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BJY048)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3
相关作者:于桂兰于米宋冬林佟安琪李虹颖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吉林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实证
  • 3篇汽车
  • 3篇汽车制造
  • 2篇一线工人
  • 2篇制造业
  • 2篇人力资本
  • 2篇实证研究
  • 2篇汽车制造业
  • 2篇资本
  • 2篇模糊综合评判
  • 2篇模糊综合评判...
  • 2篇劳动争议
  • 1篇隐性人力资本
  • 1篇隐性知识
  • 1篇知识
  • 1篇知识互补
  • 1篇知识互补性
  • 1篇实证分析
  • 1篇平均工资
  • 1篇汽车制造行业

机构

  • 6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财经大学

作者

  • 4篇于桂兰
  • 4篇于米
  • 1篇宋冬林
  • 1篇孔昕源
  • 1篇佟安琪
  • 1篇李虹颖

传媒

  • 2篇人力资源管理
  • 1篇人口学刊
  • 1篇经济问题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马克思主义研...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工人默会知识价值的实证研究--以长春一汽集团一线工人为例被引量:2
2010年
工人的知识和技能,是工人人力资本的关键要素。工人人力资本在每一个维度上的提升,都对企业具有重要经济价值。默会知识是指员工个体、群体和企业层次等不同主体所拥有或掌握的难以言明和模仿、不易交流与共享、也不易被复制或窃取、尚未编码和显性化的各种内隐性知识。本文从默会知识维度,对工人人力资本的构成和测量问题,以及在此维度上的提升对企业所具有的经济价值进行了实证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于米于桂兰
关键词:默会知识人力资本
技能型人才隐性人力资本的测定与价值研究——基于吉林省汽车制造业的实证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技能型人才由于其技能和知识的特点,所具有的人力资本相对于一般人力资本和管理人力资本显示出不同的特点,隐性人力资本占有很大的比例。技能型人才隐性人力资本是指通过长期工作经验的积累所掌握的难以模仿、能够创造价值的隐性知识、技能、诀窍等,以及由其技能关系所具备的社会关系资本和情感资本,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利用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吉林省汽车制造业技能型人才的隐性人力资本进行测定,并对其经济价值进行实证验证,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于米于桂兰
关键词:技能型人才隐性人力资本模糊综合评判法
工会化程度、劳动争议与经济增长——基于2000~2008年的面板数据被引量:13
2012年
采用线性回归模型,以劳动争议案件作为代表劳动关系状况的一个综合性指标,重点考察了工会组建率、工会会员人数和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单位数等工会化程度指标对劳动争议案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经济增长等变量的条件下,工会化程度与劳动争议案件呈正相关关系。
于米佟安琪
关键词:劳动争议经济增长
汽车制造行业工人知识互补性测量研究
2010年
企业技术能力的本质是知识,工人的知识是企业技术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人的知识可以从宽度、深度、非常规程度、专用程度、默会程度和互补程度六个维度来测量。本文仅就工人知识互补性这一维度进行深入研究。正是由于知识内在结构的互补性以及每一个人的具体经验都是有限的,分工才变得合理和有意义。但目前对于工人知识互补性的研究,仅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缺乏定量分析。本研究通过严谨的量表制定过程,开发出一份具有使用价值的测量汽车制造业一线工人知识互补性的量表。
孔昕源于桂兰
关键词:汽车制造行业一线工人知识互补性量表
隐性知识的模糊综合评判量化研究——以汽车制造业工人为例
2011年
隐性知识是指员工个体、群体和企业层次等不同主体所拥有或掌握的难以言明和模仿、不易交流与共享、也不易被复制或窃取、尚未编码和显性化的各种内隐型知识。模糊综合评判法是运用模糊变换的原理,对某一研究对象进行全面地评判,它能比较顺利地解决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模糊性"评判与决策问题。而工人的知识和技能,是工人人力资本的关键要素,工人人力资本在每一个维度上的提升,都对企业具有重要经济价值。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汽车制造行业工人的隐性知识进行了整体评估,对工人人力资本的构成和测量问题,以及工人人力资本在此维度上的提升对企业所具有的经济价值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于米李虹颖
关键词:隐性知识模糊综合评判法
我国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与劳动争议关系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工资高低是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的重要表现形式。本文研究了全国和12个省(市)并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前后职工工资总额和平均工资与劳动争议增长的关系,分析并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前后全国和12个省(市)职工工资总额在GDP中所占比重的变化趋势,用统计分析数据证明了我国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对劳动争议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结论是:第一,与经济高速增长相比,我国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偏低;第二,伴随工资的增长,劳动争议数量也在增加;第三,伴随GDP的增长,劳动争议数量在增加,说明劳动报酬的增长未能与国民财富的增长相同步。
于桂兰宋冬林
关键词:劳动力价值工资总额平均工资劳动争议
共1页<1>
聚类工具0