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H14F01) 作品数:29 被引量:247 H指数:8 相关作者: 马祖长 李晓风 孙怡宁 赵赫 胡福松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医药卫生 电子电信 机械工程 更多>>
帕金森病患者手指开合动作规律性的量化评估 被引量:1 2016年 临床上,手指开合动作测试是神经内科对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能力的一个常用检测项目,它主要从动作幅度、速度和规律性三个方面评价患者的手部精细运动能力。本文旨在关注PD患者手指开合动作规律性的量化评估,用惯性传感器单元采集测试对象在手指开合过程中食指和拇指的运动信号,计算近似熵(ApEn)和样本熵(SampEn)两个非线性动态指标,然后对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两个指标不仅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有较大差异,而且与临床医生给出的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对应项评分有较高的相关性,说明两个指标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帕金森病患者手指重复性动作的受损程度,可以作为临床上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能力评估的一种可靠方法。 刘遥 王训 许胜强 程楠 唐正 孙怡宁 杨先军关键词:帕金森病 近似熵 基于单个颈动脉压力波形获取主动脉脉搏波速度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评估基于单个颈动脉压力波形分解以获取主动脉脉搏波速度(aortic pulse wave velocity,ao PWV)的可行性,验证该方法是否适用于动脉硬化的早期筛查。方法研究对象为53名无明显心血管病的健康人群[男性22人,女性31人,(58.6±13.7)岁]。利用压力传感器同步获取颈动脉和股动脉脉搏波形,计算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时间(carotid-femoral pulse transit time,cf PTT)和传导速度(carotid-femoral pulse wave velocity,cf PWV)。利用阻抗分析技术将颈动脉压力波形分解为前向波和反向波。通过对前向波和反向波进行相关分析获得主动脉脉搏波传导时间(aortic pulse transit time,ao PTT)和传导速度(aortic pulse wave velocity ao PWV)。评估ao PTT与cf PTT以及ao PWV与cf PWV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基于单个颈动脉压力波形分解获得的ao PTT与实测的cf PTT显著相关(r=0.624,P<0.001),组内相关系数为0.621;ao PWV与cf PWV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76(P<0.001),组内相关系数等于0.452。老年人(年龄≥60岁,29人)ao PWV与cf PWV间的相关性显著低于中青年人(0.267 vs 0.549,P<0.001)。结论基于单个颈动脉压力波形分解获取ao PWV与实测的cf PWV之间只具有中度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且在老年人中相关性更低。该方法可能不适用于老年人的ao PWV检测。 叶骏 张永亮 胡福松 黎承涛 吴庆园 马祖长 孙怡宁关键词:颈动脉 波形分析 老年人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采样机器人数据保护方法 被引量:93 2015年 基于加密数字货币的区块链技术,提出了一种传感数据真实性保障方法,并在微生物采样机器人系统中开展应用.本方法可以使这些机器人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避免受到不当人为干预的影响,特别是来自管理监督方的数据篡改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加密数字货币区块链的高度安全性,因此该方案拥有极高的数据抗篡改特性,且成本低廉、易于实施. 赵赫 李晓风 占礼葵 吴仲城关键词:区块链 数据真实性 传感数据 中医体质现代研究述评 被引量:8 2015年 体质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人类的健康及疾病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就目前对于体质的研究来看,体质的定义还未完全统一,与证候的关系较易混淆,判定工具还有待进一步改进。文章将对以上三点作一简要阐述,同时还将对体质研究而引发的诊断与治疗模式的启发作简单的论述,以期在研究的过程中可以理清思路,避免混淆概念,并不断寻找到新的突破口,进一步完善中医的体质学说理论体系。 叶双林 董昌武 水从容关键词:体质 证候 诊疗模式 运动减脂平台期形成机制及干预研究述评 被引量:5 2015年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减脂平台期现象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分析能量代谢平衡、摄食调控、能耗效率和细胞代谢效率等因素在运动减脂平台期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尝试揭示减脂平台期形成机制,为未来更加深入地开展机制和干预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王强 闻剑飞 汪辉 陆保云 马祖长关键词:肥胖 减脂 基于足底压力分布时空HOG特征的步态识别方法 被引量:12 2013年 提出一种基于足底压力分布时空HOG的步态识别算法,在特征层对足底压力的时间域和空间域信息进行融合.