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890) 作品数:12 被引量:67 H指数:6 相关作者: 王继德 白杨 周殿元 张亚历 张兆山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幽门螺杆菌4种黏附素基因保守区的克隆、序列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7 2002年 目的克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 Hp)4种黏附素(BabA、AlpA、AlpB和HopZ)的保守区,并对其进行序列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为研究Hp黏附素的分子机制和免疫原性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利用ANTHEPROT V4.3c 软件分析已证实的Hp4种黏附素蛋白序列,发现共同保守区(命名为CB),推导出其DNA序列,设计CB特异引物,将PCR产物定向插入pET-22b(+)载体,构建保守区的重组克隆。DNA自动分析仪进行序列测定,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构建了4种黏附素共同保守区的重组质粒,测序显示CB基因长588 bp,该基因编码195个氨基酸,与4种黏附素保守区的同源性均达50%以上,ANTHEPROT V4.3c软件预测其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2 500,并显示出了良好的抗原性和疏水性。BLAST分析了836 767个序列,与其同源性达40%的均为Hp序列。结论Hp4种黏附素存在同源性接近的保守区,表明其黏附作用可能有相似的分子基础,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其具有优良的免疫原性和严格的种属特异性。 白杨 张亚历 王继德 林焕健 张兆山 周殿元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黏附素 克隆 分子 幽门螺杆菌过氧化氢酶基因的克隆、高效表达及活性评价 被引量:18 2002年 目的 构建高效表达幽门螺杆菌 (Hp)过氧化氢酶重组蛋白的候选菌株并测定其活性。方法 用PCR方法从Hp染色体DNA上扩增过氧化氢酶基因 ,将其定向插入表达载体 pET 2 2b(+)中 ,并在BL2 1(DE3)大肠杆菌中表达 ,进一步利用贝尔斯 西策尔斯法测定其活性。结果 DNA序列分析表明 ,所克隆的过氧化氢酶基因序列与基因库公布的一致。在 37°C诱导表达 3h后 ,过氧化氢酶重组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 2 4 .4 % ,并显示了良好的活性。结论 本研究获得了表达高活性Hp过氧化氢酶的克隆 ,为深入研究其相关功能奠定了良好基础。 白杨 张亚历 王继德 施里 张兆山 周殿元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过氧化氢酶基因 克隆 活性评价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60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17 2002年 目的构建表达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60(Hsp60)的候选菌株并研究其免疫原性。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Hsp60基因,将其定向插入pET-22b(+)载体,在BL21(DE3)大肠杆菌中表达并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其免疫原性。结果克隆的Hsp60基因序列与Genbank公布的一致,Hsp60重组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7.2%,并可被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血清所识别,用其免疫小鼠可产生抗该重组蛋白的抗体。结论Hsp60有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疫苗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白杨 张亚历 王继德 杨云生 陈烨 张兆山 周殿元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热休克蛋白60 免疫原性 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60脂质体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预防作用 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制备脂质体包裹重组幽门螺杆菌(Hp)热休克蛋白60(Hsp60)口服疫苗的方法,并用Hp感染的小鼠模型评价其在预防Hp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将PET-22(+)/Hsp60在BL21(DE3)大肠杆菌表达,Ni-NTA琼脂糖树脂纯化Hsp60重组蛋白,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以卵磷脂和胆固醇为膜组分包裹的Hsp60重组蛋白口服疫苗,并用透射电镜测定其粒径。75只BALB/C小鼠分为5组,分别通过灌胃方法给予PBS、空白脂质体、Hsp60重组蛋白+霍乱霉素(CT)、脂质体包裹Hsp60重组蛋白、脂质体包裹Hsp60重组蛋白+CT,每周1次共4次,末次攻击2周再用活Hp攻击3次,3周后处死小鼠,行胃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Hp的定植半定量、炎症程度及其炎症活动度的评分。结果可溶性表达产物占全菌总蛋白的27%,经纯化获得纯度为95%的重组蛋白,制备的脂质体粒径为(0.7±0.4)μm。PBS组和空白脂质体组保护率均为0,而Hsp60重组蛋白+CT组、脂质体包裹Hsp60重组蛋白组、脂质体包裹Hsp60重组蛋白+CT组的保护率分别为73.3%、66.7%和86.7%,且均能使免疫小鼠胃粘膜Hp感染数目明显减少,炎症反应减轻。结论口服脂质体能分地代替免疫佐剂,作为Hp疫苗的免疫佐剂,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黄文 白杨 王继德 武金宝 李国锋 张卫民 周殿元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热休克蛋白60 疫苗 脂质体 胃型上皮Fas表达的调节:幽门螺杆菌致病的自身免疫机制之一 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探讨Fas介导的幽门螺杆菌(Hp)致胃上皮损伤机制。方法从Hp感染和非感染胃粘膜新鲜分离胃上皮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新分离及体外培养胃上皮细胞系中Fas的表达;调查Hp活菌及Hp感染时胃粘膜主要的Th1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胃上皮Fas表达的调节作用,同时应用ELISA法探讨Fas介导的胃上皮细胞凋亡作用。