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共建项目(20121141301)

作品数:15 被引量:37H指数:4
相关作者:刘钦甫程宏飞李晓光张帅王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河北工程大学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共建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3篇化学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8篇高岭石
  • 8篇插层
  • 7篇复合物
  • 7篇插层复合
  • 7篇插层复合物
  • 3篇矿物
  • 2篇泥石
  • 2篇铵盐
  • 2篇粒度
  • 2篇粒度分析仪
  • 2篇绿泥石
  • 2篇纳米
  • 2篇库尔特
  • 2篇矿物学
  • 2篇矿物学特征
  • 2篇季铵
  • 2篇季铵盐
  • 2篇硅烷
  • 1篇电阻法
  • 1篇动力学

机构

  • 15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甘肃省地矿局...
  • 1篇河南省地质矿...
  • 1篇北京市自来水...
  • 1篇枣庄市三兴高...

作者

  • 14篇刘钦甫
  • 5篇张帅
  • 5篇李晓光
  • 5篇程宏飞
  • 4篇王定
  • 4篇纪阳
  • 3篇郭鹏
  • 2篇张志亮
  • 2篇李阔
  • 2篇张士龙
  • 2篇何广武
  • 1篇徐博会
  • 1篇潘莉
  • 1篇丁勇
  • 1篇胡媛
  • 1篇刘迪
  • 1篇王森
  • 1篇史斌
  • 1篇刘鑫
  • 1篇赵云鹏

