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1059)

作品数:21 被引量:361H指数:11
相关作者:李卫红陈亚宁杨玉海陈永金赵锐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聊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生物学
  • 8篇农业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9篇塔里木河
  • 8篇塔里木河下游
  • 6篇地下水
  • 6篇土壤
  • 3篇地下水位
  • 3篇生态输水
  • 3篇生态系统
  • 3篇物种
  • 3篇物种多样性
  • 3篇荒漠
  • 2篇地下水埋深
  • 2篇叶绿
  • 2篇叶绿素
  • 2篇叶绿素荧光
  • 2篇生态恢复
  • 2篇输水
  • 2篇水力提升
  • 2篇水势
  • 2篇土壤含水率
  • 2篇胁迫

机构

  • 20篇中国科学院新...
  • 5篇聊城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新疆大学
  • 1篇新疆农业职业...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新疆教育学院
  • 1篇新疆塔里木河...

作者

  • 19篇李卫红
  • 11篇陈亚宁
  • 5篇杨玉海
  • 5篇陈永金
  • 3篇朱成刚
  • 3篇刘加珍
  • 3篇赵锐锋
  • 3篇郝兴明
  • 3篇付爱红
  • 2篇曹志超
  • 2篇马建新
  • 2篇郭斌
  • 2篇张丽华
  • 2篇苏芮
  • 1篇张保华
  • 1篇公维昌
  • 1篇周海鹰
  • 1篇庄丽
  • 1篇谢忠奎
  • 1篇黄青

