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JB03162)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林贤浩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神经组织
  • 1篇神经组织蛋白...
  • 1篇酸化水
  • 1篇组织蛋白
  • 1篇磷酸
  • 1篇磷酸化
  • 1篇磷酸化水平
  • 1篇精神分裂症
  • 1篇精神分裂症患...
  • 1篇隔核
  • 1篇分裂症
  • 1篇伏隔核
  • 1篇白质
  • 1篇DARPP-...

机构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林贤浩

传媒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0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精神分裂症患者伏隔核的DARPP-32及其磷酸化水平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DARPP32蛋白及其苏氨酸磷酸化水平和精神分裂症症状的关系。方法取1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I型7例,Ⅱ型10例)和9例对照组的脑组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定伏隔核中DARPP32、34PDARPP32和75PDARPP32的水平。结果在脑的伏隔核,对照组、I型组、Ⅱ型组的DARPP32分别为(100.0±7.3)、(70.8±4.7)和(96.2±5.8),(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34PDARPP32分别为(100.0±8.7)、(66.3±7.0)和(102.0±9.2),(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而75PDARPP32分别为(100.0±19.9)、(79.8±7.0)和(118.1±22.0),(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结论DARPP32及其在34苏氨酸磷酸化程度的减少和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有关。
林贤浩
关键词:DARPP-32精神分裂症伏隔核神经组织蛋白质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