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572)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3
相关作者:赵雪俭杨宝学周雪艳赵春燕张学新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蛋白
  • 3篇细胞
  • 2篇心脏
  • 2篇血小板
  • 2篇溶血
  • 2篇尿素
  • 2篇综合征
  • 2篇综合征患者
  • 2篇膜片
  • 2篇膜片钳
  • 2篇膜片钳术
  • 2篇钠电流
  • 2篇急性冠脉
  • 2篇急性冠脉综合...
  • 2篇急性冠脉综合...
  • 2篇冠脉
  • 2篇冠脉综合征
  • 1篇蛋白分子
  • 1篇蛋白类
  • 1篇电生理

机构

  • 6篇吉林大学
  • 3篇吉林大学中日...
  • 2篇长春生物制品...
  • 2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长春市中心医...

作者

  • 4篇杨宝学
  • 4篇赵雪俭
  • 3篇孟艳
  • 3篇周雪艳
  • 3篇张学新
  • 3篇赵春燕
  • 3篇赵丹
  • 2篇周传开
  • 2篇杨萍
  • 2篇袁志宏
  • 1篇于振香
  • 1篇赵华山
  • 1篇郑德明
  • 1篇郭丽荣
  • 1篇李扬
  • 1篇奚树刚
  • 1篇章宏
  • 1篇郭君
  • 1篇吕斌
  • 1篇梁爽

