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06-02-04B)
- 作品数:7 被引量:63H指数:4
- 相关作者:高居荣王承海韩秀兰李圣福李瑞军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泰山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 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小麦品质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0
- 2009年
- 为使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山东省小麦品质检测及选育中得到广泛应用,该研究利用国标化学法和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分别对20个小麦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吸水率、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和面团稳定时间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这些小麦品质各量的两种分析法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075、0.9784、0.7805、0.9648和0.9209,表明近红外光谱分析法与国标化学法相关性好、准确性高;上述小麦品质各量的近红外检测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035、0.006、0.010、0.068和0.030,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对样品的检测一致性好、重复性高。中国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建立的小麦近红外光谱校准曲线适于测试山东小麦的以上5项品质性状。
- 高居荣樊广华李圣福李兴锋封德顺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技术小麦相关系数相对标准偏差
- 小麦早衰及其相关生理性状的QTL分析被引量:8
- 2007年
- 利用RIL群体及其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对小麦早衰指标和与早衰相关的6个生理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分析.小麦早衰指标中,检测到2个籽柆饱满度的加性QTL,分别位于3A和3B染色体,可解释表型变异的9.62%和18.30%.生理性状中,共检测到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3个性状的5个加性QTL,涉及2A、2B、2D、4A和6B等5条染色体,可解释表型变异的8.1%~49.56%.这些QTL间不存在连锁关系.
- 卫宪云李斯深蒋方山郭营李瑞军
- 关键词:重组自交系早衰生理性状QTL
- DA7200近红外仪在小麦品质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1
- 2009年
- 为使DA7200近红外仪在小麦品质分析、种质资源评价和优质小麦选育中广泛应用,此研究利用国标化学法和DA7200近红外仪分别对20个小麦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吸水率、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进行检测。
- 高居荣韩秀兰孙彩玲张永祥李安飞宁堂原王承海
- 关键词:小麦
- 中国干面条品质性状的QTL分析
- 2008年
- 【目的】分析影响面条品质性状的QTL,了解面条品质的遗传控制。【方法】利用RIL群体和QTL分析软件进行QTL分析。面条感官品质按商业部行业标准(SB/T10137-93)测定,面条质构特性采用英国TA.XTplus型质构仪测定。【结果】检测到8个面条品质和质构特性的10个加性QTL,分别位于1A、1D、3D、4A和6D等5条染色体,单个QTL贡献率变化范围为4.07%~75.67%。在1D染色体Glu-D1附近检测到一个QTL簇,包括适口性、粘性和光滑性等3个性状各1个QTL,贡献率较高,增加效应均来自川35050,QTL间是正相关关系。在4A染色体上Xwmc420-Xswes620-Xswes615之间存在粘性和总分的QTL,贡献率较高,其增加效应来自亲本山农483,是正相关关系。在4A染色体Xswes624c-Xissr25b间食味QTL(QStas.sdau-4A.1)贡献率高达75.67%,是一个主效基因位点,其增加效应来自亲本山农483。【结论】检测到8个影响面条品质和质构特性的10个加性QTL,分析了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效应。
- 赵京岚陈民生马艳明李瑞军任勇攀孙庆泉李斯深
- 关键词:面条质构特性QTLRIL
- 激光显微切割技术切割棉花单条染色体的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为使冷激光显微切割技术在植物染色体遗传分析中广泛应用,本研究利用SLuCUT全自动激光显微切割系统对亚洲棉单条染色体进行了微切割、微收集和微克隆研究。结果表明,SLuCUT全自动激光显微切割系统切割植物单条染色体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准确、污染轻等优点。SLuCUT全自动激光显微切割系统是目前最先进、最高效的染色体微切割、微分离和微收集系统。
- 高居荣彭仁海韩秀兰李圣福王承海
- 关键词:亚洲棉微切割微克隆技术
- 农杆菌介导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遗传转化研究被引量:18
- 2007年
- 为建立和优化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遗传转化体系,以筛选出的适合小麦成熟胚组织培养再生的普通小麦山农2618为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对其成熟胚愈伤组织进行转化,对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如侵染菌液的浓度、侵染时间、超声波处理、真空处理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对小麦成熟胚遗传转化效率有很大影响。菌液侵染浓度OD600为0.8、侵染时间为60 min时转化效率最高。在此基础上辅以超声波处理、真空处理可明显提高转化效率,最高转化率可达8.1%。对转化愈伤组织和转化植株分别进行GUS染色和PCR检测,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小麦基因组中。
- 陈立国后猛王玉海崔发王洪刚
- 关键词:小麦农杆菌成熟胚愈伤组织
- 外源RNA导入普通小麦的初步研究
- 2009年
- 采用浸滴法将外源RNA导入普通小麦中国春,并对其D1、D2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变异株系在株高、穗长、穗粒数、抗倒性等性状上产生了明显的变异,变异率为31.67%;对导入RNA的中国春D1、D2代进行细胞学观察,出现了单价体、染色体落后、染色体桥、微核和细胞多极分裂等异常现象,变异率D1代为27.43%,D2代为24.05%。
- 任勇攀于元杰谭伟
- 关键词: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