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342)
- 作品数:8 被引量:51H指数:5
- 相关作者:崔燕何俊峰余四九杨波贺延玉更多>>
- 相关机构:甘肃农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牦牛心脏肺脏对高海拔低氧的适应性结构
- 牦牛是生活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土著动物,号称'高原之舟'。动物生活在高海拔低氧环境中容易引发高山病,主要表现为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厚,其中以牛科动物最为明显。但是,世居高原的土著动物牦牛无上述症状发生。为此...
- 何俊峰贺延玉崔燕
- 关键词:牦牛心脏肺脏HIF-1A
- 文献传递
- 牦牛胎儿肺脏发育的形态学研究
- 本实验选取40份不同胎龄的牦牛肺脏样本,通过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的方法对牦牛肺发育过程进行研究,旨在为发育生物学提供形态学资料。结果表明,牦牛胚胎肺发育可分为5个时期:①胚胎期(30~50天)胚胎出现肺芽,其分支形成主支气管...
- 杨琨余四九何俊峰崔燕
- 关键词:牦牛胎儿组织学发育
- 成年牦牛心室肌微血管床的形态学特征被引量:2
- 2007年
- 对6头健康成年牦牛颈静脉放血致死并取出心脏,经左右冠状动脉同时灌注甲醛碳素墨水,再经40 g/L多聚甲醛水溶液充分固定,取心室组织块石蜡包埋、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显微镜测微尺测量并照相。结果显示,牦牛心室微循环床中微动脉的直径小于100μm,以分叉状或梳状发出分支,走行多弯曲,呈蛇行状或螺旋状。终末微动脉管径均小于15μm。牦牛的毛细血管直径小于10μm。毛细血管之间形成H形或Y形的广泛吻合。吻合的毛细血管主要有3种不同的来源。牦牛微静脉的直径小于300μm,呈树根样结构。一条微静脉由若干条不同来源的毛细血管结合而成。牦牛心室肌中存在着动静脉吻合。
- 贺延玉崔燕
- 关键词: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
- 牦牛胎儿肺脏发育的形态学研究
- 本实验选取40份不同胎龄的牦牛肺脏样本,通过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的方法对牦牛肺脏发育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牦牛胚胎肺脏发育分为5个时期:1.胚胎期(30~50天)胚胎出现肺芽,其分支形成主支气管,进一步分出叶支气管,上皮均为...
- 杨琨崔燕
- 关键词:牦牛胎儿组织学发育
- 文献传递
- 成年牦牛与黄牛肺内肺动脉结构组织和形态学比较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运用组织学研究方法,比较成年牦牛和平原黄牛肺动脉的结构组织和形态学差异,初步探讨成年牦牛肺动脉对低氧的适应性结构。结果表明,成年牦牛肺动脉管壁直径小于200μm时,仍含有较多的弹性纤维,在直径为50μm的肺动脉管壁中,仍存在1-2层完整的平滑肌。而成年黄牛其肺动脉管壁直径小于100μm时,其管壁中含有的弹性纤维比成年牦牛直径大小相似的肺动脉管壁中的弹性纤维少,平滑肌消失或呈月牙状分布,但外弹性膜完整。成年平原黄牛肺动脉血管中膜的MT值随管径的增加逐渐减小,成年牦牛肺动脉血管中膜MT值在管径为100-200μm时最大,然后逐渐减小。至肺门部时,其肺动脉血管中膜MT值接近相等,且差异不显著。因此,成年牦牛肺动脉含有的弹性纤维比成年平原黄牛多,该结构特点是成年牦牛在高原低氧环境下维持肺动脉较好射血功能的结构基础,此外,与成年黄牛比较可见,成年牦牛50μm直径的肺微动脉仍具有完整的平滑肌层,这一现象可能是牦牛在高原低氧环境下维持较好血流的结构基础。
- 周金星余四九何俊峰崔燕
- 关键词:肺动脉
- 成年牦牛心室壁微血管的形态特征被引量:10
- 2008年
- 用ABS血管铸型、扫描电镜观察法和血管炭素墨水灌注、组织切片法研究了成年牦牛心脏微血管的构筑特征,首次对各级微血管的管径和毛细血管的密度进行了测量,并对成年牦牛心室壁的微血管进行了分类。结果显示:成年牦牛心脏微动脉、毛细血管前微动脉和毛细血管的管径平均值分别为为78.50±10.23μm,16.24±2.27μm,6.57±2.28μm。其管径范围分别为12.5-100μm,12.50~19.99μm,6.25-12.50μm。成年牦牛心脏微动脉一般经3-4级分支才发出毛细血管,其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级分支的管径平均值分别为87.64±4.87μm,69.46±6.67μm,48.52±5.77μm,30.45±5.44μm。其范围分别为79.55-95μm,59.31~79.55μm,37.50~59.31μm,19.99~37.50μm。成年牦牛心肌层毛细血管的密度为2528±263根/mm^2,靠近心外膜处毛细血管的密度为1864±179根/mm^2,心内膜毛细血管的密度为1636±235根/mm^2。成年牦牛心脏微动脉铸型表面呈典型的"树皮样"结构,偶尔可见卵圆形的内皮细胞核压痕。成年牦牛心脏毛细血管前微动脉铸型形态呈锥状,铸型表面有环行缩窄。成年牦牛心脏的毛细血管铸型表面光滑,有环形缩窄,无内皮细胞核压痕。成年牦牛心肌层中毛细血管与心肌纤维平行,并形成"H"形或"Y"形的广泛吻合,而在靠近心内膜处毛细血管形态较为扭曲,毛细血管多形成平面或立体的吻合。成年牦牛心脏微静脉管径多在300μm以下,管腔扁且不规则,微静脉铸型呈"树根"样结构。
