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2007353)

作品数:6 被引量:44H指数:4
相关作者:张军张蓉郑珊杨力王学红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青海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食管
  • 1篇胆酸
  • 1篇定植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视网膜屏障
  • 1篇牙本质
  • 1篇牙髓
  • 1篇牙髓腔
  • 1篇延期
  • 1篇生物膜
  • 1篇食管闭锁
  • 1篇食管反流
  • 1篇视网膜
  • 1篇髓腔
  • 1篇体外
  • 1篇体外培养
  • 1篇脱氧

机构

  • 2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青海大学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作者

  • 2篇张蓉
  • 2篇郑珊
  • 2篇张军
  • 1篇刘清云
  • 1篇单虎
  • 1篇沈淳
  • 1篇史煜
  • 1篇高麦仓
  • 1篇周永宁
  • 1篇唐仕波
  • 1篇马红婕
  • 1篇岳林
  • 1篇殷彩桥
  • 1篇郭惠杰
  • 1篇张洪芳
  • 1篇沈强
  • 1篇肖伟
  • 1篇高岩
  • 1篇王学红
  • 1篇王玮

传媒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感染根管内细菌定植状态的观察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了解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内的细菌感染状态,以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方法:采用组织学与扫描电镜相结合的方法对临床不能保留的7例慢性根尖周炎患根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将新鲜拔除的患根沿牙长轴近、远、中向劈为两半,一半做组织学切片,采用Brown&Brenn染色观察,另一半做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组织学切片细菌特染显示,大量细菌附着于根管壁表面并定植于根管壁牙本质小管深部,用测微尺测量细菌侵入深度为140~1 000μm,根尖1/3段感染较重。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根管壁表面可见到致密、半封闭状态的网状细菌膜结构,大量球菌、杆菌和/或丝状菌镶嵌于无定形的基质中,集中于根尖1/3段。结论:慢性根尖周炎的根管内细菌以生物膜形式定植在根尖1/3区,并侵入牙本质小管深部,形成感染难以清除的区域。
郭惠杰岳林高岩
关键词:根尖周炎牙髓腔生物膜牙本质
脱氧胆酸对人食管腺癌细胞TNF-α、IL-8和IL-6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脱氧胆酸(DCA)对人食管腺癌OE19细胞中炎症因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MTT法观察不同浓度DCA(50、100、150、200、250、300μmol/L)在不同的作用时间(1、3、6、12、24h)对OE19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Realtime PCR和ELISA方法分析DCA对炎症因子mRNA和蛋白水平的影响,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DCA干预后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改变,并与200μmol/L DCA+5mmol/L NAC(ROS清除剂N-乙酰半胱胺酸)组进行比较。结果在OE19细胞系中,DCA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并且200μmol/L DCA作用6h是其发挥生物学作用的初始浓度及有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DCA组TNF-α、IL-8和IL-6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呈剂量依赖性。DCA也增加了细胞内ROS水平,呈剂量依赖性。NAC明显抑制DCA诱导的TNF-α、IL-8和IL-6的表达及ROS的释放。结论 DCA对OE19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及促炎作用,其促炎机制可能与细胞内ROS水平升高有关。
张蓉单虎刘欣张军
关键词:脱氧胆酸细胞内活性氧
中国西北地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特征的多中心研究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研究中国西北地区内镜中心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在西安、西宁、兰州、银川的4所医院内镜中心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反流诊断问卷(RDQ)作为诊断依据,以症状程度和频度积分≥12分作为GERD初筛标准。从问卷确诊的GERD患者中随机抽取1/3患者,于齿状线下缘4个象限各取1块组织标本送病理组织学检查。资料输入EpiData3.0数据库,使用SPSS15.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获取合格问卷12454份,经RDQ共诊断GERD患者1246例,总体检出率为10.0%。425例GERD患者行活组织检查,其中齿状线上移距离〈3cm者占73.6%(313/425),齿状线上移距离≥3cm者占26.4%(112/425);病理结果显示,正常食管黏膜占9.9%(42/425),慢性食管炎占80.2%(341/425),肠上皮化生占7.1%(30/425),低度不典型增生占1.9%(8/425),高度不典型增生和鳞状细胞癌均为0.2%(1/425),食管腺癌占0.4%(2/425)。GERD患者齿状线上移〈3cm和≥3cm者中,慢性食管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及肿瘤的发生率分别为85.3%(267/313)、1.3%(4/313)、0.9%(3/313)、0和66.0%(74/112)、23.2%(26/112)、5.4%(6/112)、2.7%(3/112)。GERD发病与年龄、性别、BMI、吸烟、饮酒、食管裂孔疝及胆汁反流有密切关系。结论中国西北地区内镜中心就诊患者GERD临床检出率较高,年龄大、BMI高、吸烟、饮酒、胆汁反流和食管裂孔疝是其独立危险因素。齿状线上移距离≥3cm的GERD患者病弹前蛮糖严雷.