传媒

  • 4篇中国沙漠
  • 3篇干旱区研究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地理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土壤通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新疆环境保护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植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8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胡杨根系水力提升作用的证据及其生态学意义被引量:24
2009年
生长在塔里木河流域的荒漠河岸林植被虽长期忍受着高温和干旱的威胁,然而它们却能够一直延续并保存至今。除了植物深根系吸水作用外,另一个更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荒漠河岸林植被存在水力提升的效应。该文采用HRM热比率法茎流仪对3株胡杨(Populus euphratica)主根和侧根的液流速率分别进行了为期4d的连续监测;利用自动气象站对微气象因子:风速、空气相对湿度、叶面温度和地表温度进行连续监测;同时采用了烘干法对不同深度土层在不同时刻的土壤含水率进行了取样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胡杨主根液流在白天和夜间均表现为正值,相反的,胡杨侧根液流速率则出现了明显的夜间负向流动。胡杨根系0~120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具有下湿上干的变化趋势;胡杨侧根在夜间发生负向流动后,土壤含水率显著升高,尤其在60~120cm土层中,4:00土壤含水率上升幅度达到4:00时刻土壤含水率的22%~26%。影响胡杨侧根液流速率的主要气象因子主要是叶面水汽压亏缺。
郝兴明陈亚宁李卫红郭斌赵锐锋
关键词:塔里木河水力提升土壤含水率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系统自维持能力分析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是恢复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塔里木河下游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断流,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严重退化,为了拯救断流河道两侧植被2000年开始实施应急输水工程,到2006年11月第1...
陈永金李卫红刘加珍朱海勇路亚坤
关键词:生态恢复物种多样性地下水埋深地下水质
文献传递
荒漠河岸生态系统退化与物种多样性恢复研究被引量:14
2009年
通过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后植物群落及其环境因子的调查,采用聚类分析与多样性指数,分析生态系统退化程度与时空维上物种的恢复速率差异。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下游生态退化可以归为3类,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3种退化类型的地下水埋深依次增大,物种多样性与植被盖度依次减小,沙漠化指数也依次增强。物种多样性差异与环境水分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地下水埋深小于5 m时,物种恢复速率的发生率达100%,而在地下水埋深大于5 m时,多样性恢复速率达46%。根据退化程度的不同与物种多样性的恢复差异,提出该区域的生态恢复应分阶段进行。
刘加珍李卫红吴纯渊陈永金
关键词:生态输水物种多样性植被盖度塔里木河
干旱区新垦绿洲人工防护林土壤物理特性及其生态意义被引量:11
2010年
结合灌溉量和树种特征,分析了新垦绿洲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3个不同树种人工防护林带下土壤容重、总孔隙度、饱和含水量和含水量变化。结果表明,各树种防护林带下土壤物理性质存在垂直变异,其中土壤容重基本呈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加的趋势,树种种类对土壤容重的影响不大;饱和含水量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基本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树种种类对土壤饱和含水量影响不大;土壤总孔隙度在不同土层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俄罗斯杨和胡杨林带下土壤含水量均呈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在灌溉量相等且灌溉后经过相同时间的条件下,不同树种林带下在同一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存在差异,而在同一树种林带下,灌溉量大小对土壤含水量有影响。从改良土壤结构的角度来说,在选择构建绿洲防护林体系树种时,俄罗斯杨、榆树、胡杨林这3个树种具有同样的优势;从节约用水的角度来说,在防护林树种选择中胡杨比俄罗斯杨的优势大。
杨玉海陈亚宁李卫红李加强曹志超
关键词:防护林容重绿洲
塔里木河干流区土地覆被变化与景观格局分析被引量:72
2009年
在GIS和遥感技术支持下,结合景观格局数量分析方法,利用1973年MSS、1983年航空遥感土地利用图、1990年TM、2000年TM和2005年CBERS遥感影像对新疆塔里木河干流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73-2005年塔里木河干流区土地利用/覆被发生了显著变化,耕地和城乡居民及建设用地面积显著增加,林地、草地和湿地面积减少,未利用地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主要方向是林地和草地转化为耕地、耕地转化为城乡居民及建设用地、草地转化为未利用地。土地利用变化经历了"显著变化—缓慢变化—显著变化—急剧变化"的过程。景观格局分析表明,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研究区景观破碎度、多样性增大,优势度减小。草地和未利用地对整个景观的控制作用减小,景观结构趋于多样和均匀。驱动力分析表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因素是塔里木河干流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最直接驱动力,同时还受产业结构因素和政策因素及人类干扰强度的影响。
赵锐锋陈亚宁李卫红张丽华吴世新黄青
关键词:土地覆被塔里木河
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河道输水的生态变化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根据连续多年监测获得的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位、植被数据,对比分析了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后地下水位、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实施生态输水工程后,地下水位变化显著,地下水位逐渐抬升,下降趋势得以控制。草本植物生物量的变化趋势与每次输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随着输水量的增加草本植物的生物量也相应增加,输水的时间、输水量的多少对草本植物生物量有较强影响。地下水位埋深上升,物种多样性也呈上升趋势,但二者并不同步,物种多样性上升趋势滞后于地下水位的上升,这表明地下水位的抬升有利于植物多样性的增加,但是地下水位变化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李卫红杨玉海覃新闻周海鹰
关键词:地下水位生物量生态恢复塔里木河下游
干旱区杨树、榆树人工防护林地土壤CO_2释放通量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逐渐明显,土壤呼吸的时空变异及其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已成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LI-8100自动土壤CO2通量测量系统,连续两年生长季测定了准噶尔盆地新垦绿洲杨树(Populus sp.)、榆树(Ulmus pumila)人工防护林地土壤呼吸的时间动态,并分析了土壤水热因子及光合作用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林分土壤呼吸日变化波动呈现一定的不规则性;季节变化表现为明显的单峰格局。杨树林地土壤呼吸速率显著高于榆树林地,生长季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3.71和1.82μmol CO2·m–2·s–1。两种林分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与气温、不同深度层次土壤温度间均呈显著的指数相关,而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相关不显著。50和35cm土壤温度可以分别解释两种林分土壤呼吸时间变化的78.5%和64.4%,与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共同解释率接近。林分间土壤呼吸速率差异受到林木生长状况、光合作用及土壤盐分等的影响。研究结果初步阐明了准噶尔盆地干旱区典型绿洲防护林植被土壤呼吸的季节动态特征及主要影响因子,为进一步揭示该区域林地土壤碳循环特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张丽华陈亚宁赵锐锋李卫红谢忠奎
关键词:水热因子防护林土壤碳循环
塔里木河下游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在2005年所测的塔里木河下游4个典型监测断面上16个土壤剖面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数据的基础上,结合过去的勘测数据及文献资料,依据"时空互代"原理研究了下游荒漠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探讨生态恢复对有机碳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荒漠化对塔里木河下游土壤有机碳影响均较大;自塔里木河下游上段至下段,上层(0~5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呈下降趋势;阿克墩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比英苏、考干的多3~4倍,英苏地区的比考干地区的约多1倍。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含量会显著增加,但是,在塔里木河下游土壤有机碳的增加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杨玉海李卫红李慧敏蒋永衡翟军
关键词:有机碳荒漠化塔里木河
塔里木河下游地区胡杨蒸腾耗水规律及其对生态输水的响应被引量:11
2009年
本文结合塔里木河下游地区地下水位埋深的变化,运用先进仪器,对不同监测断面的胡杨液流变化特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下游地区胡杨液流日变化表现出单峰值和双峰值两种形式,且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胡杨液流在树干2个方位上,东南面液流速率高于西北面,且液流速率随木质部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具有较大直径的胡杨,其液流速率、耗水量相对较大;空气湿度、太阳辐射和大气温度是影响塔里木河下游地区胡杨蒸腾耗水量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塔里木河下游地区高温干旱的环境特征,以及生态输水提供的较为充分的水分来源,决定了该区胡杨日水耗量较其他地区胡杨大,2005年2次生态输水后,河岸两侧地下水位明显抬升,胡杨液流和水势作为两项生理指标都对地下水位变化灵敏响应。
何斌陈亚宁李卫红周孝明
关键词:蒸腾耗水生态输水塔里木河
干旱区胡杨根际微生物数量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8
2010年
以塔里木河干流下游胡杨为研究对象,基于传统平板培养法所获数据,分析胡杨根际微生物数量总体特征、不同土层深度胡杨根际微生物数量季节及垂直变化,并利用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探讨胡杨根际微生物数量与土壤特性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胡杨根际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差异较大,其中细菌在微生物区系组成中占据优势地位,其次是真菌。胡杨根际微生物数量不仅在春、秋季节有很大差异,且在60~180cm土层内存在垂直变化,其中60cm土层处胡杨根际微生物数量最多。胡杨根际细菌、放线菌数量与土壤特性间无显著相关性,而真菌数量则受土壤特性影响,其中土壤有效磷含量高低对真菌数量影响最显著。
杨玉海陈亚宁李卫红陈永金吕东英
关键词:根际微生物土壤特性塔里木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