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60163)

作品数:12 被引量:95H指数:8
相关作者:陈尚钘范国荣王鹏王宗德郭丹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国家林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农业科学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化学工程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理学

主题

  • 9篇活性
  • 6篇抑菌
  • 6篇抑菌活性
  • 5篇衍生物
  • 3篇柠檬醛
  • 3篇氢化
  • 3篇精油
  • 2篇对植
  • 2篇抑制活性
  • 2篇植物病原
  • 2篇植物病原菌
  • 2篇山苍子
  • 2篇山苍子油
  • 2篇生物活性
  • 2篇铵盐
  • 2篇香茅
  • 2篇香茅醛
  • 2篇卤化
  • 2篇季铵
  • 2篇季铵盐

机构

  • 12篇江西农业大学
  • 3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国家林业局

作者

  • 12篇陈尚钘
  • 10篇范国荣
  • 9篇王鹏
  • 8篇王宗德
  • 4篇郭丹
  • 4篇李兆双
  • 3篇肖转泉
  • 3篇陈金珠
  • 1篇黎祖尧
  • 1篇钟佳
  • 1篇雷潇
  • 1篇周玉慧
  • 1篇国颖
  • 1篇侯晓林

传媒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林产化学与工...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应用化工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广东化工
  • 1篇广州化工
  • 1篇生物质化学工...