高麦仓沈强王学红杨力周永宁张洪芳张蓉殷彩桥张军
关键词:胃镜检查胃食管反流流行病学研究
体外培养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的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研究原代培养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方法:对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并鉴定,第4代细胞接种于Polyester(PET)膜上,不同时点对滤膜表面行显微镜观察,通过紧密连接相关蛋白occludin的表达,间接反映细胞之间紧密连接的形成,应用共聚焦免疫显微镜观察2、3、4周occludin表达的变化;跨膜电阻(TER)检测屏障的稳定性,并通过测量正常培养条件和5μg/L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干预下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通透性的改变反映屏障特性。结果:成功培养了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纯度可达95.8%。细胞接种1周后融合为单层,接种后2、3、4周细胞密度无明显变化,细胞接触紧密,呈单层生长,可见occludin在细胞相邻边界规则的表达;occludin在2、3、4周,在细胞内的分布逐渐移向相邻细胞交界处;2周时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跨上皮细胞电阻达(120.62±3.97)Ω/cm2,2、3、4周差异无显著(P>0.05);单层细胞的通透性检测结果显示,HRP从滤膜上方到达下方随时间延长呈线性增加,且在VEGF的干预下,各时点通透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利用体外培养的人原代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建立单层细胞具有典型的屏障功能特性,可作为体外研究血视网膜内屏障的有用模型。
李建桥江静波罗燕刘清云肖伟史煜马红婕唐仕波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培养血视网膜屏障
延期食管端端吻合术治疗I型食管闭锁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本文介绍4例I型食管闭锁延期食管吻合的治疗经验,供临床参考。方法4例均为女性,出生体重分别为2.75kg、2.30kg、2.45kg、2.50kg,无早产及窒息缺氧史,3例产前均有羊水过多史,出生后口鼻大量泡沫,置入胃管困难。x线片见食管盲端位于T2~T3水平而腹部无充气。所有患儿均于出生后2~3d行第1次手术,采用单纯胃造瘘术,术中阻断胃远端,近端造影显示两盲端距离,证实两盲端距离为5~7个椎体,I期食管端端吻合不可能;术后予食管近端经鼻置管,每2~3h抽吸唾液,同时经胃造瘘进行肠道营养;第2次手术于12~16周后进行,经胸行食管食管吻合术。结果第1次手术时两盲端距离分别为7cm、5.5cm、5cm、4cm,术后经胃造瘘喂养;第2次手术时食管盲端均增粗明显,盲端间距均缩短,分别为5cm、4cm、3.5c、3cm,其中2例经松解周围粘连及肌层切开,完成一定张力下吻合。1例采用内牵引法,另1例行外牵引,5~7d后再次经胸行食管-食管端端吻合术。4例术后均以呼吸机辅助通气,其中3例发生吻合口漏,经保守治疗后痊愈。3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经胃镜下扩张好转,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2例存在胃食管返流,予保守治疗。结论对I型食管闭锁进行胃造瘘后延期手术可缩短食管盲端间距离,内牵引或外牵引法可在短期内诱导食管盲端迅速生长,为食管一食管吻合术提供可能。
郑珊肖现民沈淳
关键词:吻合术
豚鼠围产期巨细胞病毒感染肝胆损伤模型的建立
2009年
目的建立围产期巨细胞病毒感染(CMV)肝胆损伤豚鼠模型,为探讨巨细胞感染对肝胆系统损伤的机制构建载体。方法分组①孕晚期(P组):分为3组,孕40-43d腹腔接种1×10^9TCID/m1病毒悬液1ml(P1组)、注射生理盐水(P2组)、不注射(P3组)。各组活产子鼠分别于生后12~24h,生后10d,生后20d取血液、肝脏及肝外胆道标本;②新生鼠(N组):生后12-24h腹腔注射1×10^8TCID)/ml病毒悬液1ml。分别于生后10、20、30d取标本,同前;③幼鼠(Ⅰ组):生后7~10d腹腔注射1×10^8TCID/ml病毒悬液1ml。分别于注射后10、20、30d处死取标本。血液肝功能检测。肝脏及肝外胆道标本石蜡切片HE染色。部分标本冰冻切片原位杂交检测gpCMV mRNA在肝胆系统的表达。结果①肝功能:孕晚期病毒感染子鼠出生时及生后10dTB、DB、ALT、AS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至生后20d各指标均明显降低接近正常。P1d10组部分子鼠出现肉眼可见大便变白,伴TB和DB水平的升高。新生鼠病毒接种后10d AST水平较20d组和空白对照升高(P=0.027,P=0.043);②子鼠生长发育:孕晚期感染子鼠出生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29,P=0.0027)。至生后20d体重增长明显落后;③组织病理:63.6%的孕晚期感染小鼠肝脏存在单核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病理改变,小叶间汇管区破坏和纤维化,合并小胆管增生。新生鼠仅生后即刻接种组出现肝脏病变(3/8),但程度较孕晚期组明显减轻。幼鼠组未见明显肝脏病变。gpCMV阳性杂交信号表达于内皮上皮细胞及汇管区基质内,肝细胞内未见表达。孕晚期感染小鼠gpCMV阳性率17.27%,低于新生组和幼鼠组子鼠肝胆系gpCMV-mRNA阳性率(55%,50%,P=0.011〈0.05)。结论孕晚期和出生后即刻腹腔接种未经strain-2传代gpCMV病毒可导致子代豚鼠的感染和肝胆系统
王玮郑珊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围产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