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Z13110700220000)

作品数:12 被引量:53H指数:5
相关作者:刘长青栾国明霍萌董健王仁贵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世纪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造影
  • 4篇癫痫
  • 3篇造影术
  • 3篇小肠
  • 3篇小肠淋巴管扩...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管
  • 3篇淋巴管扩张
  • 3篇淋巴管扩张症
  • 3篇扩张症
  • 2篇预后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小肠淋...
  • 2篇灶性
  • 2篇皮质
  • 2篇皮质发育不良
  • 2篇内窥镜
  • 2篇局灶
  • 2篇局灶性
  • 2篇局灶性皮质发...

机构

  • 3篇北京世纪坛医...
  • 2篇解放军第30...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三博脑科...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作者

  • 4篇栾国明
  • 4篇刘长青
  • 3篇温廷国
  • 3篇陈孝柏
  • 3篇王仁贵
  • 3篇董健
  • 3篇霍萌
  • 2篇钱叶勇
  • 2篇张春燕
  • 2篇石炳毅
  • 2篇范宇
  • 2篇周健
  • 2篇陈凯
  • 2篇关宇光
  • 1篇刘路鹏
  • 1篇张京梅
  • 1篇李昭
  • 1篇杜娟
  • 1篇王兴
  • 1篇陈述花

