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60153)
- 作品数:5 被引量:44H指数:4
- 相关作者:廖迎春樊后保刘文飞袁颖红李燕燕更多>>
- 相关机构:南昌工程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林业厅科技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中国氮沉降研究概况综述(英文)被引量:3
- 2012年
- 中国政府近年来大幅度增加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而有关氮沉降的研究也在相关基金的支持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有关中国氮沉降研究的现状,例如投入的资金数量和得到的研究成果较少.在分析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这一领域资助情况的基础上,统计了发表在中文期刊上的相关文章数量.结果表明,基金数和文章的发表数量在近年来呈现增加的趋势,并且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申请者的名额及资金额度的增加明显有利于科学研究的进步.基于氮沉降的研究现状,也提出将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吴建平黄国敏刘文飞袁颖红樊后保
- 关键词:氮沉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知网
- 连续年龄序列尾巨桉人工林养分循环被引量:14
- 2012年
- 为探究尾巨桉乔木层养分随林龄变化的趋势,对闽南山区连续年龄序列(2年、3年、4年、5年、6年)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y×E.grandis)人工林乔木层的养分积累、分配和循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尾巨桉各组分中氮(N)的含量最高,其次是钾(K)、钙(Ca)、镁(Mg),最低的为磷(P).(2)尾巨桉养分贮量随林龄增长而增加,各林龄5种养分元素的总贮量依次为753.26、882.07、1 010.22、1 087.51、1 704.79 kg hm-2,其中树干的养分贮量最大,枝的贮量最小.(3)各年龄段人工林对5种养分元素的年净积累量分别为383.37、392.25、424.21、400.89、505.36 kghm-2a-1.(4)各林分养分年吸收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加,而养分归还量则呈相反趋势.(5)林分对营养元素的利用系数分别为0.51、0.44、0.42、0.37、0.30,随林龄增加而逐渐减小;循环系数分别为0.18、0.19、0.24、0.24、0.16;周转时间分别为8.76、9.75、7.58、9.39、17.47年.因此,尾巨桉在生长初期对养分的利用效率较小,中期归还给林地的养分多,到了后期对养分利用增加的同时,归还速率也变小,容易引起林地养分的匮乏,在尾巨桉生长初期和后期中应通过施肥、增加林下植被种类和数量来维持林地地力.
- 樊后保李燕燕刘文飞黄荣珍袁颖红苏兵强廖迎春
- 关键词:尾巨桉人工林年龄序列养分循环
- 不同年龄人工林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叶片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被引量:14
- 2016年
-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自然条件下不同年龄人工林尾巨桉(2年生、4年生和6年生)叶片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一年中桉树人工林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月动态呈现单峰曲线,以8月份为最高,1月份为最低;从9月到第2年1月逐渐减低,从2月到8月缓慢增加;胞间CO_2浓度的月动态与其相反.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从2013年9月到2014年4月大小顺序为4年>2年>6年,而从2014年5月到8月大小顺序为2年>4年>6年;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年平均值大小顺序为2年>4年>6年,2年、4年、6年的年水分利用效率平均值为2.33μmol/mmol、2.28μmol/mmol、2.17μmol/mmol,且净光合速率与胸径增长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桉树人工林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与气孔导度、大气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呈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正相关,与胞间CO_2浓度呈负相关.随着林龄的增加,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逐渐降低,因此桉树人工林早期对水分及养分需求大,进行合理地养分管理和定向培育,可实现桉树的可持续经营.
- 袁颖红樊后保吴建平刘文飞胡良廖迎春张文锋蔡乾坤
- 关键词:年龄序列桉树人工林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蒸腾速率
- 亚热带红壤区青冈栎液流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被引量:4
- 2013年
- 采用Granier热扩散式探针和自动气象站同步观测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树干液流与气象因子,探讨树干液流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①生长季晴天液流为典型的宽峰型变化,呈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表现在开始启动、到达峰值和保持较大速率的时间不同。不同月份平均液流速率大小顺序依次为:7月(0.001 847 cm·s-1)、6月(0.001 734 cm·s-1)、8月(0.001 517 cm·s-1)、9月(0.001 361 cm·s-1)、5月(0.001 350 cm·s-1)、10月(0.001 171 cm·s-1)、4月(0.001 108 cm·s-1);②雨天液流日变化规律因降雨时段不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全天降雨状态下,液流无明显的启动,呈无规律的小幅波动。降雨发生在液流活动结束之后,液流呈单峰型变化。降雨发生在液流活动结束之前,降雨结束后液流仍会呈现典型的单峰型变化;③液流速率与平均净辐射、空气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程度大小顺序为平均净辐射(0.636**)、空气温度(0.424**)、相对湿度(-0.118**)。液流速率与平均净辐射、相对湿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拟合效果良好,回归方程和回归系数的相关性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 涂洁刘琪璟王辉民廖迎春李燕燕
- 关键词:青冈栎气象因子
- 连续年龄序列桉树人工林碳库被引量:9
- 2013年
- 随着桉树人工林栽培面积的扩大,桉树人工林对生物多样性与土壤过程的影响,引发学术界的广泛讨论,更值得关注是的短论轮伐期桉树人工林对森林碳汇增加的贡献缺乏定量化的评估。因此,要合理评价桉树人工林对于生态系统碳吸存的影响,开展野外定位研究十分必要。正是基于这种考虑,项目组对闽南山区连续年龄序列(2a、3a、4a、5a、6a)的尾巨桉人工林碳库进行了分析,以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探讨了桉树人工林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碳库动态,以期对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研究结果显示:连续年龄序列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库总量分别为152.88、199.97、241.67、221.94和210.95t·hm-2,表现为先期随年龄增加而增加,4年生后则出现下降趋势。其中乔木层C储量次为20.49、32.57、41.86、49.84和83.16 t·hm-2,占总贮量的13.54%~30.09%;林下植被C贮量分别为2.24、2.97、2.46、1.76和4.01 t·hm-2,占3.39%~9.74%;地被物C贮量分别为1.76、2.49、1.44、2.19和6.43 t·hm-2,占0.60%~3.05%;土壤C贮量所占比例最大(56.96%~84.17%),且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各年龄段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分别为22.86、26.07、32.64、32.71和46.69 t·hm-2.a-1,年固C量分别为10.37、11.72、14.98、15.02和21.51 t·hm-2.a-1,表现为固碳能力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大。由此可见,大力发展集约经营的桉树人工林,是解决大气中CO2浓度升高,缓解温室效应潜在的重要途径之一。
- 刘文飞吴建平樊后保李燕燕袁颖红廖迎春黄荣珍胡良房焕英郭虎波
- 关键词:尾巨桉人工林年龄序列碳库碳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