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2012SZ0170)

作品数:4 被引量:43H指数:4
相关作者:胡幼平杨洁杨明晓张镭潇吴尧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原发性
  • 3篇原发性痛经
  • 3篇痛经
  • 2篇针灸
  • 2篇灸治
  • 2篇艾灸
  • 1篇选穴
  • 1篇选穴特点
  • 1篇针灸治疗
  • 1篇知识
  • 1篇知识图
  • 1篇知识图谱
  • 1篇三阴
  • 1篇三阴交
  • 1篇三阴交治疗
  • 1篇时空分布特征
  • 1篇随机对照试验
  • 1篇突变
  • 1篇前沿知识
  • 1篇腧穴

机构

  • 4篇成都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杨洁
  • 3篇胡幼平
  • 1篇张虹
  • 1篇罗霄
  • 1篇张镭潇
  • 1篇杨明晓
  • 1篇王永霞
  • 1篇吴尧

传媒

  • 3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中医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国际艾灸研究时空分布特征、热点及前沿知识图谱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通过知识图谱分析整理国际艾灸研究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研究热点。方法以科学引文数据库中主题为"moxibustion/艾灸"的文献(1900—2016年)为样本,利用Cite spaceⅢ软件进行知识图谱的构建,分别绘制国际艾灸研究相关文献的出版时间及国家/机构分布、研究热点、研究前沿时区可视化知识图谱,分别提取研究热点中的高频关键词、研究前沿中的突变词并对其频次进行统计。结果国际上第1篇关于艾灸研究的英文文献发表于1976年,随后的1977—2006年间平均年发文量不足4篇,2007年以后艾灸研究国际发文量迅速增加,平均年发文量达36篇;国际艾灸研究发文量排名前5的国家(地区)分别为中国(231篇)、韩国(69篇)、美国(65篇)、日本(59篇)、中国台湾(20篇),发文量排名前5的研究机构分别为上海中医药大学(44篇)、北京中医药大学(25篇)、韩国庆熙大学(22篇)、复旦大学(20篇)、中国中医科学院(19篇)。热点知识图谱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前3位关键词分别为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随机对照试验,43)、rat(鼠,42)、pain(疼痛,18)、meta-analysis(meta分析,18)。前沿知识图谱中各年突变词分布:2007年:灸法(moxibustion),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鼠(rat),细胞凋亡(Apoptosis);2009年:癌症(cancer),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2010年:疼痛(pain),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2011年:神经再生(neutral regeneration),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关节炎(arthritis);2012年:悬灸(suspended moxibustion);2013年:神经变性(neurodegeneration),Meta分析(meta-analysis);2008、2014、2015、2016年未出现新的突变词。结论近30年国际艾灸研究的发文量呈逐年增加趋势,研究机构主要集中于中国和韩国;研究热点疾病谱集中在肠道疾病方面,而癌症、肠易激综合征、炎性肠病等疾病以及悬灸、艾灸镇痛、Meta分析已成为新的关注热点。
余思奕胡幼平
关键词: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针灸三阴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5年
原发性痛经是发病率较高的妇科临床疾病之一,因其对月经期女性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的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诸多研究显示针灸治疗痛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三阴交是其的首选穴位之一,但其作用机制并不明确。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以期为针灸三阴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证据。
王永霞余思奕张虹杨洁
关键词:针灸三阴交原发性痛经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随机对照试验的腧穴运用特点的文献探讨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国内近年来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腧穴选穴规律。方法:搜索近5年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随机对照相关文献,统计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腧穴应用的频次分布情况。结果:共纳入57篇随机对照的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相关文献,检索结果共涉及52个腧穴(十四经穴46个,经外奇穴5个,阿是穴1个)。应用频次最高的腧穴和经脉分别是关元穴、三阴交穴,任脉、脾经。腧穴分布部位较多为下腹部、下肢部及腰骶背部。结论: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以关元、三阴交为主要腧穴,以任脉、足太阴脾经为主要经脉;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多选取下腹部、下肢部及腰骶背部腧穴。
罗霄胡幼平吴尧杨洁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针灸选穴特点
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与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4年
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其发病率较高,对女性的生活、工作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回顾了近5年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和机理研究进展,发现针灸治疗此病显示出了特色及优势,但机理尚未明确。今后应优化并规范针刺原发性痛经临床和机制研究方案。
余思奕张镭潇杨明晓杨洁胡幼平
关键词:灸法原发性痛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