传媒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华口腔正畸...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内节细胞胶质瘤所致癫痫的手术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颅内节细胞胶质瘤(GG)所致癫痫患者的手术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4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l例GG所致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1例患者中68.6%(35/51)为药物难治性癫痫,72.5%(37/51)的患者肿瘤位于颞叶;70.6%(36/51)行肿瘤全切,29.4%(15/51)行次全切除。74.5%(38/51)患者合并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随访1。5年,84.3%(43/51)的患者癫痫达到EngelI级。肿瘤全切患者的癫痫缓解(EngelI级)率为94.4%(34/36),次全切的缓解率为60.0%,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GG通常为低级别肿瘤,手术全切除患者癫痫控制率较高;GG常合并FCD,为了取得更好的癫痫控制率,手术不仅要切除GG,也应将周围FCD切除。
刘长青陈凯于思科关宇光周健栾国明
关键词:节细胞胶质瘤癫痫显微手术预后影响因素
肾移植后免疫抑制药物基因组学与基因多态性被引量:1
2014年
背景:个体间药物代谢的差异性导致药物浓度的不稳定性仍困扰着很多肾移植受者。由此,个体化用药始终是移植后指导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热点话题。目的:总结国内外近几年来的文献报道,对肾移植后主要的几类免疫抑制药物的基因组学与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方法:检索2005年1月至2014年8月万方医学网及Pub Med数据库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Renal transplantation;Immunosuppressantdrugs;Polymorphism;Individual treatment;中文检索词为"肾移植;免疫抑制剂;基因多态性;个体化治疗"。纳入与肾移植后免疫抑制药物基因组学与基因多态性相关文献50篇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特异性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使得肾移植后排斥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极大提高了肾移植受者的存活率。但由于明确的药物毒副作用和明显的个体差异性,移植受者需要坚持定期规律监测血药浓度以保证药物浓度稳定的维持在治疗区间内。监测血药浓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避免了肾移植后排斥反应和药物毒副作用的发生。药物代谢基因领域关于药物代谢基因与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之间的研究提供了深入个体化给药的可能,与监测血药浓度相配合,提高药物的使用效率的同时能够避免长期应用带来的药物毒副反应,进一步提高移植物的长期存活率。
余立冲钱叶勇石炳毅范宇刘路鹏余飞
关键词:免疫抑制剂基因多态性个体化治疗
三维头模设计及个体化模板引导技术在OSAHS患者下颌骨牵引成骨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索术前三维头模设计及个体化模板引导在下颌骨牵引成骨术中的应用,并且评估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原发或继发小颌畸形患者10例,均伴有中度或者重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根据三维螺旋CT的数据制作三维头模,在三维头模上模拟手术截骨以及牵引器的安放,制作个体化模板.术中应用个体化模板指导截骨线的位置以及牵引器的安放.术后5~7 d的间歇期后,开始以每天1 mm的速度行骨牵引至牵引结束.术后3~6个月二次手术去除牵引器.结果 10例患者顺利完成下颌骨牵引成骨治疗,第一次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6±1.3)h.10例患者的20侧下颌骨平均牵引长度为(23.6±7.5) mm.术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and hypopnea index,AHI)为(37.1±13.7)次/h,睡眠时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oxygen desaturation,LSAT)为75.2%±18.4%;术后AHI为(2.7±4.8)次/h,LSAT为92.1%±5.3%.所有患者的牵引成骨区成骨良好,均未出现成骨不良、下牙槽神经损伤及牵引故障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术前三维头模设计可以很好的模拟牵引成骨术中的截骨位置及牵引器的安放,避免损伤重要解剖结构;应用个体化模板引导可以提高下颌骨牵引成骨术截骨及牵引器安放的精确性,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及风险.
李阳伊彪王兴李自力梁成王晓霞刘筱菁何伟
关键词:小颌畸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癫痫外科研究生临床教学的体会被引量:5
2015年
通过对神经外科研究生的临床教学,做好癫痫临床教学工作必须做到:临床教学前的准备工作,让研究生对癫痫外科观念有直观的了解;在教学中教师应正确指导学生的问诊、体格检查;培养学生癫痫外科定位诊断的临床思维;同时要做好教学后病例总结工作。
刘长青陈凯栾国明
关键词:癫痫外科临床教学
81例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Ⅱ型的临床及预后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Ⅱ型各亚型的临床特点和手术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到2011年12月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癫痫中心收治的81名FCDⅡ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FCDⅡA46例,FCDⅡB35例,FCDⅡA主要位于颞叶,FCDⅡB主要位于额叶和顶叶,52名(64.2%)患者术后1年达到EngeⅡ级。致痫灶完整切除癫痫预后更好。结论手术完整切除是FCDII型最佳的治疗措施,FCDⅡA和FCDⅡB术后癫痫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刘长青陈凯栾国明
关键词:难治性癫痫预后
直接淋巴管造影与CT淋巴管成像在继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直接淋巴管造影(DLG)后CT淋巴管成像(CTL)在继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SI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SIL的患者资料共14例,平均年龄为47.1岁。所有患者均在DLG后行CTL检查,由两名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分析图像。DLG评价内容:淋巴回流梗阻的部位,淋巴液对侧返流,异常扩张淋巴管,瘘,胸导管出口的回流障碍。CTL评价指标:小肠肠壁改变,水肿样病变及其范围,淋巴结,扩张淋巴管的分布及范围。结果与内镜及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14例SIL的DLG结果:淋巴回流梗阻共3例,淋巴液对侧返流8例,异常扩张淋巴管9例,胸导管出口回流障碍12例,未发现瘘。CTL表现:小肠局部肠壁增厚11例,肠管扩张3例;水肿样病变:肠系膜水肿1例,腹腔积液9例,胸腔、腹腔积液3例,胸腔、腹腔合并心包积液1例;腹腔淋巴结3例;扩张淋巴管的分布与范围:14例均可见扩张淋巴管,其中腹段扩张3例,腹盆段淋巴管扩张4例,腹段、盆段合并胸段扩张4例,3例仅见于颈胸段;胸导管出口水平及周围扩张淋巴管,同侧10例,对侧3例;CTL在检出淋巴管扩张方面优于DLG。结论 DLG后CTL在SIL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对选择进一步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董健信建峰霍萌张春燕温廷国陈孝柏王仁贵沈文彬
