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708401)

作品数:24 被引量:758H指数:14
相关作者:刘建国张旺锋孙艳艳李彦斌韩春丽更多>>
相关机构:石河子大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6篇土壤
  • 10篇连作
  • 10篇棉田
  • 9篇棉花
  • 8篇绿洲
  • 8篇酶活性
  • 6篇土壤酶
  • 6篇土壤酶活
  • 6篇土壤酶活性
  • 5篇微生物
  • 5篇连作棉田
  • 5篇长期连作
  • 4篇新疆绿洲
  • 3篇微生物量
  • 3篇秸秆
  • 3篇秸秆还田
  • 3篇还田
  • 3篇干旱
  • 2篇有机碳
  • 2篇施肥

机构

  • 22篇石河子大学
  • 3篇新疆生产建设...
  • 2篇贵州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科技部
  • 1篇重庆市农业科...
  • 1篇石河子市环境...

作者

  • 8篇刘建国
  • 8篇张旺锋
  • 6篇孙艳艳
  • 4篇刘娟
  • 4篇王开勇
  • 4篇李彦斌
  • 4篇韩春丽
  • 3篇杨玲
  • 3篇张亚黎
  • 3篇张凤华
  • 3篇罗宏海
  • 3篇张前兵
  • 3篇刘梅
  • 3篇杨乐
  • 3篇张伟
  • 3篇张伟
  • 2篇卞新民
  • 2篇黎成厚
  • 2篇杨斌
  • 2篇高旭梅