传媒

  • 3篇中国应用生理...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Scienc...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尿素通道蛋白B基因敲除小鼠心脏电生理特性的改变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尿素通道蛋白B(UT-B)基因敲除对小鼠心脏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使用常规的心电图、心肌细胞动作电位记录方法和膜片钳实验技术。结果:①UT-B基因敲除小鼠30%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而对照组的野生C57小鼠无一例发生心律失常。②基因敲除小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幅值(APA)及最大除极速度(Vmax)明显受到抑制(P<0.05),而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50%、90%时程(APD50、APD90)和正常对照组比明显延长(P<0.05)。③基因敲除小鼠心室肌细胞膜上钠离子通道电流幅值和对照组比明显降低(p<0.01)。结论:UT-B基因敲除可以导致小鼠心脏电生理特性发生改变。
张学新孟艳张文杰赵春燕赵雪俭杨宝学
关键词:动作电位膜片钳术钠电流
稳定表达UT-A2的FRT细胞系的建立与鉴定
2007年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尿素通道蛋白A2(UT-A2)的FRT细胞系,为寻找UT-A2抑制剂提供细胞模型。方法:通过真核表达质粒-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UT-A2 cDNA与真核表达载体pUB6/V5连接后的重组质粒转染入FRT细胞,经稳定筛选建立稳定表达UT-A2的FRT细胞系。功能检测实验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稳定转染组,用2 mol/L尿素负荷试验检测稳定表达UT-A2的FRT细胞膜的尿素通透性。结果:经BSD筛选21 d后得到稳定表达UT-A2的细胞株;Western blotting证实UT-A2蛋白稳定表达;免疫荧光分析结果提示UT-A2的质膜定位。2 mol/L尿素试验证实了该细胞系具有明显尿素通透性。结论:在非肾脏上皮细胞获得了稳定质膜定位表达UT-A2的FRT细胞株,该细胞株可用于UT-A2抑制剂的筛选。
郭丽荣孟艳赵丹赵华山吕斌杨宝学赵雪俭
关键词:转染尿素
大鼠睾丸AQP8和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蛋白表达载体构建
2006年
目的:克隆Wistar大鼠睾丸水通道蛋白(AQP8)cDNA,构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与大鼠AQP8的融合蛋白真核细胞表达载体。方法:用RT-PCR钓取AQP8 cDNA编码区全长序列,测序鉴定,将AQP8 cDNA亚克隆于pEGFP-C1基因的下游。结果:①AQP8 cDNA测序结果与登录在GenBank上的大鼠AQP8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NM_019158)高度同源,但PCR产物的序列分析结果中发现4个碱基序列与已发表的AQP8序列不同:NM_019158的第135~137位碱基分别是C、A和G,而测序结果缺乏这3个碱基,NM_019158的第311位为A,而测序结果为G;②酶切鉴定在表达载体pEGFP—C1中AQP8cDNA融合于EGFP基因的下游。结论:pEGFP-C1-AQP8融合蛋白的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梁爽于振香赵丹杨柯赵雪俭杨宝学
关键词:水通道融合蛋白绿色荧光蛋白睾丸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D61、CD62p的表达和血浆vWF含量的变化及药物干预作用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CD62p)及血小板脂膜蛋白(CD61)与血浆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关系及奥扎格雷的干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36例ACS患者硝酸酯+奥扎格雷钠治疗前后静脉血CD62p、CD61和血浆vWF的表达水平,对两者在ACS时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设20例健康体检者做对照组。结果:ACS患者CD62p是[(89·60±6·98)%],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40·88±7·56)%](P<0·05),药物干预治疗后下降至(66·11±8·72)%,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亦具有显著性(P<0·05),其水平变化与vWF、心绞痛和缺血ST-T改善一致;CD61表达量为(91·38±6·97)%,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药物干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差性(P>0·05)。结论:CD62p是血小板活化的敏感指标,且与vWF和临床症状有很好的相关性。
周雪艳杨萍郑德明袁志宏周传开郭君
关键词:血小板膜糖蛋白类综合征
尿素对小鼠体表心电图和心室肌细胞钠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尿素对小鼠体表心电图和心室肌细胞钠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方法:使用常规的心电图记录方法和膜片钳实验技术,分别记录小鼠体表心电图和心室肌细胞钠离子通道电流。结果:尿素可以使小鼠心率明显减慢(P<0.01),呈浓度依赖性,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的心率分别由给药前的(612±27、615±23、619±26)b.min-1下降到给药后的(556±29、469±37、378±48)b.min-1,并且中、高剂量组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传导阻滞性心律失常;尿素对小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钠电流分别由给药前的(8.76±0.91、8.87±1.01、8.77±0.96)nA降低到给药后的(7.32±0.68、5.69±0.64、4.58±0.57)nA,呈浓度依赖性。结论:尿素可以通过抑制心室肌细胞钠电流使小鼠发生传导阻滞性心律失常。
张学新奚树刚张舵舵赵春燕
关键词:尿素体表心电图膜片钳术钠电流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表面活化标志的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通过与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血小板表面活化标志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FCM测定36例ACS患者药物治疗前后外周血中血小板糖蛋白(CD62p)和血小板质膜蛋白(CD61)的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并对两者在ACS时的变化作对比分析。2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结果CD62p在ACS患者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药物干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其水平的变化与vWF、心绞痛和心电图缺血ST-T的改善相一致。CD61在ACS患者的表达与正常人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干预治疗后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CD62p是血小板活化的敏感指标,并与vWF、临床疗效有很好的相关性;FCM是检测血小板活化功能准确可靠的方法。
周雪艳高申杨萍李岚周传开袁志宏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血小板颗粒膜蛋白假性血友病因子急性冠脉综合征
溶血磷脂酸致大鼠离体心脏心律失常的作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溶血磷脂酸(LPA)对大鼠离体工作心脏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单纯灌流不给药);不同浓度LPA组(0.5μmol.L-1、5μmol.L-1、50μmol.L-1);LPA受体阻断剂(ki16425)10μmol.L-1+LPA5μmol.L-1组。用钝器击昏大鼠,立刻取出心脏置于Langendorff离体灌流装置上,待离体心脏稳定工作后通过RM-6000八导生理记录仪监测心脏表面心电活动,并观察各组室性早搏的发生情况。结果:LPA三个浓度组均能引起不同程度的室性早搏,且呈明显浓度依赖性,和对照组比差异显著(P<0.01),而且这种作用可以被ki16425阻断,和给药组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LPA可以诱导大鼠离体工作心脏心律失常的发生。
张学新赵春燕卢静章宏王洪
关键词:溶血磷脂酸离体工作心脏心律失常动物
一中国家族中导致JKnull显型的JK位点的一个新突变被引量:2
2005年
尿素通道蛋白家族(urea transporter, UT)是一组高选择性快速通透尿素的膜通道蛋白分子, 尿素通道蛋白B (UT-B) 表达于红细胞膜, 又称JK抗原. 为探索中国人群中JKnull显型的分子基础, 对搜集到的血液标本应用2 mol/L尿素溶血试验筛查JKnull显型的个体. Stopped-flow light scattering方法检测红细胞膜对尿素的渗透速度, 提取白细胞的基因组DNA, 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对人UT-B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和外显子-内含子交接处进行分析. 从2万名被筛查出的中国个体中发现一例JKnull显型个体, 研究显示其红细胞膜尿素通道蛋白缺失. 对该JKnull个体进行基因序列分析, 显示在UT-B基因内含子5的3′接合位点存在两个点突变: G→C(一个新突变)和G→A. 这两个突变都会导致外显子6在UT-B基因转录过程被剪切掉. HgCl2孵育后, JKnull个体红细胞的水渗透性(Pf , ~ 0.00037 cm/s)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f, ~ 0.00062 cm/s), 证明UT-B在人的红细胞中具有易化转运水的功能.
孟艳周雪艳李扬赵丹梁淑媛赵雪俭杨宝学
关键词:位点家族通道蛋白直接测序法蛋白分子溶血试验
A novel mutation at the JK locus causing Jknull phenotype in a Chinese family被引量:14
2005年
Urea transporters are a group of proteins that facilitate urea movement across biological membranes. Kidd blood group (JK antigen) and urea transporter of human erythrocytes are carried by the same protein UT-B. To investigate the molecular basis of the Jknull phenotype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blood samples from Chinese individuals were screened using the 2 mol/L urea solution hemolysis test. Urea and water permeability of erythrocytes membrane was measured by stopped-flow light scattering. Genomic DNA was extracted from lymphocytes. UT-B gene of Jknull's family was analyzed using genomic PCR by primers designed to cover sequences of all exons and exon-intron boundaries in human UT-B gene. One Jknull subject was found from twenty thousand screened Chinese individuals, and it was confirmed that this individual did not express the erythrocyte urea transporter. Genomic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Jknull individual showed that there were two point mutations, G→C, which is novel, and G→A, at the 3(-acceptor splice site (AG) of intron 5 of UT-B gene. Exon 6 is spliced out in the UT-B transcript due to either of these mutations. Water permeability in Jknull erythrocytes (Pf, ~0.00037 cm/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normal erythrocytes (Pf, ~0.00062 cm/s) after HgCl2 incubation, providing evidence for UT-B facilitated water transport in human erythrocytes.
MENG Yan1, ZHOU Xueyan2, LI Yang1, ZHAO Dan1, LIANG Shuyuan2, ZHAO Xuejian1, YANG Baoxue1,3 1. Department of Pathophysiology, School of Medical Science,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1, China
关键词:ERYTHROCYTE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