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JCX-4)

作品数:15 被引量:170H指数:9
相关作者:王昌燧毛振伟何努李乃胜冯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香港城市大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理学艺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历史地理
  • 6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遗址
  • 5篇光谱
  • 4篇陶器
  • 4篇拉曼
  • 4篇拉曼光谱
  • 3篇原始瓷
  • 3篇出土
  • 2篇陶寺遗址
  • 2篇化学组成
  • 2篇光谱分析
  • 2篇红外
  • 1篇等离子体发射
  • 1篇电感耦合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断代
  • 1篇断代研究
  • 1篇新石器
  • 1篇新石器时期
  • 1篇锈蚀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技术...
  • 6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江西省文物考...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文物研究...
  • 1篇安徽省文物考...
  • 1篇河南省文物考...

作者

  • 9篇王昌燧
  • 8篇毛振伟
  • 3篇樊昌生
  • 3篇何努
  • 3篇冯敏
  • 3篇李乃胜
  • 3篇朱剑
  • 3篇周广明
  • 2篇李清临
  • 2篇李家治
  • 2篇邓泽群
  • 1篇吴隽
  • 1篇彭适凡
  • 1篇汪丽华
  • 1篇王吉怀
  • 1篇胡耀武
  • 1篇陈霖
  • 1篇凌雪
  • 1篇秦颍
  • 1篇郭峥栋