关键词:内窥镜
联合应用CT淋巴管成像与直接淋巴管造影诊断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价值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CT淋巴管成像(CTL)和直接淋巴管造影(DLG)诊断小肠淋巴管扩张症(PIL)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内镜活检和(或)手术病理证实为PIL,且在剖腹探查前1周内行DLG和CTL检查的16例患者.评价DLG、CTL联合DLG诊断PIL的小肠局部及小肠外表现,并观察手术及病理表现.结果 DLG表现包括胸、腹、盆腔淋巴回流缓慢16例,淋巴管扩张9例,盆腔淋巴反流9例,淋巴腹腔瘘1例,胸导管出口功能障碍14例.CTL联合DLG检查的小肠局部表现:小肠肠管扩张16例,肠壁环状增厚14例.CTL联合DLG检查的小肠外表现包括水肿样表现(肠系膜肿胀12例、腹腔积液7例、胸腔积液合并腹腔积液2例、腹腔胸腔合并心包积液3例),腹腔内淋巴结增大(6例),淋巴管扩张及分布异常(14例),瘘(淋巴-小肠腔内瘘4例、淋巴-腹腔瘘3例),淋巴管瘤样病变(3例),胸导管末段出口功能障碍及反流(14例).小肠内镜诊断小肠淋巴管扩张、肠腔内淋巴渗出和肠腔内淋巴漏出的分别为16、10、6例,DLG联合CTL诊断的分别11、0、4例.结论 CTL与DLG联合应用诊断PIL具有较大价值.
董健沈文彬信建峰霍萌刘鹏飞温廷国王仁贵陈孝柏
关键词:淋巴造影术
肾移植受者BK病毒血症危险因素荟萃分析
2014年
目的 应用荟萃分析系统评价肾移植受者发生BK 病毒血症(BKV viremia) 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 数据库、西文生物医学数据库2000 年1 月- 2013 年8 月公开发表的关于肾移植受者BK 病毒血症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论文,并查阅各个研究中引用的参考文献来补充。观察性研究( 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 参照文献关于观察性研究方法学质量评估的建议进行评价;随机对照研究利用Jadad 量表进行评价。应用Stata11.0 软件进行一致性检验,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及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计算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 及其95% CI。 结果 纳入16 篇文献,共计925 例肾移植术后BK 病毒血症患者。BK 病毒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高龄[1.032(1.017 -1.047),P =0.000]、冷缺血时间长[1.737(1.191 - 2.535),P =0.004]、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 错配数4个及以上[1.303(1.103 - 1.540),P =0.002]、使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免疫诱导[1.230(1.041 - 1.453),P =0.015]、急性排斥反应[3.672(2.106 - 6.402),P =0.000]、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1.57(1.08 - 2.29),P =0.018]、使用FK506+MMF 免疫维持[1.632(1.329 - 2.005),P =0.000]、巨细胞病毒感染[2.182(1.286 - 3.700),P =0.004]。多种相关危险因素并存时BK 病毒血症的风险大于单一因素。 结论 高龄、冷缺血时间长等均是肾移植受者BK 病毒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刘炎忠钱叶勇石炳毅王振柏宏伟范宇
关键词:肾移植BK病毒META分析
直接淋巴管造影术后CT在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中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直接淋巴管造影术后CT(PLCT)在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PI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经内镜检查确诊为PIL的患者25例,所有患者均于内镜检查后2周内行PLCT检查。两名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分析图像。PLCT评价内容包括(1)小肠肠壁增厚;(2)水肿样病变及其范围;(3)对比剂在小肠壁与肠系膜的异常分布;(4)返流;(5)腹部其他异常淋巴管的部位及范围;(6)颈部异常对比剂分布。按PLCT中小肠壁与肠系膜是否有异常分布的对比剂分为两组,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肠壁增厚23例,水肿样改变15例,其中7例仅腹腔积液,8例胸、腹腔积液;肠壁与肠系膜异常对比剂分布13例,10例出现对比剂返流至盆腔。腹腔内其他异常扩张淋巴管包括:4例分布于腰大肌及椎旁区域,1例分布于双肾盂,2例分布于骶骨前缘及直肠周围;21例颈部胸导管出口旁大片对比剂分布,其中3例出现于左侧腋下,4例位于双侧颈部。按对比剂是否分布于小肠及肠系膜将PIL分两组,阴性组的平均年龄、返流及腹膜后其他部位异常淋巴管扩张比例均明显小于阳性组。结论小肠壁及肠系膜内对比剂的分布是PIL的特异征象,提示异常扩张淋巴管的分布和范围,对PIL治疗方式的选择和术前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董健信建峰张春燕霍萌温廷国陈孝柏沈文彬王仁贵
关键词: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内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表现与病变血管及侧支循环的关系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表现与病变血管及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纳入158例在发病的1~7d内行全脑DSA检查的TIA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将其分为前循环TIA组和后循环TIA组。分析两组患者的脑动脉狭窄、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及临床表现与责任病变血管的符合情况。结果①158例TIA患者中,临床表现为前循环TIA 32例(20.3%),后循环TIA126例(79.7%)。122例(77.2%)存在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36例(22.8%)颅内外动脉均正常,全部为后循环TIA组。②32例前循环TIA患者中,28例有颈内动脉系统责任动脉狭窄,符合率为87.5%;126例后循环TIA患者中,66例有椎-基底动脉系统责任动脉狭窄,符合率为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以Willis环交通动脉代偿率最高,可达81.0%(128/158),软脑膜代偿率10.1%(16/158),颈外动脉代偿率6.3%(10/158),前、后循环组TIA患者各级侧支代偿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例患者的侧支循环代偿途径≥2种,其中4例为前循环TIA,均为症状与DSA符合者;14例为后循环TIA,其中8例为症状与DSA不符合者。结论前循环TIA较后循环TIA者临床症状与责任病变血管的符合率高,且均以Willis环代偿为主。
杜娟蔡艺灵吴铮崔永强吴樵王贵平
关键词:症状侧支循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