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36203110002)

作品数:31 被引量:380H指数:14
相关作者:张勃张耀宗唐敏马彬贾艳青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忻州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10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1篇干旱
  • 9篇气候
  • 6篇时空变化特征
  • 6篇气象
  • 4篇黄土高原
  • 3篇冬小麦
  • 3篇植被
  • 3篇霜日
  • 3篇气候因子
  • 3篇气象干旱
  • 3篇小麦
  • 3篇淮河流域
  • 3篇干旱特征
  • 3篇ENSO
  • 2篇多时间尺度
  • 2篇影响因素
  • 2篇蒸散
  • 2篇生态
  • 2篇霜冻
  • 2篇农业

机构

  • 32篇西北师范大学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忻州师范学院
  • 4篇陇东学院
  • 2篇南京大学
  • 1篇甘肃省治沙研...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山西财经大学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甘肃省荒漠化...

作者

  • 31篇张勃
  • 15篇张耀宗
  • 13篇唐敏
  • 12篇贾艳青
  • 12篇马彬
  • 11篇王国强
  • 7篇王东
  • 4篇张多勇
  • 4篇罗正明
  • 4篇周丹
  • 4篇刘秀丽
  • 4篇刘艳艳
  • 4篇马琼
  • 3篇杨尚武
  • 3篇张国斌
  • 2篇赵一飞
  • 2篇吴攀升
  • 2篇安美玲
  • 2篇魏怀东
  • 1篇罗静

传媒

  • 5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中国沙漠
  • 2篇中国农业气象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冰川冻土
  • 1篇高原气象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地理科学
  • 1篇遥感信息
  • 1篇灾害学