结果Hp感染胃粘膜上皮Fas阳性数和表达量均高于非感染者(P<0.05),Hp、IFN-γ及TNF-α单独或合用均能提高胃上皮Fas的表达,而胃上皮表面的Fas分子能够介导其IgM单抗引起的致细胞凋亡作用,IFN-γ可增强这种作用。结论直接或间接通过Th1细胞因子增加Fas表达进而损伤胃上皮细胞,是Hp致胃上皮损伤的自身免疫机制之一。 王继德 白杨 林焕建 张亚历 黄文 周殿元关键词:FAS 幽门螺杆菌 自身免疫机制 重组幽门螺杆菌过氧化氢酶脂质体疫苗免疫预防研究 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制备脂质体包裹重组幽门螺杆菌过氧化氢酶(Kat)口服疫苗的方法,并用Helicobacterpylori感染的小鼠模型评价其在预防H·pylori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将PET_22(+)/Kat在BL21(DE3)大肠杆菌表达,表达Kat的包涵体经洗涤、变性、复性,采用QSepharoseFast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S_200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纯化Kat重组蛋白,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以卵磷脂和胆固醇为膜组分包裹的Kat重组蛋白口服疫苗,并用透射电镜测定其粒径。BALB/c小鼠分为5组,分别通过灌胃方法给予PBS、空白脂质体、Kat重组蛋白+霍乱毒素(CT)、脂质体包裹Kat重组蛋白、脂质体包裹Kat重组蛋白和CT,每周1次共4次,末次攻击2周再用活H·pylori攻击3次,3周后处死小鼠,行胃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H·pylori的定植半定量,取脾组织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结果以包涵体为主的表达产物占全菌总蛋白的24.4%,经纯化获得纯度为95%的重组蛋白,制备的脂质体粒径为0.7±0.4μm。PBS组和空白脂质体组保护率均为0,而Kat重组蛋白+CT组、脂质体包裹Kat重组蛋白组、脂质体包裹Kat重组蛋白+CT组的保护率分别为73.3%、66.7%和86.7%,且均能使免疫小鼠胃黏膜H·pylori感染数目明显减少,三个疫苗组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均为阳性。结论口服脂质体能部分代替免疫佐剂的作用,将其作为H·pylori疫苗的免疫佐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黄文 潘雪 李兆申 白杨 王继德 周殿元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过氧化氢酶 疫苗 脂质体 cag致病岛在幽门螺杆菌致病与免疫防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003年 林焕建 王继德 张亚历 白杨 周殿元关键词:CAG致病岛 幽门螺杆菌 免疫防治 组织学 幽门螺杆菌黏附素基因babA_2的克隆表达及定位 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克隆并表达H .pylori黏附素babA2 基因 .方法 :提取H .pylori染色体基因 ,用PCR方法扩增babA2 基因 ,将其克隆至表达载体pET 2 2b(+) ,并在BL2 1 (DE3)大肠杆菌中表达及定位分析 .结果 :分离得到了 2 .2kb的babA2基因片段 ,在 37℃诱导表达 3h后 ,重组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 34.8% ,其中分泌表达占周质总蛋白的 2 2 .7% ,可溶性表达占上清的 1 5 .0 % ,包涵体占沉淀的 86 .7% .结论 :H .py loribabA2 基因的克隆与表达为H . 白杨 王继德 陈烨 林焕建 张兆山 张亚历关键词:螺杆菌 克隆 分子 基因表达 幽门螺杆菌过氧化氢酶脂质体疫苗免疫预防研究 2005年 目的探讨制备脂质体包裹重组幽门螺杆菌过氧化氢酶(Kat)口服疫苗的方法,并用Hp感染的小鼠模型评价其在预防Hp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将PET-22(+)/Kat在BL21(DE3)大肠杆菌表达,表达Kat的包涵体经洗涤、变性、复性,采用Q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 S-200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纯化Kat重组蛋白,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以卵磷脂和胆固醇为膜组分包裹的Kat重组蛋白口服疫苗,并用透射电镜测定其粒径。BALB/c小鼠分为5组,分别通过灌胃方法给予PBS、空白脂质体、Kat重组蛋白+CT、脂质体包裹Kat重组蛋白、脂质体包裹Kat重组蛋白和CT,每周1次共4次,末次攻击2周再用活Hp攻击3次,3周后处死小鼠,行胃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Hp的定植半定量、炎症程度及其炎症活动度的评分。结果以包涵体为主的表达产物占全菌总蛋白的24.4%,经纯化获得纯度为95%的重组蛋白,制备的脂质体粒径为0.7±0.4μm。PBS组和空白脂质体组保护率均为0,而Kat重组蛋白+CT组、脂质体包裹Kat重组蛋白组、脂质体包裹Kat重组蛋白和CT组的保护率分别为73.3%、66.7%和86.7%,且均能使免疫小鼠胃粘膜Hp感染数目明显减少,炎症反应减轻。结论口服脂质体部能分代替免疫佐剂的作用,将其作为Hp疫苗的免疫佐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黄文 潘雪 李兆申 白杨 王继德 周殿元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过氧化氢酶 疫苗 脂质体 幽门螺杆菌粘附素基因alpA的克隆与高效表达 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克隆并表达幽门螺杆菌粘附素 Alp A基因 .方法 提取幽门螺杆菌染色体基因 ,用 PCR方法扩增 alp A基因 ,将其克隆至表达载体 p ET- 2 2 b (+) ,转化大肠杆菌BL 2 1 (DE3) ,IPTG诱导表达 .结果 分离得到了 1 .5 kb的alp A基因片段 ,并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该基因的高效表达 ,在 37℃诱导表达 3h后 ,表达产物占细菌总蛋白的 31 .9% .表达以可溶性蛋白和包涵体两种形式存在 ,其中主要是包涵体的形式 ,目的蛋白占不溶性蛋白的 64.8% .结论 幽门螺杆菌 alp A基因的克隆与表达为 白杨 张亚历 王继德 杨云生 张兆山 周殿元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粘附素 分子克隆 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