.4 vs.14.8±7.2,P=0.037;100%vs.39.1%,P=0.00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卒中危险因素、就诊间隔、实验室检查和90 d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急性期HMCAS(+)的严重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24 h病情恶化更为显著,随后发生大面积梗死者比例更高;临床表现为严重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基线非增强CT出现HMCAS需要引起注意。
宋红松袁慧书樊东升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大脑中动脉脑缺血
血管生长素基因与中国汉族人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血管生长素(ANG)基因与中国汉族人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对129例DPN患者和268例健康对照者,应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ANG基因外显子区序列,分析比较DPN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之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差异。结果①PCR扩增产物片段长度为736 bp,包含ANG基因整个外显子区和5′侧翼区,DPN组未检测出ANG基因突变;②DPN组和健康对照组的ANG基因外显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rs11701的基因型(T 442T和T 442G)和等位基因频率(442T和442G)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按性别分层后,DPN组和健康对照组的ANG基因外显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11701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P>0.05。结论 ANG基因与中国汉族人群DPN遗传易感性无关。
张英爽王宏利张华纲樊东升
关键词:血管生长调节素类单核苷酸糖尿病神经病变
部分前循环脑梗死与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认知功能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比较部分前循环脑梗死(partial anterior circulation infact,PACI)和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mne-s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患者的认知损害的特点。方法选择29例符合牛津社区卒中项目(Oxford Com-munity Stroke Droject,OCSP)分型的PACI患者,35例符合Petersen诊断标准的aMCI患者,以及60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采用认知功能筛选测验-C2.1(Cognitive Ability Screening Instrument-C2.1,CASI)评定认知功能。结果 PA-CI组(86.28±12.04)和aMCI组(89.86±6.03)的CASI总分均比正常对照组(95.57±3.44)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8.547,P<0.05],而PACI组与aMCI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在CASI分领域方面,与对照组相比,PACI组在心算力(P=0.000)和定向力(P=0.021)两方面均较差;与aMCI组比较,PACI组的心算力(P=0.000)较aMCI组差,而短时记忆(P=0.016)和思维流畅性(P=0.005)方面则较好。aMCI组与对照组相比,在短时记忆(P=0.000)、抽象与判断能力(P=0.013)和思维流畅性(P=0.001)方面均较差。结论 PACI患者存在认知损害,尤其在心算力和定向力方面,与aMCI患者相比,可能更好地保留了执行功能,推测缺血性脑卒中与神经退行性变引起的认知损害可能涉及不同认知领域。
张美燕杨琼于欣刘娜樊东升王华丽
关键词:脑梗死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
NMDA受体不同亚单位分布造成肌萎缩侧索硬化中运动神经元选择性易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NMDA受体不同亚单位NR2A和NR2B分布与肌萎缩侧索硬化中运动神经元选择性易损的关系。方法:首先在离体培养的脑组织片中用谷氨酸转运抑制剂造成兴奋毒性损伤,观察在同等损伤条件下运动皮层和梨状区皮层是否出现有差异的神经元数量减少,然后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运动皮层和梨状区皮层的NR2A和NR2B的蛋白含量,证明选择性运动皮层损伤与NR2A和NR2B的不同分布方式有关,为进一步明确NR2A和NR2B在运动神经元谷氨酸慢性损伤中的作用不同,在离体培养的皮层运动神经元和脑组织片中分别抑制NR2A和NR2B,观察对运动神经元产生的影响。结果:用谷氨酸转运抑制剂THA100μmol/L损伤脑片2周后,运动皮层神经元的死亡率高于梨状区皮层,分别为64.50%±2.19%和30.43%±4.75%(P<0.01)。Western blot结果表明NR2B/NR2A比值在运动皮层明显高于梨状区皮层,分别为0.87±0.09和0.47±0.09(P<0.01)。抑制剂保护作用试验中,NR2B抑制剂显示出保护作用,离体培养的皮层运动神经元对照组、谷氨酸损伤组、谷氨酸+NR2A抑制剂组和谷氨酸+NR2B抑制剂组的运动神经元死亡率分别为6.85%±1.47%、47.48%±5.75%、45.76%±8.09%和18.10%±3.11%,脑片对照组、THA损伤组、THA+NR2A抑制剂组和THA+NR2B抑制剂组的运动神经元死亡率分别为12.49%±2.09%、100%、110.87%±15.76%和35.13%±5.32%。结论:NR2A和NR2B在运动神经元慢性谷氨酸损伤中所起的作用不同,NR2B在运动皮层的高分布造成肌萎缩侧索硬化中运动神经元的选择性易损。
郑梅樊东升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运动神经元
高IgE血症和平山病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明确高IgE血症是否与平山病相关.方法 对2006至2009年期间经门诊确诊的123例平山病患者和82例对照检测血总IgE,收集临床资料,评估临床的特征.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14例患者(11.4%)和11例对照(13.4%)既往或现病史有过敏史.平山病组血总IgE的中位数为87.97IU/ml,对照组为59.21 IU/ml,正常对照的中位数为51.39 IU/ml,平山病组与对照组、正常对照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44,0.361).57例患者(43.6%)和30例对照(36.6%)出现血IgE升高(P=0.107),29例患者(23.6%)和13例对照(15.9%)为高IgE血症(P=0.121).但病例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按病程长短、疾病严重程度分层后,也没有发现IgE异常和高IgE血症在组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管病程的长短、疾病的严重程度,IgE水平在平山病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IgE血症和平山病无明显相关性.
傅瑜孙庆利韩鸿宾侯超张俊康德瑄樊东升
关键词:平山病过敏
管花苷B对抗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观察肉苁蓉提取物管花苷B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并用荧光酶标仪测定caspase-3的活性。结果:100μmol·L-1H2O2处理细胞24 h显著降低细胞的存活率;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凋亡率达48.0%;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及caspase-3的活性显著升高;而线粒体膜电位却明显降低,红/绿荧光强度的比值由正常的5.97降低为0.41左右。而预先给予1、10或100 mg·L-1浓度的管花苷B处理细胞12 h,可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并可有效抑制DNA ladder的发生;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分别降低到30.9%、18.3%和6.2%;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显示管花苷B可明显降低细胞内活性氧的水平;并可逐渐恢复线粒体的高能量状态;caspase-3的活性不断降低,并呈现了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管花苷B能显著地抑制H2O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其神经细胞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维持线粒体膜电位的高能状态和抑制caspase-3的活性有关。
邓敏鞠晓东屠鹏飞樊东升张俊沈扬
关键词:细胞凋亡过氧化氢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氧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