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攻关项目
- 作品数:161 被引量:1,128H指数:17
- 相关作者:李志真谢一青郑仁华丁国昌林思祖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农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杉木种子园良种与优良无性系造林试验被引量:24
- 2015年
- 在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营造3个杉木良种试验林,并逐年调查和分析生长量性状。结果表明,造林6a后,3个良种均生长良好,胸径年平均生长量均超过1.3 cm,树高年平均生长量均超过1.1 m。单株立木材积生长量大小顺序为:第3代种子园良种>红心杉良种>洋020无性系。洋020无性系的树高和高径比显著较大,而胸径显著较小。
- 李林源连华萍许鲁平
- 关键词:杉木良种生长量树高
- 沿海沙地厚荚相思人工林养分生物循环特征被引量:6
- 2016年
- 用标准木法和收获法对闽东南沿海沙地8年生厚荚相思人工林N、P、K、Ca和Mg的养分含量、积累、分配和生物循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种营养元素含量以树叶为最高,干材最低,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排序为N>K>Ca>Mg>P;营养元素总积累量为579.21 kg/hm^2,各器官营养元素积累量排序为枝>干>皮>叶>根;各营养元素积累量排序为N>K>Ca>Mg>P。0~60 cm土层土壤中5种养分元素含量大小排序为Ca>K>Mg>P>N,厚荚相思各器官对土壤养分的富集能力排序为叶>根>枝>皮>干。厚荚相思乔木层养分年存留量为72.40 kg/(hm^2·a),年吸收量为255.25 kg/(hm^2·a),总归还量为182.85 kg/(hm^2·a)。5种元素利用系数和周转期均为K>Ca>P>N>Mg,循环速率为Mg>N>P>Ca>K,循环系数为0.72,利用系数为0.28,周转期为3.17 a。厚荚相思林5种营养元素利用效率高,循环速率快,而周转期短,有利于沙质土壤肥力的恢复和生产力的维持。
- 林宇
- 关键词:厚荚相思养分积累养分分配养分循环
- 短枝木麻黄群体的遗传分化和遗传结构被引量:8
- 2007年
- 利用RAPD技术对4个短枝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种群的遗传分化和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短枝木麻黄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但各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大小不一,由大到小依次为天然分布于澳大利亚、太平洋群岛的原生种群(YSAP)>引种于亚洲的次生种群(CSAS)>引种于非洲的次生种群(CSAF)>天然分布于东南亚的原生种群(YSAS)。遗传变异分析表明,短枝木麻黄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种群间遗传多样性比例(Hsp-Hpop)/Hsp=0.246,遗传分化系数GST=0.263,种群间变异比率φST=0.278 9,即群体内变异占了72.11%,群体间变异占27.89%。UPGMA聚类分析将4个短枝木麻黄种群归为2类,YSAS与CSAS的亲缘关系较密切,而YSAP与CSAF有着更亲密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次生种群的主要引种来源。
- 罗美娟叶功富卢昌义
- 关键词:短枝木麻黄遗传分化RAPD
- 亚热带树种转换对林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7年
- 通过分析杉木采伐迹地营造阔叶树种尾巨桉和固氮树种黑木相思人工林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酶活性,探讨造林树种转换对于改善杉木林地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树种转换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酶活性的影响主要局限于0~10 cm土壤层.杉木转换为固氮树种黑木相思后,显著提高了0~10 cm土壤层总脂肪酸含量、真菌、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和放线菌生物量.主成分分析表明,黑木相思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与杉木和尾巨桉人工林具有显著差异,土壤中革兰氏阳性细菌、阴性细菌和放线菌丰度显著提高.在0~10 cm土壤层,黑木相思人工林土壤纤维素水解酶、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杉木和尾巨桉人工林.研究表明,杉木转变为固氮树种黑木相思后会显著提高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有助于土壤有机质的恢复,加快养分循环过程.