传媒

  • 3篇生态学报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新疆农业科学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绿洲农田土壤-棉花系统9种矿质元素生物循环特征被引量:14
2010年
在新疆绿洲区,对不同连作棉田土壤中9种矿质元素含量、棉花植株的吸收和富集特性以及棉田养分收支量等进行分析,研究了农田土壤-棉花系统矿质元素的生物循环特征。结果表明:棉田土壤中微量元素和大量元素均有一定程度的贫化趋势,以Mo的耗竭最为严重。棉株不同器官累积矿质元素的能力有明显差异,叶片中Ca、Mg和Mn的含量较高,根、茎中K、Na、Fe、Mo含量较高,棉籽中Zn和Cu含量最高;不同产品器官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富集能力不同,秸秆为:Mo>K>Mg>Ca>Cu>Zn>Na>Mn>Fe,纤维:Mo>K>Mg>Zn>Cu>Ca>Na>Mn>Fe,棉籽:Mo>Zn>K>Mg>Cu>Ca>Mn>Na>Fe。棉花对Mo的吸收能力最强,长期连作导致土壤中Mo耗竭较为严重;随籽棉的收获,从棉田移出Zn、Cu的比例和数量较高,大量元素中移出Mg、K较多;棉花对Mn、Fe、Ca、Na的吸收量虽然较多,然而大部分富集在秸秆中,随着棉花秸秆的还田作用,将归还于耕作层并有大量富集,消耗量不大。新疆棉花长期单一种植,应重点补充Mo、Zn和Cu微量元素肥料,酌情补充Mg、K等大量元素肥料。棉田Ca、Na含量较新疆土壤背景低,预示着棉田土壤在向着脱盐碱方向发展,然而两元素在秸秆中的比例较高,因此棉花长期连作农田,应注意防止耕作层土壤向次生盐碱化方向发展。
韩春丽刘娟张旺锋刘梅黄皖疆高旭梅张宏芝
关键词:新疆绿洲土壤棉花矿质元素生物循环
活性炭处理对连作棉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09年
试验通过棉花连作定点微区试验研究了棉花长期连作和活性炭处理后棉田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棉花连作影响土壤酶活性的变化,随着棉花连作年限的增加棉田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多酚氧化酶活性呈先降低后又升高的趋势。连作棉田土壤中加入活性炭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比未加活性炭的处理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说明活性炭可吸附根系分泌物中的化感物质,从而缓解了根系分泌物的害毒作用。
张伟孙艳艳李彦斌刘建国刘俊
关键词:棉花连作障碍活性炭土壤酶活性
有机物料对土壤中水溶性氟环境效应的影响被引量:9
2007年
土壤是固、液、气三相共存体,氟在土-水-植物、动物界面的转化可通过土壤水溶性氟含量表征。试验选用典型贵州黄壤和石灰土,运用有机质进行土壤污染修复的机理,通过向模拟高氟污染土壤中添加有机物料泥炭和风化煤,采用两因素最优设计,研究两种有机物料对土壤中水溶性氟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泥炭和风化煤都能降低土壤中水溶性氟含量,且泥炭的处理效果更好,最佳添加量是1.258g·kg-1。同时表明,黄壤和石灰土环境下氟形态转化的化学机理不同,运用有机质修复氟污染黄壤添加适量就可达到理想效果,而氟污染石灰土还存在其它更直接有效的方法改变氟在石灰土环境下的形态及其活性。
王开勇杨乐赵天一黎成厚张凤华杨斌降巧龙
关键词:泥炭风化煤有机质
绿洲棉田长期连作下残膜分布及对棉花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12
2010年
通过田间调查和长期连作定点微区试验相结合,研究了长期连作棉田,集中连续使用地膜后,地膜在土壤中的累积、空间分布和形态变化,及其残膜对土壤物理性状、棉花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膜使用年限增加土壤中残膜平均每年以11.2kg·hm-2速率增加,长期连作棉田残膜主要分布在0~30cm土层,占到了85%,在耕作层(0~30cm)以下随着根层深度的增加,残膜量减少;大于50cm2残膜在土壤中平均占30%,10~50cm2占36.5%,小于10cm2占33.4%,随连作年限增加,在0~15cm土层残膜量减少,15~30cm土层残膜量逐渐增加,残膜破碎度提高。土壤孔隙度、田间持水量随着地膜残留量增加而增加,而土壤容重下降。棉田中残膜阻碍棉花主根垂直生长,使根系形态呈现鸡爪型和丛生型等畸形,但对棉花产量未造成影响。
刘建国李彦斌张伟孙艳艳
关键词:棉田连作地膜残留
白色污染对棉花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38
2008年
研究了土壤中地膜残留对土壤物理性状、棉花根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含水量和孔隙度随残留地膜的增加而减小,而土壤容重和比重随之增加。(2)在0-40cm土壤中。残膜能够刺激棉花根系的生长,当残膜量为900kg/hm^2以下时,棉花根表面积、根长密度和根重都大量增加;在40-100cm土壤中,残膜阻碍根系生长,使根系生物量下降。(3)随着残膜数量增加,棉花干物质重和冠/根均随着残膜量的增加而减小,棉花地下部地上部生长不协调,产量降低。因此,一定数量的残膜刺激根系生长的现象是棉花植株的适应性反应,而残膜对棉花的生物学产量和经济学产量均有负面影响,残膜数量越大,减产作用越明显。
李青军危常州雷咏雯王娟吴同鲁王晓生
关键词:白色污染棉花残膜根系
铁铝盐基离子对土壤中水溶性氟环境效应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氧化物或粘土矿物可吸附氟离子,但磷酸根离子与氟离子存在竞争吸附效应,造成氟的环境存在量、存在形态及生物效应更加复杂,影响了环境中氟污染的治理。试验选用典型贵州黄壤和石灰土,通过向模拟高氟污染土壤中添加铁铝盐基离子和磷酸盐,采用两因素最优设计,研究外源物质对土壤中水溶性氟的影响。结果表明,FeCl3.6H2O或AlCl3.6H2O都能降低土壤中水溶性氟,而KH2PO4使土壤中水溶性氟增加,对黄壤和石灰土中水溶性氟影响效果大小依次为FeCl3.6H2O(AlCl3.6H2O)、KH2PO4。同时表明,采用铁铝盐基离子改变黄壤性质,达到降氟效果仍有很大潜力,而石灰土环境在高添加铁铝盐基离子水平下继续添加FeCl3.6H2O或AlCl3.6H2O降低土壤中水溶性氟的作用较弱。从土壤pH看,黄壤水溶性氟受试验因子影响复杂,土壤pH低水溶性氟不一定低,pH在4~6时,氟元素的形态及有效性尤其复杂,而石灰土中水溶性氟基本随pH降低而降低。
王开勇赵天一黎成厚杨乐杨斌张凤华
关键词:磷酸盐氧化物
干旱区不同灌溉方式及施肥措施对棉田土壤呼吸及各组分贡献的影响被引量:61
2012年
【目的】探讨干旱区灌溉方式及施肥措施对棉花生长季农田土壤呼吸速率及碳平衡的影响,比较不同管理措施对棉田土壤碳汇强度的影响。【方法】设置滴灌和漫灌两种灌溉方式,在棉花生育期每种灌溉方式设有机肥(OM)、氮磷钾化肥(NPK)、氮磷钾化肥与有机肥配施(NPK+OM)3种施肥处理,以不施肥处理为对照(CK),采用LI-8100土壤碳通量测定仪测定农田土壤呼吸速率,利用根去除法区分根系对土壤呼吸的贡献率,通过计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分析不同灌溉方式及施肥措施下农田土壤碳汇强度。【结果】不同灌溉方式及施肥措施下农田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随气温变化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7月中旬达到峰值,10月中旬棉花收获后降至最低。不同灌溉方式下农田土壤碳排放量为滴灌>漫灌;相同灌溉方式下不同施肥处理为NPK+OM>OM>CK>NPK。滴灌条件下根系呼吸对土壤呼吸的贡献率为36.38%—58.74%,漫灌条件下为33.73%—52.03%;铃期根系呼吸贡献率最高,生育期平均为48.05%和44.31%。整个棉花生长季节,两种灌溉方式下农田净初级生产力(NPP)均为NPK+OM>NPK>OM>CK。不同管理措施下整个生育期农田土壤均表现为碳"汇",其中,不同灌溉方式下农田碳汇强度为滴灌>漫灌,不同施肥措施为NPK+OM>NPK>OM>CK,灌溉与施肥互作条件下,滴灌方式下NPK+OM处理碳汇强度最强。【结论】在干旱区棉花生产中,采用膜下滴灌节水技术,氮磷钾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并实施秸秆还田等农田管理措施,不仅能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培肥地力,提高棉花产量,而且能促进土壤固碳减排。
张前兵杨玲王进罗宏海张亚黎张旺锋