年份

  • 6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祁连山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基于MODIS数据分析了2000~2010年祁连山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显示:祁连山区植被NPP并不高,多年平均植被NPP仅为121.95gC/(m2·a),自东向西植被NPP逐渐减少。不同植被类型其NPP具有明显差异,大体上为:常绿阔叶林>平原草地>常绿针叶林>典型草地>农田>高寒草甸草地>荒漠草地>落叶针叶林。祁连山区植被NPP变化在区域间也存在差异。植被NPP呈增长趋势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青海年南山、拉脊山、达坂山和青海湖及其西侧,约占47.30%;乌鞘岭东部及以东的地区(约占1.97%)植被NPP呈减少趋势。降水是祁连山区植被NPP变化的主要因素,气温对植被NPP的影响并不明显,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能是造成部分区域植被NPP减少的重要原因。
孙力炜张勃侯春梅迟秀丽贺郝钰
关键词:MODIS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植被退化
城市化对长三角地区极端气温影响的时空分异研究被引量:17
2017年
论文利用长三角地区65个气象站1960—2014年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析并比较了大城市站、一般城市站和乡村站极端气温指数变化趋势以及城市化对大城市站和一般城市站各极端气温指数趋势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极端气温暖指日数明显增加,冷指日数明显减少,极值指数呈微弱上升趋势。暖指数城市站比乡村站增加趋势明显,冷指数城市站比乡村站减少趋势明显。除月最低气温极小值外,其他极值指数变化趋势在城市、乡村间差异较小。大城市站冰冻日数、霜冻日数、冷(暖)昼日数和月最低气温极小(大)值城市化影响显著,一般城市站冰冻日数、霜冻日数和月最低气温极小值城市化影响显著,城市化对极端气温影响明显的是长三角北部、江苏南部和浙东南的部分城市站点。冷昼日数城市化效应在冬季较明显,暖昼(夜)日数城市化效应在夏季较明显,春季、夏季、冬季城市化对极值指数的影响显著。
贾艳青张勃张耀宗唐敏马彬王国强刘秀丽罗正明
关键词:极端气温指数
1961—2014年中国内陆农业区异常初、终霜日时空变化及其与环流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5
2017年
利用中国内陆1961年以来734个气象台站0cm地表最低温度作为初、终霜日的参考指标,运用概率密度函数方法定义了不同等级的霜冻指数,重点分析了全球气候状态转变后中国农业区初、终霜日稳定性,异常初、终霜日时空变化特征,以及环流因子变化对初、终霜日的影响。结果显示:(1)青藏高原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初霜日明显推后、终霜日明显提前,无霜期明显延长;四川盆地东部、华南地区南部部分站点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霜期缩短明显,出现低频率无霜年份,无霜日站点相对有所增多,出现向北扩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之后扩展趋势明显。(2)20世纪80年代初、终霜日相对于其他时段稳定性最强,20世纪90年代稳定性最低,气候状态转变之后青藏高原和新疆南部地区初、终霜日稳定性较强区域面积明显增大;空间上四川盆地东部和华南区初、终霜日稳定性最低,其他区域初、终霜日稳定性相对较低,华南区霜日不稳定区分布范围在21世纪最初10年之后有所减小,稳定区北移明显。(3)异常初、终霜日发生频率:偏早初霜日>偏晚终霜日>特早初霜日>特晚终霜日,气候状态转变前后异常初、终霜日发生频率较高,20世纪90年代偏早初霜日高频率覆盖地区范围最大,其次是20世纪70年代偏早初霜日,气候状态的转变对异常初、终霜日的发生影响较大。(4)各农业区初霜日的推迟、终霜日的提前与极涡缩小、副热带高压北移有直接关系;极涡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强度、面积变化对中国农业区初、终霜日多年气候状态的转变有一定的驱动作用。
马彬张勃贾艳青唐敏
关键词:农业区
1960-2015年淮河流域异常初、终霜日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9
2019年
农作物生长关键期发生的异常初、终霜日,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损失。准确了解并掌握异常初、终霜日在淮河流域的变化规律及成因,有利于做好霜冻预报服务工作,减轻霜冻灾害的影响,对保障国家粮食稳产、高产、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基于淮河流域1960-2015年61个气象站点逐日地面0 cm最低气温资料,采用标准差计算了初、终霜日的稳定性,使用概率密度函数定义了异常初、终霜日,利用IDW插值方法反映气候态转变前后异常初、终霜日稳定性和频率,同时利用线性倾向估计、M-K、滑动t检验和累计距平法得到气温的变化趋势及突变年份,相关系数法用来分析环流指数、气温、初霜日、终霜日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淮河流域近56年来平均气温以0.18℃·10 a-1(P<0.01)的速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并且在1993年发生突变,气候态的转型促进了初霜日的推迟和终霜日的提前。(2)气候态的转变导致初、终霜日的稳定性降低,初、终霜日稳定性随经、纬度的增加而变好,初霜日稳定性随海拔升高而变好,终霜日稳定性随海拔升高而变化不显著,终霜日稳定性好于初霜日稳定性。(3)偏早初霜日频率>偏晚终霜日频率>特早初霜日频率>特晚终霜日频率,且在气候态转型后,异常初、终霜日的频率趋于降低,稳定在0~20%之间,异常初霜日发生频率整体高于异常终霜日,气候变暖对初霜日的影响大于终霜日。(4)异常初、终霜日频率时空分布差异显著,高频年代分别为1970s和1960s,低频年代为2000s。随着气候的转变,虽然异常初、终霜日频率逐步趋于稳定且处于低频趋势,但是气候转变促进了淮河流域东南部和南部的特早初霜日频率增加,南部偏早初霜日发生频率范围增加。东北部的偏晚初霜日发生频率增加,同时东南部的特晚终霜日发生频率也明显增加。(5)北半球9月极涡面积�
马尚谦张勃杨文义杨梅魏堃李帅何航候启魏怀东
关键词:农业气象学淮河流域气候变暖
基于SPEI指数的长江中下游流域干旱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31
2018年
基于长江中下游流域1961—2015年129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温和降水数据,利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对长江中下游流域近55年年尺度及各季节干旱变化趋势、站次比、强度和频率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干旱和区域气温、降水变化及ENSO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区域尺度,近55年长江中下游流域年尺度、春季和秋季呈干旱化趋势,春季干旱化趋势显著;夏季和冬季呈湿润化趋势。空间变化上,对于年尺度,汉江流域、中游干流区及洞庭湖流域以干旱化趋势为主,鄱阳湖流域、下游干流区和太湖流域以湿润化趋势为主;春季和秋季分别有96.90%和92.25%的站点呈干旱化趋势;夏季和冬季分别有82.95%和72.87%的站点呈湿润化趋势。(2)年尺度、春季和秋季干旱站次比及强度均呈增加趋势,春旱站次比与强度增加趋势显著;夏季和冬季干旱站次比和强度均呈下降趋势。(3)年尺度和春季干旱频率在21世纪初均达到最高,年尺度、春季和夏季干旱频率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均呈增加趋势。(4)春、秋季干旱化趋势与降水量的减少及气温的上升相关,夏、冬季降水量的增加使得夏、冬季呈湿润化趋势。冬季SOI和次年春季干旱相关性极显著,冬季发生拉尼娜事件时,次年春季更易发生干旱。
