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AZD033)

作品数:32 被引量:48H指数:4
相关作者:王社教刘立荣石坚军陈跃卜风贤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农业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历史地理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篇唐代
  • 4篇农牧
  • 4篇清代
  • 4篇明清
  • 3篇元代
  • 3篇屯田
  • 3篇农业
  • 3篇明清时期
  • 2篇农牧交错带
  • 2篇农牧业
  • 2篇秦汉
  • 2篇先秦
  • 2篇牧业
  • 2篇交错带
  • 2篇北方农牧交错...
  • 1篇稻麦
  • 1篇地理分布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名
  • 1篇地名志

机构

  • 24篇陕西师范大学
  • 3篇西北大学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南开大学
  • 2篇太原师范学院
  • 2篇中共陕西省委...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陕西省委党校

作者

  • 4篇王社教
  • 3篇刘立荣
  • 3篇石坚军
  • 3篇陈跃
  • 2篇李淮东
  • 2篇卜风贤
  • 1篇张青瑶
  • 1篇高升荣
  • 1篇张开
  • 1篇武文花
  • 1篇季旭

传媒

  • 6篇中国历史地理...
  • 3篇农业考古
  • 2篇中国农史
  • 2篇中国边疆史地...
  • 2篇古今农业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人文杂志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西域研究
  • 1篇青海民族研究
  • 1篇中国社会经济...
  • 1篇安阳师范学院...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昆明学院学报
  • 1篇农业灾害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9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时空、路径与层级:中国史前生业研究
2021年
中国史前生业研究取得的进展和突破,是中国农业起源问题深化和人地关系学说发展的趋势和结果。中国史前生业研究注重尽全时空,在时间上表现为初步探索、稳步推进和蓬勃发展三个阶段,在空间上表现为北多南少,各地区内部分布亦不均衡的特征,随着中国史前生业时空脉络逐渐清晰,有助于推动“生业区系类型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史前生业研究路径表现出多样性和综合性的特点,驱动着“生业替代性指标体系”的建立;中国史前生业的空间层级研究是既有成果中所忽视的重要问题,“核心区-次核心区-边缘区”这一中国史前生业空间层级结构对探析生业的演进和驱动力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肖佳琦
论唐代岭南地区的渔业被引量:1
2015年
岭南地区毗邻大海,水系发达,丰富的水体为渔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优越的自然条件。唐代岭南地区淡水渔业和海洋渔业都有了一定发展,水产品种类繁多,且已进入市场出售。渔业生产技术比前代有了一定进步,在养殖和捕捞方面都总结出一些技术经验,加工手段也进一步多样化,丰富的渔业生产和加工技术从另一方面又促进了渔业的发展。唐代岭南地区的渔业以海洋渔业为重,生产方式上,海洋渔业以捕捞为主,而淡水渔业则捕捞与养殖并重。
郭茹星王社教
关键词:唐代岭南渔业
樊迟问稼故事所见先秦儒农关系被引量:3
2015年
"樊迟请学稼"是《论语》中的一个故事章节,历来解读不一,若将此事置于农史学科视野审读,或可研判先秦时期儒家与农家之关系。从樊迟问稼之内容看,先秦农家有农官(农稷)之学、农技之学和农户之学三种流派。从樊迟问稼之对象看,孔子时代诸子百家自成派系,各有术业,专门化的知识体系已经形成并有了各自独立的发展,儒家与农家处于相互疏离的对等关系。从樊迟问稼之主体意图看,儒家弟子樊迟意在探索一条适宜于儒者的农业道路,即在儒家与农业之间寻求建立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
卜风贤
关键词:农史研究
