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G03057077303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G030570773037)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4
相关作者:马恒运刘威张培兰陈书章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奶生产
  • 3篇牛奶生产
  • 3篇技术效率
  • 1篇要素产出弹性
  • 1篇要素生产率
  • 1篇原料奶
  • 1篇原料奶生产
  • 1篇生产率
  • 1篇省际
  • 1篇省际面板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数据检验
  • 1篇牛场
  • 1篇农业
  • 1篇农业经济
  • 1篇全要素生产率
  • 1篇奶牛
  • 1篇奶牛场
  • 1篇类数

机构

  • 4篇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马恒运
  • 3篇刘威
  • 2篇张培兰
  • 1篇陈书章

传媒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技术经济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河南省牛奶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及财政支持政策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依据全国农产品生产成本调查资料,利用全国牛奶生产的超越对数投入成本距离模型,计算了中国主要省份牛奶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重点分析河南省牛奶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差距,提出河南省牛奶生产的技术投资政策和方向.
马恒运
关键词:牛奶生产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
中国牛奶生产要素产出弹性与规模报酬被引量:5
2011年
本文基于多产出型随机距离函数的估计结果,分别计算了2004—2008年全国及不同规模奶牛场的要素产出弹性和规模报酬指数。结果表明,全国平均的劳动力弹性为-0.508,存在过度投入的问题;固定资产、精饲料和青粗饲料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048、1.428和0.032,其中精饲料对提高奶牛单产的贡献最大。通过比较不同的养殖类型,认为奶牛场的养殖规模越大,精饲料的弹性越大,劳动力、固定资产和青粗饲料的弹性越小。此外,中国牛奶生产的规模报酬指数为1.408,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应当鼓励奶牛场适当扩大养殖规模。
刘威张培兰马恒运
关键词:牛奶生产技术效率规模报酬
我国不同规模奶牛场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新分类数据和随机距离函数被引量:16
2011年
运用2004—2008年我国23个主要奶牛养殖省牛奶生产的新分类数据,使用随机距离函数计算了中国牛奶生产的技术效率及其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全国牛奶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为78.3%,年均增长速度5.5%,效率的进步特征明显;不同规模奶牛场的技术效率差异显著,适度扩大养殖规模有利于提升效率水平;卫生防疫、饲料投入结构、市场的消费需求和养殖户收益等因素对牛奶生产的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刘威张培兰马恒运
关键词:牛奶生产技术效率农业经济
中国原料奶供给反应的实证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检验被引量:5
2011年
利用1992-2008年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等8个省份面板数据,使用扩展的Nerlovian模型,检验了原料奶供给的反应程度。结果表明:前期产量对原料奶供给的正向作用最大,单产、存栏和WTO规则的影响次之,技术进步的作用较小;饲料价格的反向作用明显,是阻碍产出增长的主要因素;原料奶收购价格缺乏弹性,其短期和长期供给弹性分别为0.109和0.773,均衡状态调整周期约为7.1年。
刘威陈书章马恒运
关键词:原料奶生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