- 丁国昌万晓华杨起帆林群星黄志群
- 关键词:杉木固氮树种磷脂脂肪酸
- 闽南山地降香黄檀优良家系的评价与选择
- 2022年
- 对福建省华安西陂国有林场12年生降香黄檀53个家系生长性状进行调查,分析不同家系生长差异和性状间相关关系、遗传力以及变异系数,并通过聚合指数初选出生长性状优良的家系。结果表明,家系间胸径、树高、冠幅、材积差异显著,并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家系间变异系数在16.99(胸径)~50.92(材积),家系间存在丰富的变异;以大于平均聚合指数为入选标准,选择出16个生长性状优良的家系,占总家系数量的30.18%,各性状遗传增益在4.23%~27.48%之间。
- 林苏佳
- 关键词:降香黄檀家系遗传增益遗传力
- 樟树家系子代测定林试验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 2008年
- 通过樟树家系测定林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92%的家系百日苗造林成活率达到76%以上,总体平均成活率达到90%。经方差分析,不同家系在树高、地径性状上差异极显著;樟树不同种源树高与经度呈极显著相关,与纬度呈显著相关;地径与经度、纬度均呈极显著相关;地径和树高呈显著相关;侧枝数与各生长性状及经纬度相关不紧密。根据种源育种值分析,建瓯和延平2个种源的生长性状优于总体平均水平,可作为建立种子园的优先选择对象。
- 黄云鹏
- 关键词:种源家系
- 福建省红锥苗木质量分级标准被引量:3
- 2022年
- 采用主成分分析、多维尺度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福建省2012-2017年间繁育的红锥1年生容器苗的地径、苗高、生物量比、根幅比、成苗率和种子千粒重6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筛选苗木质量主要性状指标,并分析相关量化标准。结果表明:影响红锥苗木质量的主要性状指标是苗木地径、苗高、生物量比和种子千粒重;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并结合苗木繁育生产实际,选定苗高和地径作为红锥容器苗质量分级的性状指标,制定得出Ⅰ级苗质量标准为:苗高≥35 cm,地径≥0.30 cm;Ⅱ级苗质量标准为:苗高≥25.0 cm,地径≥0.20 cm。研究结果可为红锥良种优苗的选择及苗木繁育生产上的苗木质量管理提供依据。
- 吴炜
- 关键词:红锥苗木质量苗木分级
- 无患子景观品种选择与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方法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通过对福建省21个县(市的)634株无患子种质资源观测和调查,结果表明无患子树种在景观性状上个体差异较大,存在着品种选择的基础。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出无患子景观品种选择标准,并开展选优,选出65个优树,采用无性系收集和家系收集两种方法对优树材料进行收集,建立无性系收集区和家系收集区,为品种选择、遗传改良提供基础种质材料。
- 余荣卓
- 关键词:无患子
- 马尾松种子园无性系亲本多性状联合选择被引量:18
- 2011年
- 对马尾松种子园无性系亲本的产籽率、木材密度和11年生子代的材积生长量性状进行研究分析,以选择速生、优质、结实高产的种子园建园材料。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的子代在树高、胸径、材积及产籽量、木材密度等性状上存在极显著差异。以材积、产籽量、木材密度为主要指标,选择出花期一致且三性状兼优的无性系20个,其单株材积均值0.076 8m3/株,比对照的增长206.1%,遗传增益122.7%;其产籽量均值为159.6g/株,比产籽量均值增长90.8%,遗传增益74.5%;木材密度为0.514 3g/cm3,比木材密度均值的增长7.8%,遗传增益5.6%。
- 洪永辉胡集瑞林文奖陈亚斌
- 关键词:马尾松高世代种子园产籽量材积生长量
- 第3代杉木种子园产量与土壤微生物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以福建沙县官庄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第3代种子园为研究对象,在区分高中低产区的基础上,分析了各产量小区中土壤微生物及其与种子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土壤微生物量随着高中低产区的产量减少而减少,在高产小区表现为最大,同时,杉木母树的树高和胸径生长情况也呈现出与土壤微生物一致的变化趋势.种子园种子的产量除了与球果的产量显著相关外,与土壤微生物量表现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并与20-40 cm土层的微生物量达到显著.研究表明,土壤微生物活性强的条件下,可能通过增加土壤养分的矿化,增加对母树养分的供给来促进结实量的增加.
- 许鲁平
- 关键词:杉木土壤微生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