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70533066)
-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3
- 相关作者:谭思创胡文喻风雷谭斯品马宇超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中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肺腺癌肿瘤细胞免疫表型CDl33、CD34、CD44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拟验证CDl33、CD34、CD44作为人肺腺癌肿瘤干细胞表面标记物的合理性。方法采集新鲜肺腺癌组织标本,利用两种体外培养方法扩增出贴壁细胞和悬浮细胞球两种肿瘤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检测比较CDl33、CD34和CD44在两种培养细胞中表达的差异。结果悬浮球肿瘤细胞培养较贴壁肿瘤细胞生长速度慢、维持时间长且成功率高(72.5%VS47.5%,P〈0.05)。CDl33、CD34和CD44在悬浮细胞球中表达率和表达量明显高于贴壁肿瘤细胞(68.97%,82.76%,93.10%VS5.26%,15.79%,5.26%,P〈0.01)。结论CDl33、CD34和CD44可能作为分离人肺腺癌肿瘤干细胞的表面蛋白表标记组合。
- 谭思创王若星谭斯品胡文马宇超喻风雷
- 关键词:抗原抗原
- 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附186例报告)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全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肺叶切除术临床疗效及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适应征。方法:回顾分析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胸外科普胸专科2007年10月至2010年7月间186例全VATS肺叶切除术患者资料。结果:1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及术后重大并发症;术中中转开胸3例(占总病例的1.6%)。回访所有患者均生存,最长回访31个月。全VATS手术患者手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平均住院日,均较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手术缩短(P<0.05)。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中清扫淋巴结4~22(平均数目14.5)个。结论:全VATS行肺叶切除术安全有效,对于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是合适的适应征,但需依据指征合理应用。
- 谭思创喻风雷胡文唐敬群王翔邹敏
- 关键词:肺叶切除术非小细胞肺癌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区域淋巴结LUNX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人类肺组织特异性X蛋白(lung-specific X protein,LUNX)的基因诊断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微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收集43例临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随机收集15例良性肺部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检测人类LUNX的靶基因的mRNA在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淋巴结中的表达,并与患者相对应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LUNX mRNA在两组患者的肺组织及肿块中均为阳性表达;实验组43例患者的87枚淋巴结中有33枚(37.93%)有LUNX mRNA表达,对照组15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的26枚淋巴结中有2枚(7.69%)表达LUNX mRNA,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UNX mRNA淋巴结表达阳性与肺癌患者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密切关系(r=0.660,0.500,0.460;P=0.011,0.017,0.021);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以及血清肺癌4项肿瘤标志物(CEA,CA125,NSE和CYFRA211)无明显关系(r=0.230,0.235,0.180,0.354;P=0.739,0.714,0.773,0.125)。结论:与传统的病理切片检查判断NSCLC淋巴结微转移相比,RT-PCR检测肺癌患者淋巴结LUNX mRNA的表达有较高的敏感性。LUNX mRNA的表达是检测肺癌微转移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可为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谭思创程章波马宇超谭斯品殷照初胡文喻风雷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微转移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