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5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F01B03)
作品数:
2
被引量:7
H指数:1
相关作者:
王茂颖
王满宜
苏永刚
杨明雷
及松洁
更多>>
相关机构:
北京积水潭医院
清华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关节
1篇
运动学
1篇
生物力学
1篇
术中透视
1篇
图像
1篇
全膝置换
1篇
自动注册
1篇
胫股关节
1篇
骶髂
1篇
骶髂关节
1篇
骶髂螺钉
1篇
骶髂螺钉固定
1篇
髂关节
1篇
膝置换
1篇
螺钉
1篇
螺钉固定
1篇
解剖学
1篇
解剖学测量
1篇
骨钉
1篇
股关节
机构
2篇
北京积水潭医...
1篇
清华大学
作者
1篇
王广志
1篇
丁辉
1篇
苏永刚
1篇
朱忠林
1篇
及松洁
1篇
杨明雷
1篇
王满宜
1篇
王茂颖
传媒
1篇
医用生物力学
1篇
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1篇
2013
1篇
2012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基于CT图像解剖学测量和数字重建透视的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术中透视方法研究
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基于CT图像对骶髂螺钉置入所涉及的重要解剖边界进行测量和分析,并应用数字重建透视(DRR)技术探讨术中获取理想透视图像的方法。方法收集30例患者的平卧位骨盆CT扫描数据,使用三维重建技术,在图像中确定骶髂螺钉在S1椎体内安全通道的上方、前方和后方骨皮质边界,螺钉在骶孔区的前方、下方骨皮质边界,以及骶骨翼斜坡。测量这些边界与骨盆前后位垂线(基准线)在矢状面的夹角。应用DRR技术,确定透视入口位、出口位和侧位的理想拍摄角度,并观察关键解剖标志的特征性表现,分析术中标准透视图像的采集方法。结果S1椎体的上方、前方、后方骨皮质与基准线在矢状而的夹角平均分别为37.7°±8.6°(23.2°~50.8°)、22.9°±6.7°(13.1°~32.0°)、41.9°±6.8°(33.0°~54.8°),骶孔区的前方、下方骨皮质切线与基准线的夹角平均分别为37.0°±12.0°(19.9°~63.1°)、38.8°±8.0°(25.7°~54.6°),骶骨翼斜坡与基准线的夹角平均为82.4°±13.0°(70.3°~117.3°)。通过基于DRR技术的透视模拟和对相应解剖结构的观察,可以得到拍摄标准入口值、出口位和侧位的透视方法,并能清楚显现各图像上的相应解剖标志。结论本研究所测得的数据个体差异较大,临床上应该根据每例患者的实际情况,并以相关解剖标志的特征性表现为依据,决定术中骨盆入口位和出口位的透视角度。为防止骶髂螺钉穿出斜坡伤及I6神经和髂血管,需要从骨盆侧位透视图像上确认螺钉位置。
苏永刚
王茂颖
王满宜
关键词:
骨钉
骶髂关节
利用2D-3D自动注册技术研究TKA术后胫股关节运动
2013年
目的重建全膝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膝关节三维运动,研究后稳定型假体之间的运动和接触。方法以16例TKA膝关节为研究对象,获取动态X线透视图像和假体三维模型,建立2D-3D自动注册算法,重建膝关节的三维运动,计算运动学参数并测量假体之间的接触位置。结果单幅X线图像注册时间小于30 s,图像平面内重复性注册精度为0.4 mm和0.5°。高屈曲垫片对膝关节屈曲度和胫骨内外旋无明显改进。股骨假体在胫骨垫片的外侧接触点后移范围大于内侧。稳定柱后方的接触发生在屈膝约30°以后,平均接触范围小于9 mm。结论 2D-3D自动注册技术在精度和效率上达到TKA膝关节在体三维运动测量要求,测量结果对TKA膝关节生物力学研究和改进假体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朱忠林
杨明雷
丁辉
及松洁
王广志
关键词:
全膝置换
运动学
生物力学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