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2006C12061)

作品数:1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桂仁意李国栋冷华南郑康乐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森林培育学
  • 1篇胁迫
  • 1篇铝毒
  • 1篇铝胁迫
  • 1篇毛竹
  • 1篇耐铝性
  • 1篇保护酶

机构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作者

  • 1篇郑康乐
  • 1篇冷华南
  • 1篇李国栋
  • 1篇桂仁意

传媒

  • 1篇浙江林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毛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铝胁迫的反应被引量:8
2010年
为研究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耐铝性,以毛竹为材料并对照耐铝性不同的2种水稻Oryza sativa品种(敏感型IR1552和耐受型Azucena),通过不同铝浓度对毛竹及水稻种子发芽率、根长的影响,及对其幼苗根伸长量、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和植物胁迫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影响,来确定毛竹耐受性。结果表明,毛竹种子耐铝浓度为200μmol·L-1,在达到500μmol·L-1时,开始出现显著抑制现象,2000μmol·L-1时达到半致死浓度,种子耐铝程度低于铝敏感型水稻品种IR1552;毛竹幼苗在500μmol·L-1浓度铝处理下,1d即出现根伸长显著被抑制现象,且3d后抑制加深,而敏感型IR1552则能在第3天时恢复生长。毛竹幼苗经铝胁迫3d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不显著(P=0.1531),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显著(P=0.0180),而2个品种水稻均为极显著,且相对于水稻,在对照未加铝处理的毛竹苗根系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均较高。总而言之,毛竹耐铝程度低于水稻敏感型IR1552,在植物界中属于中等耐铝水平。
冷华南郑康乐李国栋桂仁意
关键词:森林培育学铝毒毛竹耐铝性保护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