秦汉时期林木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林木资源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使用最为普遍的物质。秦汉时期是中国林木资源全面开发利用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古代民众利用自然林、栽培经济林,使之成为人民生计的重要来源,形成以园圃制为基础的农林复合经济模式。在商品经济刺激下,木材及林副产品成为大宗货物进入到各阶层民众生活之中,林木资源商品化已达到较高的程度。因此,林木资源亦成为国家财富的重要来源,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秦汉时期得到全面实现,可以说天下资财半出于材。林木资源的开发利用,呈现出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多重历史面相,并对古代中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李淮东
关键词:秦汉时期林木资源
关于棉花传入河南时间和地理分布的几个问题
2016年
本文主要利用地方志、农书、诗集等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河南植棉历史的考察,发现棉花至迟在十四世纪四五十年代首先从南方通过两条路径传入到豫北和豫南,明初在政府的命令下开始推广种植。同时,河南的植棉存在区域差异性,从空间的角度看,由于自然、社会条件等因素之间的不同,豫北与豫西地区是发展较快的地区;从地理环境的角度看,棉花多种植在丘陵贫瘠之地。到了清朝,植棉地域有一定程度的扩大,特别是铁路修建和美棉传入之后,植棉分布区域出现两种趋势,一是多在铁路沿线,二是从较贫瘠地向肥沃之地扩展。
史行洋
关键词:明清时期棉花地理分布
区域科技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被引量:1
2017年
区域科技史是科技史学科的分支方向之一,在历史地理学区域理论基础上,加强区域科学技术史研究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陕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学科点在研究生培养、科学研究和"有用于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突出西北地区科技史研究中的区域导向与问题汇总,集中力量研究了与西北地区历史与现实密切相关的资源环境问题,形成了基于西北地区区域特征的地理学史、农业史、水利史、灾害史、城乡建设和工程技术史等特色性学科方向。
卜风贤刘丹迪季旭武文花
关键词:历史地理研究
元代塔塔里屯田与粮仓新考被引量:3
2017年
学界对元代河西塔塔里地区屯田置司、置屯位置与粮仓数量众说纷纭。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考古发现与实地调查,文章对元代不同时期今内蒙古后套平原屯田万户府营司、屯所、粮仓地理位置进行了新的考证,从而厘清了塔塔里地区屯田、粮仓废置沿革以及屯粮向漠北运输路线。
王社教石坚军
内蒙古达拉特旗清代的土地垦殖过程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根据历史文献并结合地名志资料,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复原出了内蒙古达拉特旗清代较高分辨率的土地垦殖时空过程,并分析了影响土地垦殖进程的诸因素。结果表明:1)清初至道光七年(1827),由于清初的蒙汉隔离政策,康熙西征路线及其造成的物资需求和达拉特旗北部商业发达的原因,达拉特旗垦殖处于私垦阶段,垦殖的重点为北部沿黄河地区。2)道光八年(1828)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在内部叛乱的扰乱、内地人口剧增的现实以及蒙地办公经费的紧张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达拉特旗垦殖进入民垦合法阶段,垦殖的重点转移到东北部沿河地区。3)光绪二十八年(1902)至宣统三年(1911),主要由于清末赔教款造成的财政危机,最终使得达拉特旗垦殖步入官垦阶段,垦殖的重点回到北部沿黄河地区,并且南部土山丘陵也成为垦殖的次重点地区。
韩强强王社教
关键词:北方农牧交错带清代
南宋时期“稻麦共存”农业景观及其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稻麦共存”概念可客观全面地总结南宋时期稻作与麦作的关系。“稻麦共存”农业景观内部占据核心地位的是非复种关系的稻作与麦作。“稻麦共存”农业景观的形成与避乱南下的北人及南宋王朝积极开展的营田活动密切关联,其一般意义在于增加粮食产量和防范自然灾害,深远意义在于推动了南方地区夏麦税的产生与发展。
黄嘉福
关键词:北人
《齐民要术》中的抗御灾害思想探析被引量:1
2018年
《齐民要术》注重农业生产技术的总结,在灾害频发的大背景之下,其抗御灾害思想也是著作的主要内容。此前对《齐民要术》中抗御灾害的思想的研究认为其几乎都是以生产自救为手段,围绕争取高产而展开。《齐民要术》中的抗灾思想可通过其与此前农书中描述的抗御灾害思想的比较凸显出来,进而可以总结出其抗御灾害思想具有重视技术、重视积余、重视多种种植、重视方术四个特点。《齐民要术》中抗御灾害思想在当时也处于先进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田琼
关键词:齐民要术贾思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