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5CB121106)

作品数:87 被引量:1,581H指数:23
相关作者:谢小立王凯荣周勋波陈雨海毛任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6篇农业科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7篇土壤
  • 20篇小麦
  • 16篇施肥
  • 16篇水稻
  • 14篇冬小麦
  • 13篇水分
  • 12篇红壤
  • 11篇稻田
  • 10篇大豆
  • 9篇灌溉
  • 8篇水稻土
  • 8篇红壤性
  • 8篇红壤性水稻土
  • 7篇水分利用
  • 7篇利用效率
  • 6篇水分利用效率
  • 6篇农田
  • 6篇夏大豆
  • 6篇红壤稻田
  • 5篇行距

机构

  • 27篇中国科学院亚...
  • 18篇中国科学院
  • 17篇中国科学院遗...
  • 16篇山东农业大学
  • 14篇中国科学院研...
  • 9篇青岛农业大学
  • 5篇东北农业大学
  • 4篇河南科技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上...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中国科学院生...
  • 3篇桃源农田生态...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宜春学院
  • 2篇桃江县农业局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江苏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作者

  • 27篇谢小立
  • 15篇陈雨海
  • 15篇周勋波
  • 15篇王凯荣
  • 13篇毛任钊
  • 11篇孙淑娟
  • 11篇杨国敏
  • 8篇韩晓增
  • 8篇欧阳竹
  • 7篇王卫
  • 7篇杨萍果
  • 6篇尹飞
  • 6篇武兰芳
  • 6篇陈安磊
  • 5篇尹春梅
  • 4篇李全起
  • 4篇谢永宏
  • 4篇许大全
  • 4篇齐林
  • 4篇刘丽平

