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项目
- 作品数:652 被引量:2,576H指数:19
- 相关作者:刘淑兰吴丹洁郑元景王少泉陈燊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内部控制、股权集中度与真实盈余管理被引量:3
- 2019年
- 本文以2009-2017年度我国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股权集中度对此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真实盈余管理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证明有效的内部控制能抑制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水平,而且该效应主要集中在股权分散的企业中。进一步区分内部控制五要素后发现,内部环境、控制活动和信息与沟通三个要素能对真实盈余管理发挥主要的抑制作用,而内部监督要素能显著抑制酌量性费用。本研究为内部控制能否抑制真实盈余管理提供了进一步的经验证据,同时揭示了股权集中度的调节作用,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对投资者的决策以及监管部门加强内部控制监管均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陈燊邓春梅
- 关键词:股权集中度内部控制真实盈余管理
- 福建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保护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农业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是传承传统农业文明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共生理论和归因理论,结合现有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经验,建构包括遗产环境、知识体系、文化内涵、品牌影响力、产业发展和管理制度在内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320份关于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遗产环境、知识体系、文化内涵、品牌影响力和管理制度对保护效果具有正向影响,产业发展对保护效果具有负向影响,据此提出了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对策建议。
- 梁晶璇宋慧琪官炳宏马永强陈佑成
- 关键词: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保护共生理论归因理论
- “双创”背景下两岸教育资源共享研究——以闽台合作办学会计学专业为例被引量:2
- 2018年
- 海峡两岸经贸教育融合已成为大趋势,两岸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通晓两岸经贸规则、能够适应两岸经贸合作环境的创新型中高级专业人才。基于两岸教育合作实践,该文着眼于两岸高等教育资源的差异和互补,以闽台合作办学会计学专业为例,探讨"双创"教育背景下两岸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进而实现两岸教育合作交流的共赢。
- 陈王盈林文
- 关键词:教育资源共享闽台合作
- 论习近平“看齐意识”的生成逻辑
- 2018年
- 增强党员干部看齐意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从现实维度看,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改革的攻坚阶段,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亟需广大党员干部增强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从历史角度看,党心不齐是导致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事业受挫的根本原因。如何防控和化解党内分歧,达成党内共识,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从理论来源看,看齐意识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智慧,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党建思想的精髓,更是闪耀着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光芒。
- 蔡育楠
- 关键词:党的建设
- 近十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多环节审视
- 2017年
- 围绕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这一主题,从微观视角多环节审视相关理论成果。通过文献梳理分析当前学界研究存在的不足并从学科实践、评估系统、分析方法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后续研究有所帮助。
- 田沁艳郑元景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审视
- 实现中国梦的国际条件分析与对策思考被引量:1
- 2016年
- 中国梦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梦,也是世界各国合作共羸的梦。全球化的深入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舞台,然而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民族复兴仍面临来自外部世界的重重阻力。在合作共赢中铸就中国梦,要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追求梦想的经验和教训,努力营造和平、稳定的外交环境,积极成为国际规则的重要参与者和塑造者,在合作共赢与合作竞争中谋求优势,并在国际交流中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
- 李宝艳李竞平
- 关键词:中国梦
- 和谐利益论视域下的乡村文明家庭建设
- 2016年
- 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创建乡村文明家庭。积极主导以文明乡风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从乡村治理迈向乡村善治。新常态下中国乡村文明家庭建设面临着和谐利益主体之间物质利益、制度利益和精神利益相冲突的现实困境。通过对其进行和谐利益论分析得出,实现乡村治理创新、家庭经济协调和邻里文化共享的乡村治理目标,建设乡村文明家庭必须做到:锻造健全的乡村家庭功能、维持和睦的乡村家庭关系、建立文明的乡村邻里关系。
- 佘超王晓云刘淑兰
- 关键词:乡村文明文明家庭
-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逻辑演绎和实践向度被引量:7
- 2018年
- 习近平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产物,为我们走上中国特色生态文明道路指明方向。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追本溯源,从逻辑演绎中寻找其实践向度。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经历了萌芽、成熟到发展三个阶段。习近平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具有三大特点即蕴含着民族性和民生性的统一、体现系统性和创新性的耦合、彰显着先进性和实践性的共融。福建从重塑生态文化、建设生态制度、落实生态责任出发,把制度体系创新作为内生发展动力,积极探索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结合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是习近平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具体体现。
- 杨勇阮晓莺
- 关键词:生态文明
-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逻辑向度被引量:3
- 2022年
-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资源,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内容载体。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逻辑、现实逻辑和实践逻辑,以此促进教学目标转化、实现教学模式转变、推动课堂改革步伐。厘清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实阻碍,进而创建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载体、教育环体“四位一体”的有效路径。
- 郭彩霞刘淑兰李菁菁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思政课教学
- 互联网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被引量:2
- 2010年
- 互联网时代,网络空间的新特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课题。要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宣传和教育网站的建设,积极介入,掌控网络舆论,确保互联网成为中间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充分利用互联网,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税性。加强网络立法和网络道德建设,形成理性的网络行为规范,从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国内现实情况出发,制定和实施我国政治文化的安全战略。
- 俞慈珍
- 关键词:互联网政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