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806350008)

作品数:7 被引量:75H指数:6
相关作者:苟鹏飞杨平恒蒋勇军扈志勇蒲俊兵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土资源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地下河
  • 2篇岩溶
  • 2篇土壤
  • 2篇农业
  • 2篇农业活动
  • 2篇强降雨
  • 2篇降雨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下河系统
  • 1篇地下水
  • 1篇岩溶地下
  • 1篇岩溶地下水
  • 1篇岩溶流域
  • 1篇云计算
  • 1篇溶解性
  • 1篇入渗
  • 1篇施肥
  • 1篇水文
  • 1篇水文地球

机构

  • 7篇西南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联合国教科文...

作者

  • 4篇蒋勇军
  • 4篇杨平恒
  • 4篇苟鹏飞
  • 3篇扈志勇
  • 2篇袁道先
  • 2篇汪智军
  • 2篇蒲俊兵
  • 1篇林涛
  • 1篇贺秋芳
  • 1篇贾鹏
  • 1篇梁轩
  • 1篇王翱宇
  • 1篇赵玉国
  • 1篇刘丽红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水资源保护
  • 1篇西昌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11
  • 5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岩溶流域不同土壤剖面溶解性碳氮分布和淋失特征被引量:10
2010年
选取了重庆青木关岩溶流域不同土壤剖面,按10 cm间隔取样,测试各种土壤溶解碳氮含量,探讨不同土壤剖面溶解碳氮分布和淋失特征。结果表明,岩溶流域不同地质背景、植被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剖面溶解碳氮均具有横向和垂向差异。砂岩区林地土壤DOC、DON和铵态氮含量高于灰岩区的土壤,而其硝态氮含量比灰岩区土壤低。灰岩区土壤DOC和DON含量为草地≈林地>退耕还林地>灌丛>耕地(稻田除外),它们均随着深度增加而降低。岩溶区土壤DOC和DON与土壤pH值成反比,受富钙镁偏碱的岩溶生态环境制约,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氮会发生中和或螯合反应而被固定。岩溶区特殊的土壤剖面结构使得土壤DOC和DON在降雨条件下存在淋失的可能性。不同土壤剖面溶解无机氮形态以硝态氮为主,其次为铵态氮,亚硝态氮含量较低。林地铵态氮受植被类型影响较小,且低于耕地。不同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为耕地土>灌丛土>退耕还林土>草地土>林地土,其含量均随深度增加而升高,具有累积效应,表明土壤硝态氮发生了淋溶作用,其在降雨条件下极易淋失进入岩溶地下水中。
汪智军梁轩袁道先
关键词:岩溶流域土壤剖面淋失
典型岩溶地下河系统暴雨条件下水文水化学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利用HOBO小型自动气象站、WGZ21型光电数字水位计和CTDP300型在线水质监测仪,对典型岩溶槽谷地下河系统暴雨条件下水文水化学动态变化进行了连续监测,运用WATSPAC软件计算方解石饱和指数(SIc)和CO2分压(PCO2)。分析了降雨过程中,地下河系统水文水化学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降雨过程中,地下河系统总体以稀释效应为主,对降雨的响应速度快。其中,地下河入口水化学变化受降雨稀释效应和外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变化复杂。出口水化学变化以稀释效应为主,较入口规律。强降雨初期主要由来自中下游岩溶裂隙和洼地对地下河管道的快速补给;降雨后期和降雨过程结束后主要由来自上游岩口落水洞的注入补给。青木关流域岩溶发育程度高,岩溶管道流畅通性良好。强降雨形成的短时地表产流集中注入、降雨入渗经裂隙的快速补给对地下河水质的好坏造成直接影响。
苟鹏飞蒋勇军扈志勇蒲俊兵杨平恒
关键词:强降雨地下河系统
典型岩溶地下河入、出口处强降雨过程中水动态变化被引量:6
2011年
在强降雨过程中,对典型岩溶地下河入口、出口处pH值、电导率、水温、水位进行监测,对比分析了强降雨过程中该地下河入口、出口处水动态变化特征,及入口处水动态变化对出口处的影响。结果表明:强降雨过程中,地下河系统水动态变化对降雨的响应速度快,降雨随岩溶裂隙进入地下河迅速,岩溶含水层对强降雨过程中水资源调蓄能力差。地下河入口、出口处水动态变化差异性较大,上游地下河入口处水化学特征变化速度快,幅度大,受环境影响因素大。地下河出口处水化学变化较上游有规律,主要受稀释作用影响。影响入口处水动态变化的环境因素对出口处水动态变化影响不明显。
