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2010-169)
-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 相关作者:陈玉华杨成刚刘奋成黄永德王善林更多>>
- 相关机构:南昌航空大学重庆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地方高校焊接专业“三三二”双创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3
- 2019年
- 针对当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大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动性不足、创新创业能力的个性化发展不足等问题,南昌航空大学与重庆科技学院将"党建+"理念应用于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第二堂课建设,强化第二课堂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构建"三三二"双创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提高大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强化双创教育的实践锻炼,提高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大学生的双创能力。
- 陈玉华陈乐平尹立孟黄永德王善林张体明
- 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焊接理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被引量:3
- 2013年
- 为解决焊接理论基础课程课时不断缩减、教学内容基本不变的矛盾,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对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将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内容与课程培养方案融合,以航空典型材料焊接实例进行案例教学及问题教学,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 杨成刚刘奋成
- 关键词:工程实践能力教学改革
-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焊接理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被引量:4
- 2014年
- 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分析了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焊接理论基础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对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将"国际焊接工程师"焊接理论基础培训内容与课程培养方案相融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将老师科研项目引入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 杨成刚刘奋成柯黎明
- 关键词:教学改革
- 焊接专业工程实践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改革被引量:1
- 2018年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也成了高校的迫切任务。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实践,工程实践教育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基础,工程实践教育和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密不可分,也是培养卓越人才的关键。通过分析南昌航空大学和重庆科技学院焊接专业在联合培养"卓越焊接工程师"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交替式产学合作教育"和"课堂理论教学与企业现场实践训练同步进行"的工程实践教育新模式,以实现工程实践教育4年不断线;通过构建面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平台,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结合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陈玉华尹立孟黄永德王善林姚宗湘
- 关键词:工程实践教育创新能力培养
- 金属材料焊接课程的特色化教学改革被引量:7
- 2012年
- 为凸现航空特色,适应航空企业对焊接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需求,对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金属材料焊接进行了改革。教学内容增加了常用航空材料的焊接,以航空企业的一线技术资料为素材进行案例教学,将教师承担的相关课题研究成果融入教学过程,达到了紧密结合航空需求、增强课程航空特色的目的。
- 陈玉华
- 关键词:金属材料焊接教学改革航空特色
- 卓越工程师教育背景下《金属材料焊接》课程改革的探索被引量:7
- 2011年
- 为配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培养卓越焊接工程师,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国际竞争力的要起,对《金属材料焊接》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实施了以案例教学法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法改革,选择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资料作为案例教学内容,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结合科研项目开设开放型实验作为选修实验,并在创新实践训练环节中设置"异种金属焊接技术探索及焊接性研究"方面的课题,作为理论课程实验的补充,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将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体系的内容融入原教学内容,达到了开阔学生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进行技术交流的能力。
- 陈玉华
- 关键词:教学改革工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