年份

  • 2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氢化诺卜基吡啶类卤化铵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以氢化诺卜基氯、氢化诺卜基溴和氢化诺卜基碘为原料,分别与吡啶及其同系物(α-甲基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4-甲基吡啶)通过季铵化反应,制得N-氢化诺卜基吡啶类氯化铵、N-氢化诺卜基吡啶类溴化铵和N-氢化诺卜基吡啶类碘化铵共7种氢化诺卜基吡啶的季铵盐类化合物,分别为N-氢化诺卜基吡啶溴化铵(2a)、N-氢化诺卜基吡啶碘化铵(2b)、N-氢化诺卜基吡啶氯化铵(2c)、N-氢化诺卜基-γ-二甲氨基吡啶溴化铵(2d)、N-氢化诺卜基-γ-二甲氨基吡啶碘化铵(2e)、N-氢化诺卜基-α-甲基吡啶碘化铵(2f)、N-氢化诺卜基-γ-甲基吡啶溴化铵(2g)。采用了质谱(MS),核磁共振(1H NMR,13C NMR)及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化合物的结构;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了7种化合物对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柑橘茎点霉菌(Phoma citricarpa)、柑橘炭疽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glecosporioides)、猕猴桃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actinidia)和枣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mauritiana)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在500 mg/L下,7种化合物对5种供试病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2d和2e对柑橘茎点霉菌和猕猴桃拟盘多毛孢菌的抑菌率为100%,均高于对照样多菌灵对这2种病原菌的抑制率,而2d对葡萄座腔菌的抑制率达到100%,与对照样多菌灵的抑菌效果一样。
金霖霖肖转泉范国荣陈金珠王鹏王宗德陈尚钘
关键词:吡啶季铵盐抑菌活性
柠檬醛衍生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被引量:7
2014年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紫罗兰酮、β-紫罗兰酮、甲基紫罗兰酮、异甲基紫罗兰酮、鸢尾酮、柠檬腈6种柠檬醛衍生物对辣椒疫病菌、枇杷炭疽病菌、水稻纹枯病菌、莴苣菌核病菌4种常见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6种化合物对4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也增强;通过本试验从6种化合物中依次筛选出对莴苣菌核病菌、水稻纹枯病菌、枇杷炭疽病菌、辣椒疫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的分别是柠檬腈、紫罗兰酮、β-紫罗兰酮、柠檬腈,其EC50依次分别为8.83、14.02、15.77、9.46μg/mL。
周玉慧陈尚钘范国荣王宗德侯晓林
关键词:紫罗兰酮植物病原菌
二烷基氢化诺卜基苄基卤化铵的合成及抑菌活性被引量:8
2017年
以氢化诺卜基溴为原料,分别与二甲胺、二乙胺、二正丙胺反应得到3种二烷基氢化诺卜基胺,后者再分别与溴化苄、氯化苄、碘化苄反应制得了7种二烷基氢化诺卜基苄基卤化铵,其结构经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确认,这7种化合物均为新化合物.以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parva)、柑橘茎点霉菌(Phoma citricarpa)、柑橘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ecosporioides)、猕猴桃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actinidia)、枣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mauritiana)为供试菌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7种化合物对供试菌种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在500 mg·L-1的浓度下,7种化合物对葡萄座腔菌的抑制率均达80%以上,对柑橘黑斑病菌的抑制率均比多菌灵的抑制率更高,且N,N-二乙基-N-氢化诺卜基苄基碘化铵对柑橘黑斑病菌的抑制率高达100%.化合物N,N-二甲基-N-氢化诺卜基苄基碘化铵和N,N-二乙基-N-氢化诺卜基苄基碘化铵对猕猴桃拟盘多毛孢菌的抑制率均在80%以上,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刘显亮金霖霖肖转泉范国荣陈金珠王宗德陈尚钘
关键词:苄基季铵盐抑菌活性
山苍子油主成分及其衍生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0
2016年
为筛选出新的对油茶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和水稻稻瘟病菌(Pyricularia grisea)3种常见植物病原菌有效的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山苍子油主成分及其衍生物15种化合物对这3种常见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15种化合物对3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通过本试验从15种化合物中依次筛选出对油茶炭疽病菌、水稻稻瘟病菌和西瓜枯萎病菌的抑菌作用最强的分别为乙位紫罗兰酮、柠檬腈、鸢尾酮,其EC50依次为31.53,37.64,133.60 mg/L。油茶炭疽病菌、水稻稻瘟病菌经乙位紫罗兰酮、柠檬腈处理后,其菌体细胞相对渗透率明显增大,表明细胞膜发生了破坏;而西瓜枯萎病菌经鸢尾酮处理后细胞相对渗透率先增大后减少,表明细胞膜没有发生破坏。
郭丹雷潇王鹏陈尚钘范国荣王宗德
关键词:衍生物植物病原菌
樟树精油提取方法研究与进展被引量:10
2015年
概述了樟树精油的不同提取方法,主要包括水蒸气蒸馏、有机溶剂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以及各种优化工艺所需的辅助萃取技术,通过对每一种提取工艺的流程介绍,比较其优缺点以及各种方法的应用前景。本文还在之前的基础上讨论了樟树精油提取方法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为进一步优化樟树精油提取方法提供参考。
李兆双郭丹王喜男王鹏陈尚钘
关键词:精油化学性质
樟树精油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15年
概述了樟树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按樟树所含主要化学成分的不同,将樟树划分为芳樟型,樟脑型,油樟型,异樟型和龙脑型等5个化学类型,主要含有芳樟醇、樟脑、黄樟油素、橙花叔醇和龙脑等化含物。介绍了樟树精油的抑菌活性与应用,综述了其对细菌、真菌的抑制作用,并讨论了我国樟树育种、精油提取及精深加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樟树精油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郭丹曾解放范国荣王鹏陈尚钘
关键词:精油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氢化诺卜醛环状缩醛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被引量:10
2014年
以氢化诺卜醇为原料,经氯铬酸吡啶(PCC)氧化合成氢化诺卜醛,再由氢化诺卜醛与乙二醇、1,2-丙二醇和1,3-丙二醇分别发生缩合反应,合成了氢化诺卜醛乙二醇缩醛(2a)、氢化诺卜醛1,2-丙二醇缩醛(2b)、氢化诺卜醛1,3-丙二醇缩醛(2c),其结构经FT-IR、EI-MS、1H NMR、13C NMR确认,3种化合物均为新化合物.以枇杷炭疽病菌(Cd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油茶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辣椒疫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水稻纹枯病菌(hizocitonia solani)、水稻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莴苣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为实验对象,开展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100 mg·L-1浓度下,3种化合物对6种病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化合物2c对辣椒疫病菌抑菌率达到100%,化合物2b对水稻纹枯病菌抑菌率达到98.78%,化合物2a和2c对油茶炭疽病菌、2b对莴苣菌核、2c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菌率均在80%以上.
徐丽锋肖转泉王鹏范国荣陈金珠陈尚钘王宗德
关键词:抑菌活性
山苍子油活性成分对木材真菌的抑制作用被引量:7
2016年
为筛选出新的对绵腐卧孔菌、绿色木霉和彩绒革盖菌3种常见木材真菌有效的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山苍子油主成分及其衍生物共10种化合物对这3种常见木材真菌的抑制率,建立毒力方程并分析其活性。结果表明:10种化合物对3种常见木材真菌的生长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通过10种化合物对3种常见木材真菌的毒力回归分析,并与三唑酮相比较,依次筛选出对绵腐卧孔菌、绿色木霉和彩绒革盖菌的抑制作用最强的分别为柠檬醛1,2-丙二醇缩醛、β-紫罗兰酮和鸢尾酮,其半数有效抑制质量浓度(EC50)依次分别为18.69、23.50和32.21 mg/L。3种真菌分别经柠檬醛1,2-丙二醇缩醛、β-紫罗兰酮和鸢尾酮处理后,菌体细胞膜的相对渗透率发生变化,表明山苍子油活性成分的木材防腐作用与菌体细胞膜遭破坏有关。
郭丹李兆双王鹏陈尚钘范国荣王宗德
关键词:抑菌活性
天然柠檬醛衍生物对食品腐败细菌的抑制活性被引量:8
2016年
采用抑菌圈法和琼脂二倍稀释法,测试了12种天然柠檬醛衍生化合物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12种天然柠檬醛衍生化合物对4种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异丁酸香叶酯对大肠埃希菌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为14.83 mm,最低抑菌浓度为8 mg·L^(-1);橙花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80和14.33 mm,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8和16 mg·L^(-1);香叶醇对绿脓杆菌抑制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为15.00 mm,最低抑菌浓度为16 mg·L^(-1)。经天然柠檬醛衍生物处理后,食品腐败细菌细胞膜的相对渗透率升高,表明这些化合物可能对细菌细胞膜具有破坏作用。
李兆双王喜男王鹏陈尚钘范国荣王宗德
关键词:抑菌活性
江西古樟树枝叶精油及成分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江西省内100棵古樟树枝叶精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精油成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不同古樟树枝叶中精油的得率及化学成分差异较大,精油得率最高为2.12%(以鲜样重计)。古樟树枝叶精油中芳樟醇含量超过50%的有41个,最高值达90.84%,含量总体平均值为65.33%;桉叶油素含量超过50%的样品有17个,最高值达到76.77%,总体平均值为59.11%;龙脑含量超过80%的样品有12个,最高值达到94.43%,总体平均值为89.27%左右。对含芳樟醇的精油进行了减压精馏分离,得到芳樟醇组分纯度为99.45%,其结构经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技术进行了表征确认。本研究可为古樟树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李兆双王喜男王鹏黎祖尧陈尚钘
关键词:精油芳樟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