苟鹏飞蒋勇军林涛扈志勇杨平恒
关键词:强降雨
岩溶槽谷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入渗规律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在保持原状土条件下,采用张力入渗仪(盘径d=20cm,负压h0=-5cm)对重庆市青木关典型岩溶槽谷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渗透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渗透性存在明显差别。以旱地土壤渗透性能最好,而荒地较差。旱地非饱和导水率、稳定入渗率、累积入渗量随土层深度加深而减小,而林地各项入渗指标却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增加。荒地15—30cm层非饱和导水率、稳定入渗率、累积入渗量均较30—45cm层低。土壤容重、孔隙度与土壤入渗性能关系密切,而初始含水量仅与初始入渗率有关,其相关系数为-0.825**。各土地利用类型入渗过程的模拟结果表明,Kostialov水分入渗模型对所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拟合度较好,拟合度约为0.765,对该区研究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刘丽红蒋勇军王翱宇苟鹏飞
高分辨率监测岩溶地下水NO3-的动态变化及对外界环境的响应被引量:15
2011年
为深入揭示岩溶地下水文系统对外界环境的响应,利用多指标高分辨率在线监测技术对受农业活动影响的重庆青木关地下河水文地球化学变化进行研究.主要的高分辨率监测指标包括水位、电导率(EC)、pH值、降雨和NO 3-.在观测的6场降雨内,地下河水化学特征快速地反映着外界环境的变化.研究区地下水pH值的变化主要受到酸雨的影响,在降雨后都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在农业废水进入地下河系统后,它的变化受到两者的共同影响.EC受到雨水化学、稀释效应及农业活动废水的影响.NO 3-主要是农业活动的产物,受雨水水化学特征的影响较小,它的变化主要受农业废水及稀释效应的影响.在R1降雨影响下,水位上升,EC和NO 3-总体呈相反的快速变化过程而pH值的变化主要受酸雨影响而下降.在R2、R3、R4和R6降雨期,水位受降雨影响而快速的变化,pH值受酸雨影响而下降,EC和NO 3-受稀释效应影响也下降.但随着农业活动废水进入地下河系统,EC和NO 3-浓度在最快5 h最慢仅27 h的时段内同步地急剧升高,pH值也受影响而加速下降.在R5大暴雨期,水位急剧上升,EC和NO 3-受稀释效应影响而急剧下降,pH值先受到酸雨影响而下降,后由于稀释效应的影响而上升.在降雨期,农业活动废水的注入快速地改变着地下河的水质,使其呈现Ⅲ类水→Ⅳ类水→Ⅴ类水→Ⅳ类水→Ⅴ类水→Ⅳ类水→Ⅴ类水→Ⅳ类水→Ⅲ类水的变化过程,而采样分析结果所揭示的变化过程相对简单.通过自动监测结果和野外采样分析结果的对比发现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启示人们需要改进岩溶水文系统的监测研究手段.
蒲俊兵袁道先扈志勇杨平恒苟鹏飞贺秋芳汪智军
关键词:水文地球化学农业活动
基于云计算的WebGIS系统构架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通过分析云计算的特点,本文提出将云计算和WebGIS相结合,建立基于云计算的WebGIS系统框架。新的系统能够处理海量地理数据,提供实时地理信息服务,系统稳定性和效率得到了提高。
赵玉国
关键词:GISSERVER
典型岩溶槽谷区地下河水质变化对农业活动的响应——以重庆市青木关地下河为例被引量:5
2010年
为探明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对岩溶区地下河水质的影响,于2008年5月期间在重庆市青木关地下河上游入口、下游出口以及地下河上游入口附近水田共采集102个水样进行分析。根据监测期间上、下游岩溶地下河与监测水田的阴阳离子变化以及地下河中钠离子、硫酸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对氯离子的离子摩尔比率关系研究结果,监测期间青木关地下河水质变化与地下河上游的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地下河水中的硫酸根、硝酸根和氯离子对地下河上游的农业施肥活动表现出良好的响应关系。该时期的水质变化研究对以青木关地下河下游泉水为主要生活、生产用水来源的居民用水安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贾鹏蒋勇军杨平恒
关键词:施肥水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