曹博张勃马彬唐敏王国强吴乾慧贾艳青
关键词:干旱趋势
基于SPEI和SPI指数的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春夏气象干旱特征的评估被引量:25
2017年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是青海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春夏干旱直接影响着该区农业的有序发展。论文选取青海省东部农业区13个气象站点1961—2014年平均月降水和气温数据,采用泰森多边形法、SPEI和SPI指数、R/S分析等方法对比评估了该区的春夏气象干旱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近54 a SPEI和SPI指数显示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干旱年际变化在2000年代前基本一致,2000年代后变化趋势发生变化;SPEI指数显示2000年代后春夏旱逐渐加重,SPI指数显示2000年代后春旱逐渐缓解该区干旱,气温是导致两者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2)该区干旱面积覆盖率与干旱年际变化规律保持一致,两种指数主要在1990年代中期前后有所不同,1990年代中期后SPEI指数显示的春夏干旱覆盖面积要比SPI指数显示的广。3)SPEI和SPI指数在2000年代后春夏干旱频率呈相反趋势,SPEI指数显示的2000年代为干旱高频期,SPI指数为干旱低频期;两种指数均显示春旱高频区由西部转向东部地区,夏旱高频区由西北转向东南地区。4)根据干旱周期及R/S分析法,未来4~6 a该区春旱加重,北部地区为春旱高发区;未来18~22 a夏旱也有所加重,西部和东部地区为夏旱高发区。5)通过对比分析发现,SPEI指数在该区的适用性较好,能为该区干旱监测提供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
唐敏张勃张耀宗王国强马彬贾艳青
关键词: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标准化降水指数气象干旱
基于农户福祉的黄土高原土石山区退耕还林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效应——以宁武县为例被引量:3
2016年
以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理论为基础,根据宁武县生态环境特点和当地农户福祉水平,构建了宁武县退耕还林生态经济系统,并对其退耕前后的耦合协调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1年,宁武县退耕还林生态经济系统中的生态系统综合指数与社会经济系统综合指数均呈增长趋势,而且二者的增长速度几乎是同步的;2001—2006年,宁武县生态系统综合指数的增长率大于社会经济系统综合指数的增长率;而2006—2011年,二者正好相反,说明退耕还林工程对宁武县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明显的效果.从总体上看,宁武县生态环境和人类福祉均处于较低的水平.2001—2011年,宁武县退耕还林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状况得到逐步改善,由退耕前的勉强协调发展类福祉和生态同步型过渡到基本协调发展类福祉和生态同步型.
刘秀丽张勃吴攀升罗正明贾艳青
关键词:退耕还林生态经济系统
甘肃河东玉米种植区春夏气象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流因子关系被引量:17
2015年
甘肃河东玉米种植区属于旱作雨养农业区,农作物生长主要依靠自然降水来维持,春夏干旱是影响该区玉米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利用河东地区13个气象站点1957—2012年气象资料,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从干旱趋势、周期、空间特征及其与环流因子关系方面探讨近56 a来河东玉米种植区春夏干旱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56 a河东玉米种植区春夏两季均呈干旱化趋势,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干旱呈加重趋势。干旱变化共经历了3个气候阶段,20世纪80年代之前,春夏旱情较轻;80年代—90年代,夏旱较春旱严重;2000年以后,春旱较夏旱严重。干旱周期变化,春夏干旱周期分别为20 a和14 a,干旱周期性变化主要是受太阳黑子活动影响。春夏干旱发生频率在突变前后差异显著,低频区在突变后转为高频区,易旱区呈扩大状态。ENSO事件是影响该区春夏干旱发生的主要环流因子,尤其对夏旱影响最为显著。近20 a来ENSO事件增强是该区干旱事件不断加重的原因,ENSO暖事件爆发时,该区春夏趋于干旱,由湿向干转变;ENSO冷事件爆发,干旱则有所缓解,由干向湿转变。
季定民张勃王东马琼张耀宗赵一飞Yousif Elnour Yagoub
关键词:干旱ENSO
气候变暖对黄土高原冬小麦种植区的影响被引量:15
2017年
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是黄土高原的主要粮食作物。研究气候变暖对黄土高原冬小麦种植的影响,可为冬小麦种植的合理布局、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选择黄土高原及周边66个气象站点1960—2015年逐日气温资料,采用冬季负积温、最冷月平均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3个指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法及积温指标法等方法,分析了3个指标的时间变化特征及气候变暖对黄土高原冬小麦种植及适播期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冬季负积温呈极显著的减少趋势,最冷月平均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呈显著的升高趋势,且冬季负积温是影响黄土高原地区冬小麦种植的主要限制因子;(2)1960—2015年黄土高原冬小麦年代际可种植区以北移西扩的趋势稳定扩大,冬小麦可种植的海拔上限在黄土高原西部陇中黄土高原地区呈73 m/(10 a)的速率升高,56年来冬小麦可种植的平均海拔升高约321 m,长城沿线冬小麦的种植北界北移至38.73oN附近;(3)冬小麦的种植面积逐年代际增加,2000s比1960s增加13.23×10~4 km2,增加约1.8倍;(4)冬小麦适播期呈推迟趋势,推迟天数集中在1~10 d,为保障冬小麦安全越冬,建议播种日期在目前的基础上向后推迟4~13 d。
吴乾慧张勃马彬唐敏王国强贾艳青
关键词:黄土高原冬小麦适播期
1960-2012年甘肃黄土高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被引量:28
2014年
基于甘肃黄土高原区12个测站1960-2012年的气象资料,利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对该区近53a四季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肃黄土高原区近53a的四季均呈干旱化趋势,以秋季最为突出,春季次之。经过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检验,秋旱最显著的地方是兰州、靖远及环县;春旱最明显的地方是崆峒、庆阳和西峰;冬季有变湿的趋向,但未通过显著性水平。空间分布上,甘肃黄土高原区腹部比边缘区发生干旱的频率高,山地比谷地发生干旱的频率高。陇中地区夏旱频发,陇东地区冬旱频繁。干旱变幅最大的地方是研究区西北的乌鞘岭和东北的子午岭。近53a研究区干旱事件发生频次呈增长趋势,近10a来尤为显著。中度干旱发生频次的增长速度比极端干旱事件增长的快,但没有极端干旱事件显著。
马琼张勃王东张耀宗季定民杨尚武
关键词:干旱时空变化特征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