传媒

  • 4篇硅酸盐学报
  • 2篇煤田地质与勘...
  • 2篇矿物学报
  • 2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煤炭技术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南水北调与水...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脂肪酸/高岭石插层复合物的制备及结构模型被引量:7
2015年
以高岭土为原料、甲醇/高岭石插层复合物为前驱体,用脂肪酸插层处理,制备得到系列脂肪酸/高岭石插层复合物。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结构与形貌进行了表征,讨论相同实验条件下,不同链长的脂肪酸插层高岭石后层间距及形貌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碳原子数增加,高岭石插层复合物层间距亦增大,层间距在2.36~4.13 nm之间。高岭石复合物层间距与脂肪酸碳原子数变化呈正相关关系,表明不同碳原子数的脂肪酸在高岭石层间的排列方式相似。当碳原子数≥14时,高岭石片层的边缘开始出现卷曲,且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卷曲片层数目增多,卷曲程度增大。综合分析XRD和FTIR结果,结合脂肪酸分子空间尺寸,提出脂肪酸分子在高岭石层间的排列模型。
左小超刘钦甫姬景超纪阳张士龙
关键词:高岭石脂肪酸插层
高岭石-氨基硅烷插层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4
2015年
以高岭石-甲醇(K-M)复合物为前驱体,利用置换法于常温下制备了3种高岭石-氨基硅烷插层复合物。用X射线衍射、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热分析仪等对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3种高岭石-氨基硅烷插层复合物的层间距均扩大至2nm以上,插层率都大于95%。3种氨基硅烷分子均和K-M前驱体的甲氧基共同存在于高岭石层间,均呈两层倾斜排列,倾斜程度不同。氨基硅烷的插入破坏了高岭石层间的氢键,加剧了高岭石自身结构中硅氧四面体片层与铝氧八面体片层之间的错位,使得复合物片层出现不同程度的卷曲变形。3种高岭石-氨基硅烷插层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均分三步进行:表面水的蒸发及层间甲氧基的脱嵌分解、插层剂氨基硅烷分子的脱嵌、高岭石脱羟基。
纪阳刘钦甫杜妍娜李晓光张帅左小超
关键词:高岭石氨基硅烷插层复合物层间距
晋中南地区铝土矿矿物特征及其成因被引量:2
2017年
铝土矿是生产金属铝的主要来源,用途广泛。利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X射线衍射、红外及差热分析等手段,研究晋中南石炭系铝土矿矿物特征,分析主要矿物成因。结果表明,铝土矿中所含矿物主要是硬水铝石和高岭石,少量伊利石、绿泥石、赤铁矿、菱铁矿、针铁矿、锐钛矿、金红石、石英、钾长石及方解石等。硬水铝石分隐晶–微晶碎屑、它形粒状晶体、短柱–鳞片状晶体3种类型,差热曲线吸热峰温度偏低,晶胞参数均值a为0.441 546 nm,b为0.945 445 nm,c为0.285 250 nm。硬水铝石主要由高岭石脱硅转变而成,少量为结晶成因。高岭石形成于温暖潮湿气候的风化过程中,部分为复硅化产物。锐钛矿形成于低温低压、Ti O2供应充足的环境中。赤铁矿由含水氧化铁矿物风化脱水形成,少部分为成矿早期沼泽相或海相沉积。石英、钾长石及一些重矿物为陆源碎屑来源。
王森何广武李阔崔先健李晓光刘钦甫
关键词:铝土矿矿物组成矿物成因
京西门头沟叶腊石泥岩矿物学特征被引量:2
2017年
我国含煤地层共伴生矿物种类较多,资源量较大,其中京西门头沟石炭-二叠纪煤系中的叶蜡石泥岩比较罕见,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利用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热分析(TA)、电子探针(EPM)等测试手段,从矿物学角度对北京西山门头沟红庙岭组叶腊石矿物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泥岩叶腊石与硬水铝石、硬绿泥石等矿物共生,偏光显微镜下叶腊石通常呈隐晶或微晶鳞片状,定向分布。基于微区电子探针化学分析计算得出的叶腊石晶体结构化学式为:Al_(1.9965)(Si_(3.9982)O_(10))(O_2H_(2.0180))。根据沉积地质背景和共生矿物组合特征,推断叶腊石的形成温度在300℃左右,认为京西门头沟区叶腊石为高岭石受到构造应力影响形成的动力变质矿物。
史斌刘鑫辛蜜蜜林元惠赵云鹏刘钦甫
关键词:叶腊石硬水铝石
层状矿物径厚比自动测算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使用电阻法测试原理,将矿物导致电压变化的电信号转化为脉冲信号。利用脉冲高度与矿物粒径的对应关系得到矿物粒径,利用脉冲宽度和层状矿物底面直径的关系得到底面面积,从而得到矿物的厚度,并最终得到矿物的径厚比;对比粒度分布概念定义了径厚比分布以及累积径厚比分布的概念,从而自动得到矿物的平均径厚比、中值径厚比的数值以及径厚比分布和累积径厚比分布曲线。通过张家口原矿高岭石径厚比测试实验,验证了其原理的可行性。
乔志川刘迪刘钦甫
关键词:径厚比脉冲
高岭石插层复合物热行为研究进展
2014年
对比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关于高岭石插层复合物的热行为,发现高岭石复三方孔对其插层复合物层间距具有重要影响。与纯高岭石相比,插层复合物脱羟基温度降低,可能与插层作用降低了晶层之间连结力有关,这对于高岭石的剥片具有重要意义。有关高岭石插层复合物热分解机制的理论知识仍然有待进一步挖掘。
王定张帅何广武颜培岩刘钦甫
关键词:高岭石插层复合物热行为
库尔特Multisizer3粒度分析仪测试条件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参数设置和测试条件对库尔特Multisizer3粒度分析仪的测试结果有直接影响.实验以电解液Na Cl浓度、电流与增益(Current and Gain)、测试时间、测试体积、颗粒个数为研究因数,以平均粒径和峰值粒径为研究指标.得到,电解液Na Cl浓度增加,平均粒径值增加,在0.9%时最接近标准值;随着增益的增加和电流的减小,平均粒径值先增加后减小,在-1 600×2时达到最大,优选值为-800×4;测试时间增加,平均粒径变化较小,在60 s时最接近标准值;测试体积与平均粒径值呈负相关,优选1 000μL;随着测试颗粒数的增加,平均粒径整体减小,优选值为20 000;峰值粒径较为稳定只有电流与增益的改变才会影响其数值的变化.
江发伟姬景超程宏飞张志亮刘钦甫
关键词:库尔特粒度
高岭石--烷基胺插层复合物的制备与纳米卷的形成被引量:11
2014年
以张家口高岭土、用二甲基亚砜、甲醇和不同烷基胺为原料,通过插层和置换反应,制备出了高岭石--不同烷基胺(一异丙胺、正丁胺、正己胺、十二胺)插层复合物,并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烷基胺以甲氧基嫁接的高岭石为前驱体进入高岭石层间,使高岭石层间距由0.71nm扩大至1.24~4.23nm。随烷基胺分子碳链的增长,相应的高岭石插层复合物层间距亦增大,结构稳定性增加。烷基胺的插层可使高岭石片层剥离卷曲形成直径为30~100nm、长度为250~2 000nm的纳米管。纳米管的形貌及产率与烷基胺分子结构有关:烷基胺分子碳链越长,纳米卷产率越大,形貌越完整、直径越均一。烷基胺插层进入高岭石层间,不仅极大地降低了高岭石晶层间氢键,而且为高岭石片层向管状卷曲提供了充分自由空间。
刘钦甫李晓光郭鹏程宏飞吉雷波张帅
关键词:高岭石烷基胺插层
醇解条件下高岭石-硅烷插层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1
2015年
以张家口高岭石为原料,通过二甲基亚砜和甲醇处理获得高岭石-甲醇插层复合物,以此为前驱体,常温条件下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及APTES与甲醇组成的反应液中制备出了一系列高岭石-硅烷插层复合物,并利用XRD、FTIR、T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液中甲醇的加入会使插层复合物的层间距减小,且反应液中甲醇所占的比重越大,所得插层复合物的层间距越小。透射电子显微镜发现:当反应液中不加入甲醇时,所得插层复合物(K-APTES)仍呈现出六方片状的晶形,但加入甲醇后,所得插层复合物出现明显的卷曲剥离现象。上述现象均是由于甲醇与APTES发生醇解反应生成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并随APTES分子一起插入高岭石层间造成的。
刘钦甫纪阳李晓光张帅左小超
关键词:高岭石硅烷甲醇插层
高岭石-季铵盐插层复合物脱嵌反应热动力学被引量:1
2015年
以张家口高岭土为原料,采用多次置换插层的方法制备了高岭石-季铵盐插层复合物。XRD分析表明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分子进入高岭石层间,并使其层间距d001扩大至3.50 nm。利用TG、DSC分析数据对高岭石-季铵盐插层复合物的热分解行为进行了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物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两步反应,第一步是插层剂分子于200.50℃发生脱嵌反应,第二步为高岭石于518.88℃发生脱羟基反应。针对第一阶段的脱嵌反应,采用"特征点分析法"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并计算得到了活化能E=218.327 k J/mol,指前因子A=2.392×1022s-1,机理函数为f(α)=2×(1-α)3/2。
郭鹏纪阳王定刘钦甫
关键词:高岭石季铵盐热动力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