关键词:干旱区土壤呼吸灌溉施肥碳平衡
新疆绿洲连作棉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时空变化研究被引量:20
2010年
为了解棉花长期单一种植对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明确连作棉田土壤质量变化规律,在南疆棉区分别选择新开垦1a和连续植棉5、15、20、30 a的棉田,研究了不同时间尺度上棉田0~100cm土壤剖面Mo、Cu、Zn、Mn、Fe等5种微量元素全量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棉田微量元素含量与连作年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棉花长期连作后,土壤0~20cm耕作层全钼含量随连作年限的增加持续下降,与连作年限呈一元负线性关系;全铜、全锌、全锰含量随年限的增加先升后降,与年限呈二次函数关系,分别在连作7~10、10~12、17~18 a达到最高累积量,之后持续下降,分别在14~17、20~22、32~34 a降回到开垦初期的水平。土壤剖面中部30~50cm土层各元素全量均随连作年限增加剧烈下降,与连作年限呈一元负线性关系,长期连作易导致该层微量元素缺乏。剖面下层50~90cm土层各元素全量在长期连作后表现出一定的累积趋势,然而与连作年限之间没有明显的函数关系。随连作年限延长,0~60cm土层中含量水平越低的元素,含量下降越明显,Mo表现最明显,其次为Zn和Cu,而Mn和Fe下降较少。在长期连作棉田,棉花种植应注重Mo、Zn、Cu等微量元素肥料的补充施用,并结合土壤深度翻耕,提高中部土层微量养分含量。
韩春丽刘娟肖春华张旺锋刘梅黄建军
关键词:长期连作微量元素
管理措施对绿洲农田土壤总有机碳及易氧化有机碳季节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研究了新疆干旱区绿洲棉田不同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及易氧化有机碳变化的影响,揭示棉田土壤质量的变化,以期为棉花合理施肥及提高农田土壤肥力,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在棉花播种前较低,花铃期有机碳含量有所增加,至收获期达到最大值;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在棉花播种前较低,在花铃期达到最大值,而在收获期明显降低。不同农业管理措施下,不同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均表现出土壤上层最高、随土层深度增加呈降低的趋势。不同灌溉方式下,滴灌棉田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含量提高,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增加,而漫灌棉田增加了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
杨玲张前兵王进罗宏海张亚黎张旺锋
关键词:绿洲农田棉花土壤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
Effects of cotton field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soil CO2 emission and C balance in an arid region of Northwest China被引量:8
2014年
Changes in both soil organic C storage and soil respiration in farmland ecosystems may affect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and global C cycle. The objective of this field experiment wa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hree crop field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soil CO2 emission and C balance in a cotton field in an arid region of Northwest China. The three management practices were irrigation methods(drip and flood), stubble managements(stubble-incorporated and stubble-removed) and fertilizer amendments(no fertilizer(CK), chicken manure(OM), inorganic N, P and K fertilizer(NPK), and inorganic fertilizer plus chicken manure(NPK+O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in the C pool range, soil CO2 emission during the whole growing season was higher in the drip irrigation treatment than in the corresponding flood irrigation treatment, while soil organic C concentration was larger in the flood irrigation treatment than in the corresponding drip irrigation treatment. Furthermore, soil CO2 emission and organic C concentration were all higher in the stubble-incorporated treatment than in the corresponding stubble-removed treatment, and larger in the NPK+OM treatment than in the other three fertilizer amendments within the C pool range. The combination of flood irrigation, stubble incorpo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either NPK+OM or OM increased soil organic C concentration in the 0-60 cm soil depth. Calculation of 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NEP) under different management practices indicat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drip irrigation, stubble incorporation and NPK+OM increased the size of the C pool most, follow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drip irrigation, stubble incorporation and NPK. In conclusion, management practices have significant impacts on soil CO2 emission, organic C concentration and C balance in cotton fields. Consequently, appropriate management practices, such as the combination of drip irrigation, stubble incorporation, and either NPK+OM or NPK could increase soil C storage in cotton fields of Northwest China.
QianBing ZHANGLing YANGZhenZhu XUYaLi ZHANGHongHai LUOJin WANGWangFeng ZHANG
关键词:西北干旱地区碳平衡土壤有机碳储量二氧化碳浓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