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09411952500)
-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 相关作者:李济宇王春锋陶绍富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简单经济的小鼠骨髓源性肥大细胞的培养与鉴定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通过一种简单经济的方法在体外获得大量高纯度的肥大细胞。方法:将小鼠骨髓细胞直接冲出加入到含有IL-3和SCF的培养基中培养,每周换一次液,四到六周后收集培养细胞,通过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肥大细胞的表面和内膜结构特征,流式细胞术检测表面CD117和FITC-FCεRⅠα的表达情况,利用甲苯胺蓝检测其功能。结果:四周后收集培养的细胞,其大小均一,内部结构符合肥大细胞的特征,电镜下可见肥大细胞内部含有丰富的高电子密度的颗粒,其中有些可见脱颗粒的空泡。流式检测显示CD117和FITC-FCεRⅠα单阳性的表达率都在90%以上,双阳性的表达率也在80%以上。甲苯胺蓝染色发现收集的肥大细胞核被染成深蓝色,胞质染成淡紫色。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获得了大量的肥大细胞,其成熟时间较短,所需培养基和相关细胞因子量较少,而且寿命较长,纯度较高。结论:在IL-3和SCF的刺激下可以诱导骨髓干细胞向肥大细胞定向分化,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快速经济的获得大量高纯度的肥大细胞,用于体外更好的研究其在移植免疫领域的作用。
- 王春锋李济宇
- 关键词:骨髓肥大细胞
- 双重保护培养SD大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深入研究大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建立一种有效的细胞培养方法。方法:提取大鼠骨髓细胞,采用GM-CSF+IL-4进行体外诱导分化,对最终培养的细胞采用形态、表型、功能综合鉴定。结果:大鼠骨髓细胞培养12d,光镜下呈现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细胞表面分子抗原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表达也增加。各时间点分子抗原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12天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强。结论:该方法是一种经济、实用、有效的体外诱导扩增大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的培养方法。
- 陶绍富李济宇
- 关键词:树突细胞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