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25B07-03)

作品数:5 被引量:121H指数:5
相关作者:汪吉东张永春常志州许仙菊孙丽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丹阳市农林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项目全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水稻
  • 2篇氮磷钾
  • 2篇养分
  • 2篇养分吸收
  • 2篇土壤
  • 2篇磷钾
  • 1篇氮磷钾不同配...
  • 1篇氮磷钾配比
  • 1篇稻麦
  • 1篇稻麦产量
  • 1篇典型水稻土
  • 1篇养分供应
  • 1篇养分吸收利用
  • 1篇有机质
  • 1篇施肥
  • 1篇水稻产量
  • 1篇水稻土
  • 1篇碳库
  • 1篇碳库管理指数
  • 1篇土壤反应

机构

  • 5篇江苏省农业科...
  • 2篇丹阳市农林局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江苏省农林厅

作者

  • 5篇张永春
  • 5篇汪吉东
  • 1篇王绪奎
  • 1篇王志明
  • 1篇胡永红
  • 1篇吴金书
  • 1篇孙丽
  • 1篇许仙菊
  • 1篇徐茂
  • 1篇常志州
  • 1篇朱普平

传媒

  • 2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09
  • 4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量秸秆机械化还田对稻麦产量及土壤碳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0
2008年
通过在江苏省环太湖地区开展的机械化稻麦秸秆还田试验,对秸秆还田后水稻、小麦的产量与土壤碳库质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连续秸秆还田3年,小麦苗期的平均株高、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总生物量分别比对照高5%、16%、13%、16%。水稻、小麦产量比对照分别增产180~810kg/hm^2、150~480kg/hm^2,增产幅度分别为2.1%~8.6%、5.1%~13.0%。秸秆还田改善了土壤有机质状况,且有机质各组分对秸秆归还的响应有差异,以秸秆全量还田处理的活性有机质增加最多,为初始土壤的2.5倍,总有机质增加最少,增幅为初始土壤的26%。与初始土壤相比,半量、全量秸秆还田处理的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分别增加了1.52~1.94、1.22~1.99。与对照土壤相比,半量、全量秸秆还田后耕层土壤的碳库管理指数(CPMI)分别提高了67.7%、72.0%。说明秸秆全量还田对于提高耕层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更有效。水稻季的耕层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显著低于小麦季的耕层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稻麦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各组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作物产量与活性有机质及碳库管理指数(CPMI)的相关性要好于有机质,因此,从土壤生产力的角度出发,短期内活性有机质与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比总有机质有更好的指示与评价作用。
张永春汪吉东聂国书丁汉平孙丽许仙菊王志明
关键词:秸秆还田活性有机质碳库管理指数
硫包衣尿素对水稻养分吸收利用及土壤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2
2008年
采用盆栽结合部分大田论证的试验方法,研究了硫包衣尿素(SCU)和常规尿素对水稻生长、营养元素吸收利用及增产效应和土壤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上SCU和常规尿素处理其产量分别是对照的1.20,1.11倍,盆栽试验下为对照的1.92,1.48倍;施肥量相同的SCU处理水稻产量比常规尿素处理增加10.93%~22.23%,SCU提高水稻产量的优势在于千粒重;同常规尿素相比,SCU促进了水稻对磷的吸收,对钾的影响不大。盆栽试验表明,施常规尿素和SCU的处理氮收获指数都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等N量(N 0.15 g/kg土)和等施肥量(0.66 g/kg土)下,SCU处理其氮收获指数显著高于对应的常规尿素处理,施用SCU的处理其氮素的利用率也比常规尿素提高11.79%~20.25%,其氮肥利用率最高达57.58%;短期内适宜施氮量下SCU未降低土壤pH,但随着SCU施用量的增加,土壤酸化明显,且趋势超过常规尿素。
汪吉东张永春郭巧云朱普平胡永红
关键词:水稻硫包衣尿素土壤反应
太湖地区典型水稻土大时间尺度下的肥力质量演变被引量:14
2009年
2004年通过调查与第2次土壤普查(1982年)相对应地块的土壤性状,对太湖流域江苏省武进地区典型水稻土土壤肥力变化趋势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1982年到2004年,该研究区主要的6类水稻土共198个取样点的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显著上升,而pH和CEC显著下降。各亚类水稻土,除小粉土和沙土肥力质量指数有较大幅度提高外,其他类型水稻土肥力质量指数增加不大。各亚类水稻土土壤肥力单因子质量指数变化趋向一致,即1982年各亚类土壤速效钾的单因子质量为最低,其中速效钾单质量指数最小的小粉土为1.48;2004年pH值的质量指数则为最小值,其中pH质量指数最小的白土仅为1.73;同时,各水稻土CEC单质量指数由第2次土壤普查时的2.91~3.0显著下降为2004年的2.14~2.93。因此土壤酸化并伴随盐基离子的淋失是限制研究区水稻土土壤肥力质量的关键因素。
王绪奎徐茂汪吉东王建明张永春
关键词:水稻土肥力质量土壤酸化
氮磷钾不同配比对小麦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43
2008年
应用“3414”田间试验方案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建立丹阳地区小麦产量(Y)与氮(N)、磷(P)、钾(K)肥用量的肥料效应函数Y=141.84+18.16N-2.36N^2+8.73P-1.93P^2+9.81K-0.97K^2+0.07NP+0.46NK+1.32PK,获得在丹阳地区粉沙土中等地力水平下小麦的最佳经济产量为5152.1kg/hm^2,氮、磷、钾的最佳施用量为N216.0kg/hm^2、P20577.2kg/hm^2、K20122.6kg/hm^2。肥料效应方程表明,氮肥对小麦的增产增效最明显,其次是钾肥。氮、磷、钾肥料配合施用能促进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在氮肥处理中,N1水平(94.5kg/hm^2)的氮素利用率为34.5%~44.4%,高于N2水平(189.0kg/hm^2),N3水平(283.5kg/hm^2)最低,仅为29.2%;磷、钾肥利用率的变化趋势与氮肥类似。
谭和芳谢金学汪吉东薛冬娥张永春常志州
关键词:氮磷钾配比小麦产量肥料利用率
氮磷钾配合施肥对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2
2008年
在江苏省丹阳市应用"3416"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料配合施用对水稻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建立了水稻的氮、磷、钾肥料效应方程。结果表明,水稻最佳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N 15.6 kg/667m2、P2O55.2 kg/667m2、K2O 6.8 kg/667m2,最佳经济产量为622.5 kg/667m2。对水稻增产效果的影响表现为氮>钾>磷;过量施用氮、磷、钾肥造成水稻对氮、磷、钾奢侈吸收,造成肥料利用率降低。
谢金学吴金书谭和芳汪吉东张永春
关键词:配合施肥水稻产量养分供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