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471045) 作品数:19 被引量:40 H指数:4 相关作者: 黄齐茂 潘志权 邓鹏星 李志远 肖欣 更多>> 相关机构: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化工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更多>>
β-萘并冠醚卟啉的合成及光敏活性 被引量:1 2012年 以2,3-二羟基萘基四苯基卟啉及其Cu(Ⅱ)配合物为原料制备了一类新型9-冠-3-四苯基卟啉,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等测试手段对冠醚卟啉进行结构表征,研究了冠醚卟啉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与DNA的相互作用及其对pBR322质粒DNA的切割。结果表明,冠醚卟啉具有明显的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与DNA的相互作用模式为外部自堆积;对DNA有较明显的切割效果。 黄齐茂 李清 王司卫 潘志权关键词:冠醚 卟啉 新型β-取代阳离子卟啉光敏剂合成及其与DNA相互作用 被引量:4 2010年 在5,10,15,20-四苯基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的β位引入阳离子型修饰基团溴化吡啶鎓盐,得到β-[2-(6-吡啶溴化盐)己氧基]萘基-5,10,15,20-四苯基卟啉及其Cu(II),Ni(II),Zn(II)配合物.通过IR,UV,1HNMR,MS以及元素分析对新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作为光动力治疗光敏剂与pBR322质粒DNA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它们对DNA具有良好的光敏切割效果和结合能力,通过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初步研究了它们与DNA的作用模式. 黄齐茂 邓鹏星 李志远 周红 胡学雷 潘志权关键词:光敏剂 DNA相互作用 阿拉莫林中间体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 2018年 以3-哌啶甲酸和乙醇为原料酯化生成3-哌啶甲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与二碳酸二叔丁酯加成,经氢氧化锂水合物水解得到1-叔丁氧羰基-3-苄基-3-甲酸哌啶,通过R-(+)-α-甲基苄胺的手性拆分得目标产物,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催化剂及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碳酸钠催化效率最高;1-叔丁氧羰基-3-苄基-3-甲酸乙酯哌啶、氢氧化锂水合物和乙醇的投料质量比为1∶4∶4时,目标产物收率最大。该合成工艺简单、高效,适合放大生产。 陈楚珺 冯瑾瑾 张勤 祁诗伟 黄齐茂关键词:中间体合成 手性拆分 八苄硫基四氮杂卟啉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2006年 合成了2,3,7,8,12,13,17,18八苄硫基四氮杂卟啉的Co(Ⅱ)、Zn(Ⅱ)配合物,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表征,并考察了配体及配合物的循环伏安性质,初步讨论了三个化合物电氧化还原的机理. 胡学雷 邱立 梅光泉 黄齐茂 潘志权 任建国关键词:四氮杂卟啉 电化学 新型β-双链桥连双卟啉的合成及光敏活性 被引量:4 2010年 设计合成了一种β-双链桥连双卟啉及其Cu(Ⅱ),Ni(Ⅱ),Zn(Ⅱ)配合物,通过1HNMR,MS,IR,UV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以1,3-二苯基异苯并呋喃(DPBF)为猝灭剂测试了β-双链双卟啉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通过DNA凝胶电泳比较了其对pBR322质粒DNA的光敏切割效果;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滴定法研究了其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光敏剂β-双链双卟啉具有较强的产生单线态氧能力,β-双链桥连使双卟啉对pBR322质粒DNA具有较好的光敏切割效果,与DNA有较强的结合能力. 