首先寻找足底总压力时间曲线上的极大值和极小值等几个特征点,利用这几个特征点所对应时刻的足底压力分布来构建时空HOG特征向量,最后采用SVM进行步态识别.采集不同行走速度下30人的单步足底压力分布数据进行实验,在不区分样本速度的情况下,该方法的识别率为93.5%.实验结果表明足底压力分布时空HOG特征能较好地刻画步态动力学特征,且具有良好的速度适应性. 夏懿 马祖长 姚志明 孙怡宁关键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步态识别 足底压力分布 基于体感游戏的健身训练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2015年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健身运动来促进健康成为了关注的热点,其中体感游戏是现代社区和家庭中的重要健身方式。文中构建基于体感游戏的健身训练指导系统,将体感游戏设备XBOX与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健康云服务平台对接,指导用户在趣味健身的同时享受科学健身的效果。系统通过Web Service方式从健康云服务平台中获取用户个性化健身方案,呈现在终端Android设备中;通过自定义通信协议并利用Android serial port API实现Android设备下的串口通信技术,完成两路视频信号切换,指导用户根据健身方案指定的游戏项目及运动参数进行健身训练,并将运动结果上传至健康云服务平台。该系统取得了预期效果,具有较好的性能和稳定性,能够填补传统健身方式的不足。 陈敏 李晓风 赵赫 马祖长关键词:ANDROID XBOX KINECT SERVICE 三种T波终点检测算法的对比研究——小波变换法、累积积分面积法及梯形面积法 2015年 本研究通过选取QT数据库中20例共3 569个心拍的心电数据,对三种不单纯依赖阈值的T波终点检测算法(小波法、累积积分面积法、梯形面积法)的检测性能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出最适宜于临床检测的T波终点检测算法。首先,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分析方法定位QRS波群及T波;然后,将T波区分为四种形态(正向、反向、双向:+-/-+),分别采用三种算法用于T波终点的检测;最后,文中提出一种基于T波形态的自适应选择T波终点检测算法,并对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自适应选择方法相比单一的T波终点检测算法,有着更好的检测性能,其灵敏度、阳性预测度和时间差分别为98.93%、99.11%和(-2.33±19.70)ms。因此,根据T波形态自适应选择T波终点的检测算法有助于提高T波终点的检测效率。 黎承涛 张永亮 何子军 叶骏 胡福松 马祖长 王敬志关键词:T波终点 小波变换 等速肌张力测试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2 2016年 针对帕金森病患者的肌张力障碍,该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等速肌张力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机械装置、数据采集单元和上位机数据处理分析软件。其中机械装置包括手臂支撑装置、安全限位装置、高度调节装置等;数据采集单元由力矩传感器模块、电机控制模块、数据通信模块等组成,用于控制手臂进行等速运动并将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实时传输到上位机;上位机数据处理分析软件采用USB接口传输数据,基于VC++程序开发,完成数据处理、显示、存储及报表生成等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等速肌张力测试系统安全可靠,不仅能够较好地评估帕金森患者的肌张力异常程度,还能应用于辅助肌张力患者的康复训练,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 刘坤 王训 陈炜 唐正 许胜强 程楠 王振 杨先军关键词:帕金森病 肌张力障碍 USB通信 基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人体日常体力活动识别系统设计 被引量:11 2013年 针对健康管理对人体运动方式检测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加速度曲线形状特征的人体日常体力活动识别系统,识别体力活动包括:休息、上楼、下楼、步行、跑步、乘车。该系统通过采集腰部、外套上口袋、外套下口袋三个位置不同日常体力活动的加速度数据,求取加速度矢量值,滤波降噪后,提取数据分布特征和峰谷值特征描述曲线形状,采用支持向量机建立日常体力活动识别模型。实验表明,所建识别模型受佩戴位置影响较小,可佩戴在腰部、放置外套上口袋、放置外套下口袋三个位置,针对11人数据集使用留一法进行分类测试,平均识别准确率分别可以达到95.96%,95.96%,94.61%;不区分佩戴位置,平均识别准确率也能达到93.60%,有效的对日常体力活动进行了分类判别。 李丹 陈焱焱 姚志明 杨慧亮关键词:加速度 支持向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