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4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2WX28)
作品数:
2
被引量:8
H指数:1
相关作者:
毕文君
黄璐
更多>>
相关机构:
东华理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学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文学
主题
2篇
新时期文学
2篇
文学
2篇
小说
1篇
代文
1篇
当代文学
1篇
当代文学研究
1篇
读为
1篇
知识
1篇
知识结构
1篇
伤痕
1篇
伤痕小说
1篇
评奖
1篇
文学叙述
1篇
文学研究
1篇
小说评价
1篇
范本
机构
2篇
东华理工大学
作者
2篇
毕文君
1篇
黄璐
传媒
1篇
当代作家评论
1篇
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
1篇
2015
1篇
2014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伤痕小说”的经典化与新时期文学叙述的起点——以《人民文学》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奖为例
被引量:1
2014年
作为特定历史环境下出现的"伤痕小说",其经典化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经过时间锤炼的"经典",而是经由一整套文学生产机制诸如国家意识形态、出版、评奖、接受等各个环节的筛选和过滤形成的。"伤痕小说"作为新时期文学的第一个潮流,它顺应了政治思潮、社会心理和文艺模式等一系列以"新时期"命名的历史诉求,它也为其后文学创作的审美本体回归开创了道路。
黄璐
毕文君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评奖
小说评价范本中的知识结构——以中国八十年代小说的域外解读为例
被引量:7
2015年
自“新时期文学”被作为描述当代文学重新焕发生机的命名开始,八十年代的文学连同对它的研究、评论与探讨都成为当代文学至今也无法规避的重要实绩,其中八十年代的小说无论在创作还是研究抑或批评的层面尤其显得突出。随着文学时空的展开与观察视角的拉开,对某一时代文学的再回顾以及基于更多参照系的探察成为当代文学研究中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研究取向。
毕文君
关键词:
小说评价
知识结构
当代文学研究
范本
新时期文学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