传媒

  • 8篇生态学报
  • 7篇水土保持学报
  • 6篇农业工程学报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植物营养与肥...
  • 4篇大豆科学
  • 3篇作物学报
  • 3篇植物生理与分...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土壤
  • 2篇河南农业科学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农业现代化研...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玉米科学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2
  • 8篇2011
  • 17篇2010
  • 12篇2009
  • 23篇2008
  • 17篇2007
  • 6篇2006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施肥模式下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对土壤有机碳和磷素变化的响应被引量:41
2007年
通过15年的红壤稻田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MB-P)对土壤有机碳和磷素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红壤稻田有机碳源的长期投入和土壤有机碳的逐年升高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维持在较高水平(>800 mg.kg-1),是稻田土壤MB-P(>16.0 mg.kg-1)提高的主要原因.长期不施磷肥条件下,土壤全磷含量与试验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而土壤有机磷含量平均提高了29.3%;土壤亏损的磷形态主要是无机磷(Al-P、Fe-P、Ca-P和O-P),其中Al-P含量处于最低水平(平均0.5 mg.kg-1).另外,长期不施磷肥土壤的MB-P远高于Olsen法提取态磷(Olsen-P)(<7.0 mg.kg-1),而稻田土壤MB-P与Al-P呈显著相关(P<0.05),表明土壤微生物对稻田土壤Al-P、Fe-P、Ca-P和O-P的利用是促进其向有效磷方向转化的关键途径.磷肥配合有机养分循环利用不仅提高了土壤磷库的积累,而且通过土壤微生物的活化有效地提高了土壤磷的有效性.
陈安磊王凯荣谢小立刘迎新
关键词:红壤性水稻土土壤有机磷土壤无机磷
太行山山前平原冬小麦-夏玉米推荐施肥指标的修正被引量:22
2007年
采用3种肥料效应模型,分析模拟了太行山山前平原高产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制度下的施肥量与作物产量之间的效应关系。结果表明,采用线型+平台模型拟合,冬小麦和夏玉米生育期的最佳施氮量分别为91 kg/hm^2和39.7 kg/hm^2,在保证作物产量不减的情况下,比当地农民采用的传统二次型施肥模型的施氮量分别减少59%和79.7%。华北平原高产区长期过量施用氮肥,造成土壤中有不同程度的硝态氮积累,故施用基肥时,应特别注重测定田间土壤根层(0~60 cm)的硝态氮含量。通过养分平衡长期定位试验表明,该区磷肥合理施用量为P2O575 kg/hm^2。实行冬小麦秸秆还田情况下,冬小麦季宜施用钾肥K2O 45 kg/hm^2,夏玉米季可以不施钾肥。依据该文推荐的施肥指标可使冬小麦季节省肥料投资407.4元/hm^2,玉米季节省肥料投资503.8元/hm^2,两季作物的施肥利润均显著提高。为中国华北平原粮食高产区合理施用化肥、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经济和生态效益提供了参考依据。
杨莉琳贾良良胡春胜张福锁毛任钊
关键词:施肥模型肥料效益硝态氮
不同施氮量下一次与分次施氮对大豆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5
2010年
采用框栽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施氮量下一次和分次施氮对种植大豆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组成,土壤酶活性及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菌占绝对优势,细菌数量的变化决定微生物总数量的变化。不同施氮量下一次和分次施氮土壤细菌、微生物总数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相同施氮量下,除225 kg/hm2水平外,分次施氮土壤微生物总数量分别较一次施氮各处理土壤微生物总数量增加了30.3%和6.3%;而生物多样性指数则是一次施氮均高于分次施氮各处理。一次施氮土壤脲酶和转化酶活性的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而分次施氮方式下,土壤脲酶和转化酶活性则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同施氮量下,分次施氮土壤脲酶和转化酶活性均高于一次施氮各处理。
严君韩晓增王树起李晓慧朱巍巍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转化酶分次施氮大豆
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有机氮组分的影响被引量:41
2008年
通过16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红壤性水稻土有机氮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化肥处理对土壤各氮素含量的作用不明显;有机物料循环特别是有机肥和化肥配施显著提高了土壤矿质氮和有机氮含量,提高幅度分别为55.2%和38.8%.有机物料循环处理显著提高了酸解性氮组分,其对土壤铵态氮、氨基糖氮和未知氮含量的提高幅度分别为36.5%、68.4%和73.9%;有机物料与化肥配施后,氨基酸氮含量也显著提高,提高幅度达71.1%,但是降低了未知氮含量,降低幅度为34.5%.此外,各施肥处理土壤累积矿化氮量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有机物循环或配施化肥处理土壤矿化氮量均高于单施化肥处理.
宗海英王凯荣谢小立
关键词:长期施肥红壤性水稻土有机氮组分
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稻田土壤磷吸附与解吸的动态研究被引量:38
2014年