传媒

  • 3篇考古
  • 3篇分析测试学报
  • 3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华夏考古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中国科学(E...
  • 1篇有色金属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双桥遗址出土原始瓷器的INAA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INAA(中子活化分析)方法,对郑州小双桥和江西吴城遗址出土的34枚原始瓷片的化学元素组成进行了测定。通过对INAA测定结果进行主因子分析,可以看出小双桥遗址出土原始瓷的元素组成特征有异于吴城遗址产品,这其中,包括一枚烧胀的原始瓷器物。由此可推测,小双桥遗址出土的原始瓷并非来源于吴城地区,应系本地烧造,我国商代原始瓷的产地应具有多元性。
朱剑宋国定樊昌生孙新民周广明李素婷王昌燧
关键词:小双桥遗址原始瓷INAA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陶水管与陶器的对比研究
2008年
采用X射线荧光(XRF)、X射线衍射(XRD)、热膨胀(DIL)等分析手段对比研究了安阳商代陶水管的制作工艺,发现陶水管化学成分中各类熔剂的质量分数均略高于对比陶片中熔剂的质量分数,CaO、K2O、MgO等助熔剂与A l2O3的质量比进一步证实该现象,而这种差异性则外在地表现为陶水管的气孔度低于对比陶片以及陶水管热膨胀曲线中出现玻璃化现象,该结果表明陶水管原料应为一种易熔粘土,或者在沉淀粘土中人为地掺和了草木灰类掺和料,这有利于陶水管烧制与成型,有助于熔剂在熔融状态下,较好地进入陶水管中的空隙,使陶水管变得更加致密,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陶水管的渗水,显示出陶水管制作工艺的特殊性。此外重烧曲线表明陶水管的烧成温度较高,基本已达1 000℃。
李乃胜李清临郭峥栋何毓灵岳洪彬岳占伟
关键词:熔剂热膨胀掺和料
安徽蒙城县尉迟寺遗址红烧土排房建筑工艺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对尉迟寺遗址中红烧上排房的建筑工艺加以考察,发现沿房屋间一截面的各层红烧上块在吸水率、抗压强度和烧成温度等方面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表明由多层红烧上组成的墙体可能是逐层烧烤而成这种分层烧烤墙体的独特建筑方法。
李乃胜王吉怀毛振伟冯敏王昌燧
关键词:尉迟寺遗址建筑工艺文物考古
新石器时期人造石灰的判别方法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考古发掘表明,我国新石器晚期已经大量使用"白灰面"建筑涂料,这种建筑涂料,不仅坚固、美观、卫生,而且有一定的防潮作用,考古学家推测,这种建筑涂料很可能就是我国早期人工烧制的石灰。为此,本工作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对取自陶寺遗址的"白灰面"、"白条石"做了红外光谱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白灰面"与"白条石"红外光谱的ν2/ν4比值明显不同,反应了二者碳酸钙晶体的无序度有较大区别,从而说明经过煅烧而得到的白灰面,即人工烧制的石灰是可以通过红外光谱方法鉴定的,这为我国石灰起源研究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判别方法。此外,本工作还借助显微镜与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研究了白灰面中掺和料,结果表明白灰面中的掺和料为纤维素类物质。
李乃胜何努汪丽华凡小盼
关键词:红外
良渚文化陶器功用的初步科学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良渚文化是中国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对于良渚文化的某些陶器如加砂缸和鼎的功用,在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认识。运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探针技术,对取自良渚遗址的加砂缸及鼎的残片样品进行了线扫描,主要分析了Cl,Ca和P元素,以探讨这两种陶器的功用。结果表明,加砂缸底部的内侧与外侧在Cl元素的含量及其分布态势上均未出现异常,因此可以基本确定良渚文化的加砂缸并非用于制盐或存盐,至于加砂缸的真正用途,则还需更进一步的工作予以确认。而另一个器形鼎,则在Ca及P元素含量上表现出明显高于加砂缸以及其他同时期古代陶器的特征,且器物内侧的Ca及P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外侧的,由此推断良渚文化的鼎属于煮器,且以烹煮肉类食物为主。
李乃胜李清临姚政权毛振伟
关键词:良渚文化陶器EDXRF
古陶瓷的XRF熔融玻璃片法测定被引量:6
2006年
针对古陶瓷测试标本一般较小,而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特点,将熔融玻璃片法应用于古陶瓷样品的分析之中,探讨了合适的实验条件.XRF面扫描分析的数据表明,熔片样品不同部位的Si、Al等主量元素,其分析线强度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0.3%.4个商代原始瓷样品XRF测试结果与ICP-AES分析相应的数据颇为吻合.玻璃熔片均匀度好、试样用量少、保存时间长.
朱剑毛振伟张仕定樊昌生周广明王昌燧
关键词:WDXRF原始瓷面扫描
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出土陶片的科学技术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从20世纪60年代的首次试掘,到90年代由北京大学考古系、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美国安德沃考古研究基金会联合组成的中美农业考古队多次进行的考古采样和发掘,共出土陶片800多片,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出土陶器最为丰富者,为早期陶器及其发展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吴瑞邓泽群张志刚李家治彭适凡刘诗中
关键词:陶器化学组成显微结构热释光测年遗址陶片
商周原始瓷的EDXRF无损分析被引量:7
2003年
采用能量色散 X射线荧光 (EDXRF)经验系数法 ,对江西吴城遗址出土的商代原始瓷残片中主、次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无损测试 ,根据仪器提供的强度校正方程 ,用已知成分的陶瓷标准参考物求出校正系数 ,进行基体校正 ,所得结果与前人的研究工作颇为吻合。该法能满足考古样品分析的要求 。
朱剑梁宝瑬Mike Li毛振伟王昌燧樊昌生周广明
关键词:原始瓷无损检测
古代青铜器锈蚀产物的拉曼和红外光谱分析被引量:22
2008年
采用拉曼光谱、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等分析方法研究分析山东省蓬莱市登州博物馆馆藏青铜器的锈蚀产物。结果表明,锈蚀产物成分复杂,有蓝铜矿、孔雀石、氯铜矿、副氯铜矿、赤铜矿、白铅矿、黄铅矾、方解石。确认该馆近半数青铜器上出现的"粉状"锈蚀物为"粉状锈",建议尽快对已感染"粉状锈"的器物进行有效隔离和科学保护。
李涛秦颍罗武干滕建英赵鹏刘斌王晓妮
关键词:冶金史锈蚀产物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粉状锈
我国北方古白瓷釉化学组成的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利用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分析法(EDXRFS)测定了我国北方的四个窑口———邢窑、定窑、巩窑和宜阳窑所烧制白瓷釉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和多元统计的方法,揭示出不同窑口化学组成的分区特征,并且发现宜阳窑的白瓷与我国北方三个代表性白瓷窑口之一———巩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凌雪冯敏毛振伟胡耀武王昌燧梁宝鎏刘洪淼
关键词:白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