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733804)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杨芳刘东顾宁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微气泡
  • 2篇超声
  • 1篇递送系统
  • 1篇多功能打印机
  • 1篇氧化应激
  • 1篇药物
  • 1篇药物递送
  • 1篇药物递送系统
  • 1篇英文
  • 1篇诊疗
  • 1篇声学
  • 1篇物理化学
  • 1篇物理化学性质
  • 1篇纳米
  • 1篇介导
  • 1篇化学性质
  • 1篇活性
  • 1篇和声
  • 1篇和声学
  • 1篇肺表面

机构

  • 1篇东南大学

作者

  • 1篇顾宁
  • 1篇刘东
  • 1篇杨芳

传媒

  • 2篇Scienc...
  • 1篇Chines...
  • 1篇中国材料进展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肺表面活性物质微气泡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结合药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材料学等多种学科,微气泡超声造影剂由于具有超声显影增强和药物装载功能,目前正朝着实现组织靶向分子成像、结合其他成像模式的多模态成像以及结合药物或基因,集诊断与治疗功能为一体的多模式、多功能方向发展。肺表面活性物质存在于肺泡气液交界面上,是一种主要由磷脂和特异性蛋白质组成的脂蛋白复合物,具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实现先天性免疫以及防止病原体入侵体内等功能。因此,由肺部表面活性物质作为膜壳层稳定形成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微气泡是一种新型的兼具超声成像和治疗功能的药物输运系统,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系统阐述了微气泡在医学诊疗领域中的应用,以及近期肺表面活性物质微气泡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治疗上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刘东杨芳顾宁
关键词:微气泡肺表面活性物质超声
Magnetic microbubble:A biomedical platform co-constructed from magnetics and acoustics被引量:1
2013年
Generation of magnetic micrbubbles and their basic magnetic and acoustic mechanism are reviewed.The ultrasound(US) and magnetic resonance(MR) dual imaging,the controlled therapeutic delivery,as well as theranostic multifunctions are all introduced based on recent research results.Some on-going research is also discussed.
杨芳顾竹笑金熙王皓瑶顾宁
关键词:和声学多功能打印机
基于磁性质的药物递送系统(英文)
2017年
随着过去几十年来生物医学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领域的持续发展,基于纳米颗粒的药物输送系统逐渐开始有望应用于临床研究.其中,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异的多功能负载能力,基于磁性纳米粒子的磁性药物传递系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综述首先总结了磁性药物传递系统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以阐明磁性药物传递系统需要保持适当的性能以满足特定的临床需要;其次,讨论了在设计未来临床应用的磁性药物传递系统时的表面修饰和功能化问题;最后,重点综述了磁性纳米颗粒、磁性组装体以及磁性微泡、磁性脂质体和生物膜修饰的磁性载体系统的设计和制备最新进展.最后,本综述对目前研究的磁性载体系统的设计、制备和安全性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进一步解决磁性药物传递系统的临床应用瓶颈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刘洋李明熹杨芳顾宁
关键词:磁性质药物磁性纳米颗粒物理化学性质
超声微气泡介导磁性纳米颗粒传输及其细胞内氧化应激响应的研究(英文)
2015年
磁性纳米颗粒在纳米生物医学诊断和治疗研究领域是极具潜力的一种纳米材料.如何实现纳米颗粒在特定细胞或靶器官的高效率传输以及如何降低细胞毒性是目前纳米材料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首先研究了12 nm的γ-Fe2O3磁性纳米颗粒进入细胞的三种不同途径:(1)纳米颗粒与肿瘤细胞共孵育后的内吞途径;(2)纳米颗粒与微气泡共混合后超声辐照传输途径;(3)纳米颗粒化学偶联到微气泡膜壳表面后超声辐照传输途径.其次,基于上述三种不同的纳米颗粒传输途径,对纳米颗粒引起的细胞氧化应激毒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颗粒与肿瘤细胞共孵育后的内吞途径使纳米颗粒通过溶酶体包裹进入细胞;通过超声微气泡辐照,纳米颗粒能够以更高效率通过非内吞途径直接传输进入细胞质而不被溶酶体包裹.不同传输途径导致纳米颗粒分别进入溶酶体和细胞质,造成对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总抗氧化能力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响应不同.综上研究表明,超声微气泡介导的磁性纳米颗粒传输能够成为一种高效无损的细胞纳米颗粒输运新方法,同时通过控制纳米颗粒进入细胞质降低了纳米颗粒的毒性,从而能够更广泛应用于纳米生物医学的应用研究.
杨芳李明熹崔花婷王团团陈忠文王泽远宋丽娜顾竹笑张宇顾宁
关键词:超声辐照氧化应激FE微气泡介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