为了探讨土壤对磷素的固定与释放过程,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红壤稻田0~20 cm和20~40 cm土壤对磷的吸附和解吸动态.结果表明,0~20 cm土壤对磷的吸附量培养前期快速增大、后期趋于稳定,20~40 cm土壤对磷的吸附量呈培养前期快速增大、后期缓慢增大的态势.长期有机物循环配施化肥显著降低了0~20 cm土壤磷吸附量,与单施化肥相比,其对土壤磷的吸附量降低幅度达20.1%;无肥基础上的有机物循环利用效果次之,单施化肥无明显效果.各施肥模式对20~40 cm土壤磷的吸附特性影响较小.土壤对磷的解吸量主要集中在前几次浸提,且随浸提次数的增多而减小.长期有机物循环利用促进了0~20 cm土壤磷素的解吸,有机物循环利用配施化肥效果更佳,其对土壤磷的累积解吸率较单施化肥提高幅度达72.2%;单施化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壤对磷的解吸.长期有机物循环利用对20~40 cm土壤磷的解吸特性影响不大.0~20 cm土壤对磷的解吸量和累积解吸率均低于20~40 cm土壤.化肥基础上的有机物循环利用促进了土壤中磷素的活化,改善了磷素肥力水平.
赵庆雷吴修袁守江王凯荣高洁陈峰张士永孙公臣谢小立马加清
关键词:红壤性水稻土
铅胁迫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6
2008年
试验选用玉米为试材,在盆栽条件下设置不同铅处理浓度,通过测定不同生育时期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叶绿素含量(Chl)和产量等指标,探讨了不同浓度铅胁迫对玉米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浓度的铅胁迫处理,除低浓度铅处理的各项指标基本好于对照外,其余处理均不同程度地使叶片Tr下降,Pn、Cs和Chl含量降低,Ci上升;②铅胁迫影响了玉米子粒产量形成。穗粒数的减少是玉米产量下降的主要限制因子。进一步分析成熟后的果穗性状,发现铅胁迫主要是通过秃尖和穗长变化影响穗粒数和穗粒重,最终影响子粒产量。
明华曹莹胡春胜张玉铭程一松
关键词:玉米铅胁迫光合特性
烟田杂交晚稻肥料的合理施用研究
2007年
以新香优80为材料,研究了烟田杂交晚稻的肥料施用。结果表明:合理施肥(施N60kg、K2O 30kg/hm2加烟秆还田)的晚稻产量为7068 kg/hm2,比两种烟农习惯施肥分别高产1831kg/hm2和2021kg/hm2,分别增产35.0%和40.0%。合理施肥节省化肥N50%,N肥产投比为1.37,比两种烟农施肥分别高101%和108%;N肥偏生产力为70.7kg籽粒/kgN,比两种烟农施肥分别高116%和124%。晚稻合理施肥的稻蓟马、纵卷叶螟、纹枯病、稻飞虱等主要病虫害明显比两种烟农施肥轻。
汪汉林青先国谢小立苏以荣吴金水
关键词:烟田杂交晚稻施肥方法
不同播量与行距对小麦产量与辐射截获利用的影响被引量:28
2014年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设置了3个播种量(6kg·667m-2、9kg·667m-2和12kg·667m-2)和3个种植行距(20cm、25cm和30cm)共9个处理。通过测定小麦群体生长动态、辐射截获量和籽粒产量,研究分析不同行距和播种量对小麦产量形成和辐射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群体总茎数和叶面积指数表现为随播种量增大而增加;在相同播种量下,尽管20cm行距的小麦分蘖数最高,但其有效成穗数却最低;叶面积指数与群体总茎数变化动态一致,而叶日积却表现为随行距和播量加大而增加。在相同播种量下,籽粒产量和辐射利用效率均随着种植行距增加呈递增趋势变化,在3个播种量下表现趋势一致。行距由20cm增加到25cm和30cm,籽粒产量平均增加81.62g·m-2和162.53g·m-2,截获辐射利用效率平均增加0.18%和0.35%。产量和截获辐射利用率在行距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而播种量之间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播种量和行距之间也没有明显互作效应。由此说明:调整行距对产量的影响作用大于调整播种量对产量的影响作用。因此,在水肥条件较好的黄淮海平原区小麦生产中,把传统种植行距15-20cm调整为25~30cm,播种量在常规播种量的基础上适量增加,可以提高小麦单产与辐射资源利用潜力。
武兰芳欧阳竹
关键词:籽粒产量播种量种植行距小麦
小麦-不同施肥方式对黑土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1
2010年
采用温室盆栽的方法,探讨了不同化肥和小麦根系活动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种小麦条件下,施氮磷钾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真菌数量,增幅为47.0%;不同肥料均显著增加了土壤脲酶活性和土壤磷酸酶活性,增幅为17.2%~32.7%和21.2%~25.9%。种植小麦条件下,根系活动极显著促进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脲酶和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增加,增幅分别为39.0%、302%和38.5%;根系活动与肥料耦合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幅为3.3%~31.4%。小麦和肥料耦合显著增加土壤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增幅为59.0%~168%和15.2%~26.7%。磷酸酶活性、细菌数量、真菌数量与小麦根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
李晓慧韩晓增王树起严君
关键词:小麦根系施肥脲酶磷酸酶
冬小麦种群不同分布方式对农田小气候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7
2008年
本试验研究了冬小麦种群不同分布方式对农田小气候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5种分布方式,即行距×株距分别为A:7cm×7cm,B:14cm×3.5cm,C:24.5cm×2cm,D:(20+40)cm×1.6cm(行距为20cm和40cm间隔出现),E:49cm×1cm,A处理株距与行距相等,A到E处理株距依次变窄,行距依次变宽。结果表明,行株距分布较均匀的B处理能够明显降低近地面空气温度和0~5cm土壤温度,增加空气相对湿度,减少了棵间蒸发。从能量平衡角度看,B处理能够降低湍流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提高潜热通量,改变近地面的微气候状况。行株距最为均匀的A与B处理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穗数呈显著正相关。
孙淑娟周勋波陈雨海杨国敏徐德力杨荣光
关键词:冬小麦种群分布农田小气候热通量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