- 崔燕贺延玉王剑
- 关键词:牦牛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
- 高原牦牛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分布被引量:5
- 2008年
-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1日龄牦牛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分布进行了研究,以探讨牦牛肺对高原的适应性机理。结果显示,VEGF大量分布于导气部上皮的Clara细胞胞质和伴行肺动脉内皮细胞胞质内;在导气部上皮的纤毛细胞、管壁平滑肌内也有分布;VEGF在肺动脉平滑肌中的分布随着管径的减小而减少;在呼吸部上皮内没有VEGF分布,仅在肺泡壁有散在分布。表明,低氧能刺激1日龄牦牛肺导气部和肺动脉内的VEGF含量增加,从而对牦牛肺的发育产生影响,这可能是牦牛肺能适应高原低氧环境的重要因素。
- 何俊峰崔燕
- 关键词:牦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牦牛胎儿肺脏发育的形态学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本实验选取40份不同胎龄的牦牛肺脏样本,通过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的方法对牦牛肺发育过程进行研究,旨在为发育生物学提供形态学资料。结果表明,牦牛胚胎肺发育可分为5个时期:(1)胚胎期(30~50d),胚胎出现肺芽,其分支形成主支气管,进一步分出叶支气管,上皮均为假复层柱状上皮;(2)假腺期(50~120d),支气管树发育明显,末端终蕾结构似腺体,为假复层柱状上皮;(3)小管期(120~180d),呼吸部发育明显,终蕾腺泡样结构消失,可见多处管状分支,上皮为单层柱状或单层立方;(4)囊状期(180~220d),终囊管壁由较厚肺泡隔及原始肺泡组成,少数原始肺泡上皮分化为扁平的肺泡Ⅰ型细胞和立方形的肺泡Ⅱ型细胞;(5)肺泡期(220~260d),形成肺泡,大部分上皮细胞分化为扁平的肺泡Ⅰ型细胞和立方形的肺泡Ⅱ型细胞。胚胎期和假腺期支气管和终蕾上皮的糖原含量丰富,从小管期开始,上皮细胞糖原含量开始急剧减少。之后的几个时期,只有导气部个别上皮细胞PAS反应呈阳性。实验结果表明:牦牛胎儿的肺脏发育的特点与普通牛的基本相似,主要不同点是牦牛的囊状期较短,肺泡期较长,即牦牛胎儿的肺脏更早发育成熟。
- 杨琨余四九何俊峰崔燕
- 关键词:牦牛胎儿组织学发育
- 成年牦牛支气管动脉的组织结构观察被引量:7
- 2011年
- 运用组织学方法对成年牦牛肺支气管动脉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以探索支气管动脉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性结构。支气管动脉分布于支气管、胸膜、淋巴结、小叶间隔、肺动脉与肺静脉外膜、迷走神经鞘膜及气管腺周围,其中膜厚度占外径百分率MT(%)的均值为(33.30±11.03)%。肺外支气管动脉内皮下层无纵行平滑肌束,但进入支气管壁后其内弹性膜分叉并包绕纵行平滑肌束;中膜平滑肌结构较致密,外膜中含纵向螺旋状排列的胶原纤维束和弹性纤维。小支气管黏膜固有层中含有大量的支气管小动脉,数量可达(120±51)条/mm2。虽然黏膜固有层与外膜中的支气管动脉管径相差较大,但中膜平滑肌的厚度却很相近。可见,成年牦牛肺内支气管动脉管壁中的平滑肌含量非常丰富,是一种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性结构,表明低氧对牦牛肺有一定的影响。
- 马兴斌崔燕何俊峰杨波
- 关键词:牦牛支气管动脉
- 成年牦牛支气管动脉的组织结构观察
- 运用组织学方法对成年牦牛肺支气管动脉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以探索支气管动脉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性结构。支气管动脉分布于支气管、胸膜、淋巴结、小叶间隔、肺动脉与肺静脉外膜、迷走神经鞘膜及气管腺周围,其中膜厚度占外径百...
- 马兴斌崔燕何俊峰杨波
- 关键词:牦牛支气管动脉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