黄齐茂 李志远 潘威 潘志权 邓鹏星 肖欣关键词:DNA 光敏活性 新型卟啉光敏剂:同分异构体空间结构与光敏活性 2009年 以2-硝基四苯基卟啉及其Cu(Ⅱ)、Ni(Ⅱ)配合物为原料,分别与1-萘酚、2-萘酚反应,合成了4对β-萘酚基四苯基卟啉同分异构体,并通过1HNMR、UV、IR、MS对新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比较了两类卟啉同分异构体作为光动力治疗光敏剂在光敏抗菌及光敏切割DNA方面的活性差异,并利用Chem3D软件的MM2分子力场计算方法确定了卟啉同分异构体的空间优势结构。结果表明,β-萘酚基四苯基卟啉同分异构体空间结构的非平面程度相当,光敏活性差异也不明显,卟啉的非平面性与光敏活性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黄齐茂 邓鹏星 李志远 田野 潘志权关键词:同分异构体 空间结构 DNA切割 新型金属卟啉光敏剂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5 2006年 合成了新型β取代卟啉光敏剂2氢醌5,10,15,20四(4羟基苯基)卟啉铜(Ⅱ)(Cu(Ⅱ)P)和2氢醌5,10,15,20四(4羟基苯基)卟啉锌(Ⅱ)(Zn(Ⅱ)P),并初步研究其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表明:2氢醌5,10,15,20四(4羟基苯基)卟啉锌(Ⅱ)对慢性骨髓性白血病肿瘤细胞(K 562)具有很好的光敏毒性,Zn(Ⅱ)P的浓度为320 nm o l/L时,就能抑制90%以上的白血病肿瘤细胞的生长. 黄齐茂 闻雪静 谢小英 胡磊 潘志权 徐汉生关键词:光敏剂 金属卟啉 抗肿瘤活性 β-4,4′-二羟基联苯卟啉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2013年 以β-硝基四苯基金属卟啉为原料,将4,4′-二羟基联苯引入四苯基卟啉的β位得到一系列4,4′-二羟基联苯卟啉,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及核磁共振氢谱等对该卟啉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考察了其生物活性。结果表明,4,4′-二羟基联苯引入到四苯基卟啉的β位,使其Soret带一定程度上红移;β-4,4′-二羟基联苯卟啉具有明显的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光照条件下,β-4,4′-二羟基联苯卟啉对pBR322质粒DNA有明显的切割作用;β-4,4′-二羟基联苯卟啉可能是以外部自堆积的方式与CT-DNA发生作用的。 徐意祥 李清 王司卫 黄齐茂 潘志权关键词:卟啉 DNA切割 β-硝基和β-氨基取代卟啉的合成及光谱分析 2017年 以5,10,15,20-四苯基卟啉(TPP)为原料,用硝酸铜硝化法合成了β-NO_2-TPP及其铜配合物(β-NO_2-CuTPP),经还原反应制备了β-NH_2-TPP及其铜配合物(β-NH_2-CuTPP)。当n(Cu-TPP)∶n[Cu(NO3)2]=1∶1时,40℃下,β-NO_2-CuTPP的产率为83.2%;当n(SnCl_2)∶n(β-NO_2-TPP)=1∶1时,65℃下,β-NH_2-TPP的产率为68.0%。通过MS、1HNMR、UV-Vis和IR对所合成化合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紫外和荧光光谱性质。结果表明:与TPP相比,UV-Vis光谱中,β-NO_2-TPP、β-NH_2-TPP、β-NO_2-CuTPP和β-NH_2-CuTPP的Q带吸收峰有4~19nm的红移;荧光光谱中,相对于TPP,β-NH_2-TPP的最大发射峰红移了4 nm,β-NO_2-TPP的两个发射峰则分别红移1 nm和蓝移27 nm,β-NO_2-CuTPP和β-NH_2-CuTPP发生了荧光淬灭;当溶剂从甲苯变为二氯甲烷、氯仿和乙腈时,β-NH_2-TPP的荧光发射波长从656 nm变为655、656和654 nm,相对于溶剂极性的增大,未显示出明显的变化。但β-NH_2-TPP的荧光量子产率则从0.359 7增加到了0.668 1,0.719 0和1.084 7。卟啉化合物产生单线态氧降解1,3-二苯基异苯并呋喃(DPBF)实验结果表明:在25 min时,β-NH_2-TPP和TPP使DPBF的降解率分别达到了27%和23%,说明β-NH_2-TPP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明显优于TPP。 王慧东 陈楚珺 冯瑾瑾 黄齐茂 高洪关键词:光谱性质 置换反应合成稀土穴合物 报道了以钡穴合物为前体通过金属置换反应合成了6个新的含吡啶基稀土穴合物,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喷雾质谱等物理方法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电喷雾质谱研究了稀土穴合物比其前体钡的穴合物稳定的原因。 胡学雷 刘焕 胡丹 袁军 陈中 黄齐茂 潘志权关键词:穴合物 稀土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