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FGJ004)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李杰豪龚志军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湖南商学院湖南工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秩序
  • 2篇国际法
  • 2篇法律
  • 2篇法治
  • 1篇担保
  • 1篇钓鱼岛争端
  • 1篇选择论
  • 1篇演进
  • 1篇争端
  • 1篇政治
  • 1篇政治逻辑
  • 1篇社会基础
  • 1篇特质
  • 1篇体系演进
  • 1篇条约
  • 1篇主法
  • 1篇主权
  • 1篇主权论
  • 1篇准据法
  • 1篇逻辑

机构

  • 2篇湖南大学
  • 2篇湖南商学院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湖南工商大学

作者

  • 3篇李杰豪
  • 1篇龚志军

传媒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政治与法律
  • 1篇黑龙江省政法...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湘潭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0
  • 3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条约主权论与占有主权论的适用及其发展--国际判例镜像下的钓鱼岛争端法理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既决判例表明,就领土主权与占有而言,国际司法机构较为一贯的裁判思路是,首先依历史居住或国际协议或有效继承能够确定争议土地合法所有者的,则不管现在归谁所控制,争议土地判归合法所有者,非法行为不产生合法权利。只有当争议土地根据上述途径无法确定合法所有者的,才依有效占有原则界定土地的归属(实际上也就是确定土地的合法所有者),先占的对象原本就只能是无主地,而不能是已有合法所有者的有主地。钓鱼岛自古属于中国领土,日本无论从国际法上的历史传承、条约规定还是占有时效上都不能取得钓鱼岛主权。解决钓鱼岛争端需要中国和平发展的实力积聚,更需要重视国际法的准据和量尺作用,通过采取有理有据的法律应对措施,能使自己处于法理与道义的制高点,防止被人渲染"中国威胁论"。
李杰豪
关键词:钓鱼岛争端法理分析
在法律与政治之间:国际法院“核武器合法性案”咨询意见的逻辑被引量:1
2020年
国际法院"威胁使用或使用核武器合法性案"咨询意见引起众多争议,原因主要在于其论证过程包含了法律与政治两套截然不同的逻辑。在分析国家极端情况下威胁使用或使用核武器自卫是否符合国际法时,两套逻辑的混用,得出法律不明这样一个模糊、让人困惑的结论。核武器合法性是国际社会高度政治化的问题,法院考虑到其咨询意见的政治影响,最终舍弃按法律逻辑可以做出的"是"或"非"的结论,是审慎司法的表现。如此既可以避免咨询意见得不到各国普遍认同而最终损害自身的正当性与权威性,又可为将来核武器问题的政治与外交解决留出法律上的空间。法院最后超出请求范围就核裁军问题发表意见,认为要消除核武器法律地位中存在的任何灰色区域,最适当的方式是"在严格和有效的国际监督下实行所有方面的核裁军",恰是法院为自己政治逻辑解套的方式。
丁祥高
关键词:法律逻辑政治逻辑
我国涉外非婚同居财产关系准据法选择论要
2014年
经济的全球发展、社会保障的增强、全球沟通与交往的顺畅以及道德观念和文化的趋同,非婚同居跨越了国界,出现了涉外非婚同居的新型财产关系。面对各国关于非婚同居财产关系的不同规定,我国国际私法必须正视这一新型法律冲突。我国立法应该结合该类财产关系的自身特殊性,按照"管辖权处理方式"和"冲突法处理方式"两种准据法确定方式,构建我国开放灵活的涉外非婚同居财产关系准据法选择体系,这对相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维护乃至整个国际私法理论与立法的完善都具有重要价值。
龚志军
关键词:财产关系准据法
“买卖型担保”的多元解释路径及其对法治之启示--基于法经济学范式的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买卖型担保”在演进中呈现出了多元化解释路径,众多解释在碰撞中促进了规范的形成。“买卖型担保”沿“形成——规制——松动——再形成”之阶段变迁,由经济学范式进行分析可清晰呈现因不同阶段社会各方利益配比不同,所需成本与产生效益及结果亦各不相同之景象。社会的发展是各种力量平衡的结果,解释路径的变迁及规范的演进最终将随社会发展的逻辑而回归“公正且经济”之趋向。法律的经济分析以新的启示带给传统法学研究以新的视野。
李杰豪倪亦孙
关键词:法经济学
国际体系演进与国际法作用之机理被引量:1
2014年
国际体系的演进是一个客观历史进程,内在包含了秩序逻辑。国际法作为国际体系的规则载体,既是体系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同时也是调整、促进体系发展的制度性工具。国际体系演进与国际制度调整之间存在一种日渐紧密的正相关关系,表现出具有内在逻辑性的发展规律:大国在体系演进与秩序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国际体系政治经济互动的一体化、机制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共同体观念和法治意识渐次加强。把握体系演进与秩序发展之间的互动机理,有利于促进国际体系均衡、普惠、包容、有序发展。
李杰豪
关键词:国际法
国际民主法治的特质要求与发展趋势——兼论国际体系转型背景下国际法律秩序的重塑与发展被引量:2
2014年
民主是政治平等与自治参与的结合,法治则是一种法律治理与规则信仰。民主的制度化才有法治,法治的前提是民主。国际社会"无政府"的性质使国际民主法治需要通过国际合作来逐步达成,但主权与霸权既依存又斗争的"两元结构"制约了国际民主法治与合作的发展。全球化条件下新兴大国的群体崛起、国际社会转型的加快与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增多有利于国际民主法治与合作的推进,而不断推进的国际民主法治与合作也有利于保障国际秩序的稳定与国家之间的和平发展。
李杰豪
关键词:社会基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